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53|回复: 0

方大胖子:看地图说历史:北宋为什么那么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9 18: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接着上个月的“看地图说历史”,今天开始说宋朝!

  先给个明确的结论吧:宋朝,这是个充满谬误与谎言的、扭曲的、对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史学观、价值观,全都具有极大破坏与伤害的朝代!!

  先看地图:
  和中国的历朝历代比,请问:这张地图体现了什么??缺失了什么??

  真的仅仅是因为版图较小,所以我们就可以说宋朝不够伟大??

  或者,我们可以帮宋朝找理由:因运气不好,周边的敌国太厉害,所以宋朝大不了!

  都不是!!

  直接明了的结论是:宋朝(自宋朝开始)缺失的是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血性!!

  版图小不是理由!!

  对比下就知道了,无论是宋朝前的秦朝汉朝唐朝、还是宋朝后的元朝明朝清朝,他们在立国之初版图都不大,并不比宋朝大!!就以强汉盛唐为例子:

  强汉: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在刘邦手上的国土面积就比宋朝小得多,并且面对的敌国匈奴更是比宋朝的敌国辽国和西夏强大得多。西汉所受的屈辱,不仅仅是公元前201年白登之围汉高祖刘邦大败、被迫开始长达70年的纳贡嫁女和亲。刘邦死后吕后当政,匈奴冒顿单于居然要将匈奴“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的“收继婚”习俗应用于高祖遗孀、汉帝国太后!!----这是奇耻大辱!!国耻!!---- 结果,史称“为人刚毅、杀伐决断”的吕后还不得不贬称自己“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不足以自污”,硬生生忍下了这一口气。。。并且,这一口气一忍就是70年,经历惠帝、文帝、景帝,到汉武大帝出现,汉武帝依然还是再花了30年才打败匈奴,报了仇。之后,才有西汉开疆拓土到了西域!---- 简单地讲:西汉的的条件并不比北宋强,西汉的最大版图也是在汉朝建立100年多后才达到最大值的!!

  盛唐:大唐王朝建立之初也不会比西汉王朝强多少。或者,甚至可以说唐与突厥的关系比汉与匈奴的关系还不对等得多!!尽管我们的史书竭力掩盖,事实上,和儿皇帝石敬瑭一样的,唐高祖李渊就是认突厥始毕可汗为父并借助突厥的势力才崛起的,而,李世民(及其部直属将刘文静等)更是突厥人在大唐李家的代言人(因李建成一系是反突厥的,所以。每当李世民和李建成争太子位不利时,突厥就会发兵打唐朝,李渊只好派河突厥关系良好的李世民出使求和,致使李世民再次立大功、巩固争储地位)。。。但,这一切并不重要,获得执政权、稳定全国局势后实力大增的李世民,很快地就翻脸不认人,反戈一击,彻底战胜并分裂了突厥,成就了唐太宗的历史地位。之后,经历唐高宗李治、唐义宗李弘、女皇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经过三代人、整整的100年时间的积累,再经由唐玄宗李隆基开始四面出击,而,唐玄宗也是用30多年的时间,才达到大唐经济最强、国土最大的全盛时期!!

  顺便再说一个明朝:宋朝之后的明朝,差点也和宋朝(尤其是和南宋)一样,成为偏安一隅的江南小朝廷。就是因为有了身在北方的藩王、明成祖朱棣的造反成功,意外导致了大明王朝定都北京、天子戍边,成功守住胡人占据了一千多年的幽云十六州(若是依然定都江南,明朝很难长时间守住北京)。之后,才有了明成祖五征漠北(打击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稳定并控制了北方局势。在这基础上,大明王朝也就有了往西开疆拓土的机会和能力,和强汉盛唐一样把长城修到了嘉峪关。。。

  同样的是清朝:清朝的最大版图在皇太极入关后也是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整整三代人,100多年的时间,到了乾隆朝中后期(1770年前后)才收复并稳定了新疆青海西藏缅甸等地,大致达成今日中国版图!!

  对比下就知道了: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的主要王朝中唯一的一个国家版图自立国后很快就开始不断缩小的王朝!!

  为什么会这样?? ---- 文人政治,文人至上,单纯的文人至上所带来的必然的后果!!

  回顾历史,从实际的角度,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有点特殊:和汉朝唐朝明朝清朝等朝代接手的是前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的基业不同,宋朝接手是自唐朝藩镇割据而导致的长达两百多年的分裂的烂摊子。所以,北宋的建立与稳定是十分困难的。为了防止武将乱国,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不杀儒生”等等的压制武将提高文人的地位的做法当然是对的、更是必须的!!

  但,宋朝的问题就在于文人地位的提升得实在太快了、太高了!!

  从理论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个朝代的朝廷中的文官代替武将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与历史规律(和平久了没战打了,武将的作用与地位当然就会逐渐降低的,这是必然!),所谓的“不杀言官”“不杀儒生”更本就是中国所有朝代都会自我标榜的(是否真实行当然是另一回事)。。。但,宋朝的问题是仅仅在第二任皇帝宋太宗任上一下子就开始不择不扣地执行、不加制衡地实行,并且还上升到了没有制衡的道德的高度。。。这下,未老先衰,所有的问题就都冒来了。。。

  如何统治一个大国,看看汉宣帝(“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口号就是汉宣帝培养出的西汉名将陈汤喊出的。昭宣中兴,无论是军事上打击匈奴的次数与成功率还是国内经济与民生上的成就,汉宣帝甚至都比汉武帝还强!),看看汉宣帝是怎么气急败坏地骂他的太子刘奭就知道了:“乱我汉家者必太子也。”“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柰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汉宣帝的意思很明白:儒家的道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但,那仅仅是统治者专门用来自我标榜的,是用来统一思想的(尤其是对其他人的要求的),而,治理国家、国家的大政决策就不能采用儒家的那一套,必须要用法家的思维、标准与手段的!!---- 宋朝的毛病就和汉宣帝的太子刘奭一模一样的,忘记了霸道,只剩下所谓的王道(德政)了!!

  西汉的衰败有一大原因是始于不明就里盲目推崇儒家哲学的仁慈的汉元帝刘奭,宋朝的衰败同样始于宋朝的“不杀儒生”国策与因此而聚集的一大帮道德高尚的大儒型的高官!!---- 可悲的是,结束暴君、出现的仁慈的汉元帝已经是西汉的第十一任皇帝了,对于相当长寿的西汉来说已经够了(当然,被同样是儒学大家的王莽篡位,西汉也不大光彩!)。。。而北宋,从北宋王朝的一开始居然就实行所谓的仁政,并在朝廷中聚集了一大帮道德高尚的大儒,这样的做法不玩完谁完??

  一大帮道德高尚的大儒,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只关心道德,空谈,而不干实事!!

  党争!!北宋的新旧党的党争所造成的危害,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不要说党争了,就算没党争,对于一大帮道德高尚的大儒来说,战争,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对于道德高尚的大儒们来说,不要说发动战争(报仇或开疆拓土)了,连为了防御战争而做的增兵增响都是劳民伤财与不应该的,甚至,连想这类的问题都是对自己的道德的一种侮辱。。。所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才会拿吴起对魏武侯所说的“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大做文章。。。所以,在司马光主政期间,面对着西夏的进攻,北宋的反应是不打自退,河西走廊说放弃就放弃,连兰州这样的重镇都差点弃之如敝履,幸亏旧党(和司马光是同一个阵营的)中有人实在是看不下去、阻止了司马光。。。更,幸亏司马光死得及时,否则,让司马光多活半年,以王安石那么看重兰州,以司马光的倔脾气,兰州还是会被弃之如敝履的。。。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 只要把自己的道德修养拔得高高的,敌人自然就不会来了,是吧??

  有这样的理论,有以司马光为首的一大帮道德修养确实是极高的大儒在主政,北宋,有可能开疆拓土吗??---- 连据守山川要地等防御都成了劳民伤财、没有必要的行为,其他还谈什么呢??

  更糟的是,为了掩盖在党争中旧党的卑劣(新党当然也同样不光彩)、为了掩盖那些只会夸夸其他的道德家的无能,自北宋开始我们的儒学已经发生极坏的变异,发展出一大套完整的新的德政理论、价值体系与施政理论,所谓的“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等等的标准与追求在自北宋以后的所有的中国的官场和舆论界大行其道。。。把自己当成了牛羊来养,养肥了后,要相信财狼是不会来吃的~~~

  道德奇高的肥羊理论,至今·,依然还有许多的中国人依然保持着这样的思维!!---- 比如,做任何事都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占据道德制高点),比如,当今的中国在大力发展军力,就有许多的中国人在忧心忡忡: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我们这样发展军力真的有必要的、应该的??我们这样发展军力是不是准备发动战争啊??是不是对他国不友好啊??我们这样干其他国家的人会怎么想??会不会很反感??我们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比如,以理服人??

  别人发展军力、磨刀霍霍且还不断地进犯,这当然是不对的,他们是没有道德,是坏人。。。但,我们这样防备岂不是和别人一样。。。自宋朝开始中国人就是这样想的:遇到比我们弱的来挑衅,我们是不屑动手的,胜之不武嘛;遇到比我们强的,我们就装鸵鸟、视而不见,或,不奋发图强而是和对方和谈,挨打了后自我安慰的理由也很多。。。反正,我们的理论是很完善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实在不行,那就来个啊Q式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义必胜。。。

  哈哈。。。一口气又扯了这么多。。。做个总结吧:

  近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缺乏血性,之所以软弱、屡屡被外族欺负、侵略、乃至征服,自北宋开始的文人政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作为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对作为中国文化根本的儒学的道德与价值标准的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异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资治通鉴》的危害,不仅仅是无限拔高所谓的道德的重要性,更是异化、污名化、简单化、甚至是直接低俗化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看看我们的史书,自伟大的《资治通鉴》开始,我们的史书都记载或强调了些什么??

  除了对皇帝四处临幸的记载外,我们的史书完全变成道德审判盖棺定论法庭,一切以道德高度论,所有的人都脸谱化,以幼儿园小朋友都可以轻松看的出,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坏人(只有这两种),贵妃皇后们分高尚贤惠的和嫉妒奸诈的,官员们中凡守旧的都是有节操的凡想改革的肯定都是奸诈小人。。。好的部分,除了对大儒们的一切不厌其烦地歌颂外,其他的(如科技,工艺,低级官员的具体施政等等的)基本是寥寥数语一笔带过,甚至,绝大部分连提都不提。。。 坏的部分,尤其是哪些奸臣小人的阴谋与具体手段,这尤其是《资治通鉴》这类的中国正史所不厌其烦的,需要重点描述的,唯恐皇帝看不懂、学不会!!----事实上,后来看懂的、或主动来学习的更多的是后世的小人们,资治通鉴成了他们的教科书!

  这样的,自宋以后,中国的所有史书几乎成了全球独一无二恶史,绝大部分的内容是:自西周后的历代的皇帝们这里那里全部做得不对、就算不是昏君,至少也是人品不行,同时,绝大部分大臣都是奸臣小人,干了这样那样的坏事,并且,还有详细的心理描写。。。反正,中国的历史从头到尾充满了阴谋,很黑暗,几乎一无是处,无恶不作。。。

  就不说价值判断的对错了,司马光这样把中国的历史写善恶史,把对外的国际关系和外教交流,对内的政治斗争与施政方略的对抗写成人与人的关系史,并且还附加每个人的心理斗争,鸡毛蒜皮无所不用其极。。。从小说(或学着如何干坏事)的角度确实很精彩,但,从国家的层面呢??

  这是一个国家,尤其还是象中国这样的一个国家几乎就等于其他地区的一个洲(比如,中国的版图是包含英法德意奥西葡等所有西欧发达国家的两倍大)的超级大国的国家政治与民生的全部吗??

  大国!!大国政治、大国构想、大国战略、大国外交、。。。在我们的史书中,有吗??

  从伟大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开始,中华民族走进了只讲道德不讲实际的极端误区,结果,道德并没有上去,连侵略别国都不会了,只会窝内斗!并且。还是冠冕堂皇的内斗!!

  ~~~~~~~~~~~~~~~~~~~~~~~~~~~~~~~~~~~~~~~~~~~~~~~~~~~~~~~

  最后,针对在全球都很流行的一个概念,即,所谓的宋朝的文化成就很大很高的问题,说两句:

  我就问一个问题:时间差不了几十年,和宋朝紧挨着的朝代,五代十国中的江南各国,如,吴国、吴越国、南唐等,无论是书法、绘画、诗词、文章,还是科技,国民的富裕与生活水准等等的,无论哪个方面,他们的成就真的就比宋朝的差了??

  为什么大家只吹捧宋朝,而绝对没有人会去歌颂南唐吴越国??

  原因很简单:近一千年来的所有的中国人从小就知道古代有个小孩会砸缸,后来这个砸缸的孩子成了圣人,还写了部《资治通鉴》,而,这《资治通鉴》后来还成了中国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最高指南,是所有文人的必读物,更是所有的教书先生、所有的教科书必教的真理!!

  这洗脑够彻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3:53 , Processed in 0.12502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