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62|回复: 0

铁流:华芯通PPT吊打英特尔 商业前景惨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9 16: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前,媒体报道中称:

  华芯通正式对外公布了他们研发的"昇龙4800"服务器芯片,并宣布该产品正式量产和上市。据介绍,"昇龙4800"采用先进的10纳米制程工艺、兼容ARMv8架构的48核处理器、在400平方毫米的硅片内集成了180亿个晶体管,每秒钟最多可以执行近5000亿条指令。官方表示,"昇龙4800"的出现也标志着华芯通正式进入国产化服务器芯片的第一阵营。

  在发布会上,华芯通的PPT也是各种吊打Intel,进而鼓吹ARM服务器CPU商机无限,迎来发展最佳良机。

  然而,无论是华芯通吊打Intel的PPT,还是媒体鼓吹的ARM服务器CPU迎来发展最佳良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我们来看华芯通的PPT。

  在PPT中,官方将华芯通昇龙4800与Intel的5118(双路)进行对比,在SPEC2006测试中,华芯通的定点成绩为706,5118的定点成绩为682,华芯通的浮点成绩为671,5118的浮点成绩为651。

  咋一看,在测试成绩上,华芯通是优于Intel的。

  但问题在于5118(双路)只有24个核心,而华芯通昇龙4800有48个核心,华芯通是依靠2倍于Intel 的核心数,取得了和其接近的多线程性能。这并不能说明昇龙4800有多强,反而折射出昇龙4800在单核性能上与Intel有较大差距。

  诚然,多核性能强对服务器CPU来说很重要,但单核性能对服务器也非常重要,一位在互联网巨头供职的网友就坦言,单核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他所在公司也在尝试寻找替代X86的服务器CPU,然而往往因单核性能上的差距而没有落地。

  因此,如果仅仅是堆核心数,但单核性能上不去,对于CPU的商业化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再来看功耗。

  根据华芯通的PPT,昇龙4800在功耗上大幅优于Intel CPU,平均功耗只有Intel CPU的36.6%,待机功耗仅为Intel的8%。基于昇龙4800的平台在同样负载时的功耗为Intel的60%,能耗比是1.8 vs 3.1。

  虽然看起来华芯通在功耗对比中占尽优势,但实际上,这个功耗对比是经不起推敲的。

  首先,没有交代测试的具体条件,而且功耗的数值也是存在问题的。根据Intel公布的资料,5118的TDP只有105W,考虑到Intel过去不像某些显卡厂商乱编TDP,105W的数据还是相对可信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5118的TDP是105W,不知道华芯通的PPT中,5118(双路)的功耗是怎么到385W的。

  必须说明的是,5118的U在双路E5中比较低端,单路才是5118主要的应用场合,双路一般都以Intel的16/18核居多,那双路5118做对比,颇有强行比赛,田忌赛马的味道。

  这里再提一下ARM CPU的功耗问题。诚然,由于ARM在智能手机等嵌入式设备上的广泛应用,使大众天然产生了ARM具有功耗优势的印象。

  然而,ARM的低功耗,其实是以其CPU的低性能(相对于Intel而言)为代价的,一旦把性能做上去,低功耗优势瞬间就不复存在了,这一点以苹果设计的ARM CPU最为明显,好不容易把性能勉强摸到Intel 酷睿M系列CPU的尾巴,但功耗立马往上飙。

  毕竟性能和功耗是成正比的,在制造工艺、设计水平不存在代差的情况下,那种具有几倍性能功耗比的优势只能是白日做梦,很多ARM厂商在PPT上展示自己相对于Intel具有几倍的优势,极有可能就是在玩文字游戏。

  过去几十年里,就CPU这个行当来说,被友商PPT吊打次数最多的恐怕就是要数Intel了,然而,在无数次被友商PPT吊打之后,Intel却依旧在高性能CPU上居于垄断地位,而那些在PPT上吊打Intel的厂商,不是销声匿迹,就是在高性能CPU上过的不太如意。

  其实,这已经说明了只在PPT上吊打Intel没有任何意义,关键还是看实战,能不能性能比Intel强,价格比Intel便宜,生态比Intel完善,如果三者都做不到,只能靠投机取巧的方式在PPT上吊打Intel,最后的结局,只能是悲剧。

  关于媒体鼓吹ARM服务器迎来最佳时机的话题。这其实是一个老话题了,早在数年前ARM宣布进军服务器CPU后,媒体一直在炒这个事情,早在数年前就炒作ARM在服务器上会形成完善生态,然而直到现在生态还是不行。

  商用软件95%普遍不行,像Oracle、VMWare、SAS、SAP、CUDA这些根本没法用。而在党政市场和国企市场,ARM确实在非商业的因素推动下开始使用,但问题是这些ARM能做的应用,自主CPU也能做。而且由于自主CPU更加重视软件,导致在X风工程等项目中,自主CPU在竞标中斩获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再来看安全,由于华芯通把党政市场作为重要进攻方向,因而必须打安全牌。然而,大家都知道,华芯通的技术是高通给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华芯通根本无法消化吸收高通给的源代码,本质上就是一款马甲CPU,宣传自主、可控、安全,完全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小道消息称,目前华芯通正打算从高通引进新一代的技术,不过,由于当下不太和谐的大环境,该引进计划遭遇了一些波折。

  目前,ARM服务器CPU想要在商业市场上挑战Intel,难度是非常大的,原因就在于各路ARM玩家在性能、生态和成本上都处于明显劣势。这里特别要强调一下成本,现在的各路ARM服务器CPU,往往通过堆更多核心数,实现在多核性能上战平Intel,然而这种做法会大幅增加晶片成本。

  同时,芯片的成本还与产量息息相关,相对于ARM服务器CPU少得可怜的产量,Intel可以通过巨大的产量削减成本,因而现在的ARM服务器CPU往往是比Intel的CPU价格更贵,性能更差,生态更差,基本无法在商业市场上与Intel竞争,只能依靠政府或大公司内部扶持存活。这也是为何华为、FT、华芯通都往党政市场冲的原因。

  其实,连华芯通的"洋爹"——高通自己都不看好该项目的商业前景,力推这个项目的大牛被高通股东们联合撵出公司,项目负责人离职,技术人员不是转岗就是离职,幸好在中国找到了合作对象,为高通挽回了一定经济损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3:33 , Processed in 0.0781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