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51|回复: 0

徐斌:温和帝政时代的科技繁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1 13: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天,关于华为的新闻满天飞,而今天的信息量超大,我还在消化中,很多事情,不能说出来,只能在收费群内吱一声,在平台上,能说的话题其实只有一个:中国到底能不能在某个领域的科技水平,可以做到技压群雄?干货多到让对手胆寒?譬如量子领域等等……

  我个人倾向判定于有这个可能。道理很简单,温和帝政下的学术自由能维系一定时期的话,那么会有短暂的科技繁荣期。这一点,可以参考普鲁士德国和德意志第一帝国的学术繁荣

  今天美国如日中天的国势,让人们忘记了,其实在二战之前,全球科技中心,并非在美国,而是在德国。确切说,一战之前的世界科技中心,就是在德国。德国贡献出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数学家,譬如高斯、莱布尼茨、黎曼、海登堡、爱因斯坦、M.普朗克等等等等,更不要说后来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这些人如天上繁星,熠熠生辉。二战后,美国人疯抢了1500名德国科学家回去,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冯·布劳恩,也即是后来登月计划的核心人物。

  何以德国的科学如此牛逼?答案就在于温和帝政下的学术自由。

  首先解释一下啥叫“温和帝政”,就是一个拿剑的强人镇住场子,定规矩收税,然后,只要不是有心谋反搞事,各位请自便。无民主,但有自由。有舆论管制,报纸上,不能乱说话,街头巷尾你乱逼逼要挨揍,但也不会搞满门抄斩那一套。没有选票、司法独立、立法在民那些调调儿,都是老大说了算。但老大也不会随便自找麻烦乱生事,只要大家安心生产,他也有得赚,就OK。至于大学,那是有学问的人琢磨事的地方,即使是老大路过,也得脱帽致敬,恭敬有加。譬如数学家欧拉是无神论者,腓特烈大帝当然不高兴,但还是聘请他当宫廷老师,也不拿他咋地,顶多疏远不沾边而已。从普鲁士德国开始,一直到德意志第一帝国时期,学术气氛非常自由,大学里面就是师生们安心做学术的地方。而且是天生上等人,是真正的帝王师,待遇优厚不说,大街不管谁碰到了,都脱帽致敬,日积月累,那可不是全球科技中心么

  中国的情况么,我不瞎逼逼,大家自己对照。自四十年前始,中国人一般都是“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当然,文艺都是敬而远之,个别文艺世家,甚至立下祖训:后代宁可卖屁股,也不要卖文艺……所以嘛,这个理工人员都是一直吃香的。研究机构里面,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后,经费基本也是给足,不怕烧钱,就怕你不出成果。即使是软科学研究领域,也是“宣传有纪律,研究无禁区”。只要不是有心搞事,气氛基本还是宽容自由的

  这种情况下,搞出一点干货东西来,我觉得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然德意志第三帝国时代就不不行了。纳粹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焚书,啥书都烧,大学直接管制,柏林大学的校长,是个兽医的出身,一口气开了十几个兽医专业,将这个英才辈出的大学搞得乌烟瘴气……

  这当然是后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4:36 , Processed in 0.10977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