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1190|回复: 0

肖磊:货币投放持续减弱,释放了什么信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4 08: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其中最为重要的货币M2(广义货币)增速保持同比8%水平不变,与10月持平。M2余额为181.32万亿元,较上月增加1.76万亿。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同比也多增了1267亿元。

  货币投放持续减弱,释放了什么信号?

  中国货币M2曾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这在经济学上又被称为积极的信用扩张,即保持非常充裕的货币流动性。中国经济保持长时间的中高速增长水平,与积极的信用扩张分不开,但持续的信用扩张也会带来经济问题和金融风险。如中国的高房价泡沫和非金融机构的债务杠杆率过高的问题。

  高房价泡沫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最典型代表,其背后的支撑力量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个链条,对金融机构的过度债务依赖。简单讲就是从买地,到建房,再到销售,整个链条上都是通过金融债务杠杆的方式维持的。随着房价的不断走高,金融机构实际参与到房地产整个链条上的债务规模也跟随快速膨胀,这不仅直接的推高了货币M2的增长规模,更严重的是提拉了货币M2的增速。

  而非金融机构的债务杠杆率过高,主要是长期的超低利率水平造成的。这与过去10年里的全球经济大环境正处于经济危机的复苏周期有直接关系。正是超宽松货币大环境所制造的财富膨胀激励,促使了中国企业疯狂的扩张规模,用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的方式,来获取短期收益。这背后的金融风险是企业经营负债率明显高企和累积,以及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经营现金流。其本质是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给了金融机构,从而拖累中国经济深陷系统性金融风险之中。

  因此,自2017年开始,中国政府主动实施金融严监管操作,目的就是要控制货币M2的超高增速,实现对中国金融去杠杆的目标。直至如今,已经将近两年。中国货币M2增速由原来的13%、14%,回落至10%以下,进入2018年,更是维持在9%以下,并继续向下试探,直至10月的货币M2增速为8%。

  从过去两年里的经济数据对比来看,持续走低的货币M2增速,并没有对中国造成严重拖累。GDP增速从2017年年初的6.9%,回落至如今的6.7%,调整幅度仅为2.89%,而同期的货币M2增速则由11%下降至于8%,降幅高达27.27%。同期的CPI涨幅则基本保持不变,同期的PPI也只回落了3.27%。

  由此可见,中国主动调降金融杠杆的操作,是在平稳有序中稳步推进的。2018年中国央行主动4次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以及始终保持历史较低利率水平不变,也正是配合政府宏观政策的金融去杠杆操作,即“严监管、宽信用”。不符合去产能、调结构的商业投融资活动,中国金融监管层要求金融机构要谨慎对待。对于科技创新和新产业、新技术的商业投融资活动,金融机构又保有充裕的货币流动性储备。

  下一步,中国在保持经济增速相对稳定,和货币M2增速水平合理的前提下,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增产,保持信用扩张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新一轮的中国实体经济投资浪潮正在来临,宽松的中国经济投资环境也将再度开启。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4 08:32 , Processed in 0.0938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