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29 11: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话门”丑闻又扯上了俄罗斯?俄外长怒斥佩洛西“妄想狂”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8日报道,27日,佩洛西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称,俄罗斯可能参与了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之间的通话丑闻。但她没有具体说明这些假设的依据。她称,任何国家干涉另一国家的选举,都是不可接受的。对此,俄外长拉夫罗夫27日在联合国大会记者会上表示,有关俄罗斯参与这一丑闻的说法是一种“妄想狂”:“在美国几乎每天每时都有对俄罗斯的新制裁或新的罪行指控出现”。
俄媒关注白宫管制特朗普敏感谈话记录
【综合消息】白宫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两年前的谈话记录实施管制。据相关媒体9月28日报道,当时特朗普称,并不担心俄罗斯疑似干涉美国2016年大选,因为美国干涉其他国家的选举。
报道称,2017年特朗普、拉夫罗夫和时任俄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在椭圆形办公室交谈期间被录音。
伊朗也被怀疑了?伊外长:无意干涉美国总统大选
【综合消息】据相关媒体9月29日报道,美乌“电话门”持续发酵,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日前公布的一份举报文件让白宫成为惊弓之鸟,连伊朗都被怀疑试图干预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对此,伊朗外长扎里夫明确指出:“我们不干涉别国内政。”
●如果伊朗继续“妥协的不彻底,抵抗的不坚决”,其面临的极可能是西方的全面“围猎”
【时事漫谈】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西方已经将“通乌门”当做一张牌来打,因其集“胡萝卜与大棒”于一体,使其成为西方战略工具箱中又一项针对俄罗斯之南亚政策威逼利诱的“利器”。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在“通乌门”向“通俄门”快速演化的过程中,将伊朗扯入其中西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个问题恐怕还要从“沙特油田遇袭事件”说起。
在美国(西方)刻意通过“指鹿为马”的方式策动所谓“沙特油田遇袭事件”后,不言而喻,如果伊朗仍然主观认为只要咬住“胡塞武装已经对此负责”就可以摆脱困境,进而仍然将伊朗的相关政策运行在“妥协的不彻底,抵抗的不坚决”的层面上;则随着形势的演化需要,伊朗所面对的局面很可能是全面的,彻底的来自西方的“围猎”。
●巴基斯坦或也将最终加入“围猎”伊朗的名单之中
在这份全面、彻底“围猎”伊朗的名单中,不仅包含来自“美以小双簧”中的以色列,更会包括来自“欧美大双簧”中的欧盟。
颇为奇怪的是,作为“遇袭事件”苦主的沙特,在自己的麻烦处理完之前,却等不及借由所谓“援助罗兴亚人问题”为由插足南亚。这意味着沙特这个海湾国家也不再是与南亚局势毫无瓜葛的局外人。
众所周知,沙特与南亚主要国家之一的巴基斯坦关系极为密切,这一点我们从沙特国王将自己的座机借给巴基斯坦总统一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沙特已经涉足南亚,再加上其与巴基斯坦之间的特殊关系,在局势演化的具体需要下,西方完全可以通过沙特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辅助西方自己的手段,最终迫使巴基斯坦也加入到那份全面、彻底“围猎”伊朗的名单之中。
●土耳其的加入将对伊朗构成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封锁
此外,还需要大家格外注意的是,已经再次被西方“激活”并开始高效运作的“棋子”——土耳其极可能借助库尔德人问题陈兵土伊边境。如果这一情况最终成为现实,则西方全面、彻底“围猎”伊朗的名单就将最后补全,进而对伊朗构成全方位、无死角、三百六十度封锁。
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再去观察今天给出的第三条新闻素材,不难看出,“通乌门”向“通俄门”高速演化的同时,借用所谓“干预美国大选”为由将伊朗也扯入其中,显然就有对伊朗发出强烈警告的意味在其中。如果伊朗仍然打算继续趴在“抵抗的不坚决,妥协的不彻底”这个“墙头”不动的话!
需要额外指出的是,如果局势真的演化到巴基斯坦最终也加入对伊朗的“围猎”之中的话,则意味巴基斯坦在未来的对华政策中或将继续朝不利于中国的所谓“中立”地带滑动。这也再次侧证东方时事解读多年前、有关…….巴基斯坦未来在关键时刻能在中国与西方之间“保持中立”立场、就已经很不错了的观点…….的正确性与现实性。
●“通乌门”就这样快速演化成了“通俄门”
在我们讨论了西方借用“通乌门”将伊朗扯入其中的真实目的之后,我们再来看看“通乌门”向“通俄门”演化的后续发展。
通过新闻素材中提供的有关佩罗西的言论大家不难看出,正如东方时事解读所担忧的那样,“通乌门”就这样快速演化成了“通俄门”。
只不过,对于俄罗斯而言,“通乌门”真的仅仅是美国自己的麻烦吗?趴在桥头“看风景”的俄罗斯如何确保自己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呢?
●趴在桥头“看风景”的俄罗斯本身或就是别人眼中风景的“核心人物”
俄罗斯的处境与心态不禁让人想起了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换言之,趴在桥头“看风景”的俄罗斯也许此时此刻正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且是风景中的“核心人物”。
基于之前我们对“通乌门”与“通俄门”相关话题的讨论,对于俄罗斯而言,恐怕需要担心的不仅仅是“通俄门”,而是由此演化出的,直指俄罗斯普京政权稳定性的普京“通美门”。
为了更好的展开讨论,我们在参考第二条新闻素材的同时,回顾一条旧闻:
俄外长称2017年与特朗普会晤时无人泄露国家机密
【综合消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9月10日电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2017年他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期间,谁都没有向任何一方透露过任何国家机密。
拉夫罗夫说:“我只能评论事实,关于2017年5月我和特朗普总统在白宫的会晤,这是一次回访,因为此前几个月,时任国务卿蒂勒森到访莫斯科,和我进行了会谈,并受到普京总统的接见。因此,2017年5月我访问了华盛顿,先是在国务院进行谈判,而后前往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
他强调:“此次谈话期间,谁都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任何国家甚至是非国家的机密。”
据美国CNN电视台早前援引该国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情报机构在2017年开展的秘密行动框架下将一名与俄当局关系密切的线人带出俄罗斯。报道称,该行动是在拉夫罗夫和时任俄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与特朗普会谈后完成的。
●矛头直指拉夫罗夫的“秘密谈话”带有极强的“暗示”味道
【时事漫谈】不难看出,这条旧闻与上面给出的第二条新闻素材,都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且从上面这条旧闻的最后一段中的“该行动是在拉夫罗夫和时任俄驻美大使基斯利亚克与特朗普会谈后完成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暗示”意味。
这种“暗示”本身就为我们在上文中提及的、令人非常担心的所谓“通乌门”最终或演化为直指俄罗斯普京政权稳定性的普京“通美门”或最终落实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即:
●这种“暗示”为日后(普京)“通美门”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操作通道
首先、2017年拉夫罗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秘密谈话”中,的确有一些内容或涉及所谓出卖国家机密的问题。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的假设,俄罗斯的外长拉夫罗夫或对美国方面“将一名与俄当局关系密切的线人带出俄罗斯”一事事先知情;
其次、如果拉夫罗夫真的如其本人所澄清的那样——“此次谈话期间,谁都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任何国家甚至是非国家的机密。”的话,则鉴于之前那位有能力拍摄到普京办公桌秘密文件的被美国策反的俄罗斯前政府高官一事已成事实,则在其所谓的“解密或解读”之下,西方完全可能炮制出“首先”中的“剧情”;
再次、只要形势发展需要,则因所谓“通乌门”开始发酵至“通俄门”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旦因弹劾而被迫下台,在白宫再也不能保留所谓美俄高层会谈相关“秘密”的情况下,事实也好,杜撰也罢,一旦类似首先或其次中的“剧情”正式上演,则立刻就会让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陷入“跳进黄河洗不清”的尴尬境地。
而作为普京政府核心政治人物、普京亲信的拉夫罗夫深陷所谓“通美门”,则普京本人或也将步其后尘最终被扯进“通美门”之中。
●倒掉普京个人,或普京政权,原本就是西方实质性消化俄罗斯的“快闪方案”!
“通俄门”可以倒掉的是特朗普,美国总统换人很容易,一如东方时事解读在特朗普上台之初就明确强调:注意彭斯这厮!但,一旦演化成“(普京)通美门”,普京能倒掉吗?会倒掉吗?显然,倒掉普京个人,或普京政权,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评估中,原本就是西方实质性消化俄罗斯的“快闪方案”!
谈话记录,既然可以公布的,那么,它,当然是可以造假、甚至是“程序性造假”。原本是最高机密的双方元首的谈话记录,既然它都可以“合法(注:美国就是通过弹劾总统而合法公布的,乌克兰政府奈何?未来的俄罗斯呢)”公布的,那么,它,当然是可以造假的、甚至是“程序性造假”,而所谓程序性造假,就是在谈话前,早就精心设计话题,令对方无论如何回答,都可以做出对对方不利且无可辩解的“解读”!
但愿最后“观众们”不要感叹:原以为美国国会弹劾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没想到它真正想“弹劾”的却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如果从这个层面我们再去看所谓目前正在发酵的“通乌门”,且由佩洛西之口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演化成“通俄门”这件事,其真正瞄着的就是为西方快速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提供一条可操作的通道。
●西方强行同步“欧美联手南亚破局”与“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是存在可能的
一旦普京倒掉,无论是个人还是其政府,无论是普京在肉体上还是在政治上被西方“消灭”,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被西方实质性消化或将瞬间进入关键之“不可逆”时刻。
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尤其需要警惕的一种可能就是,在时间及其紧迫的情况下,西方或通过类似“通乌门”、“通俄门”甚至“通美门”等及其下三滥的操作手法,在“N步并1步”的层面上,近最大可能将“欧美联手南亚破局”与完成“实质性消化俄罗斯”两件事的时间强行“同步”。一旦如此,则之前东方时事解读所评估的,半渡而击之“动态评估阶段”或将在极短时间之内完成、从而客观上或极大增大我们正确完成“动态评估”的困难!这是我们必须提前做好相关预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