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数据,每天变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用数学的语言说,它们中有几个重要的变量。我在这里以我多年数据分析的经验做出判断,以便大家对疫情有个正确的认识,对疫情的总体有个比较全面的把握。
一、逻辑链条
要做判断,先要有逻辑链条。我尽管身在疫区,但是说实在话,我并不在第一线,因此我的判断,需要先梳理出逻辑。
因此,对疫情判断的第一个逻辑环节,是累计追踪密切接触人数,湖北昨天24时是48571人,这是感染患者外围最大的圈子,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圈子。
第二个逻辑环节,是在观察人数。这个是我们判断疫情处于什么阶段的最有价值的一个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到昨天24时,湖北是43121人。这个圈子比上一个圈子小,就是密切接触的人有48571人,但有问题的是43121人。逻辑上是讲得通道理的,即并不是每个密切接触者都会被感染,总有人身体好抵抗力强不被感染。
第三个逻辑环节,是记录第二个逻辑环节动态变化的数据,即每天新增观察人数。昨天湖北是6283人,增速是30.57%。这是一个很高的增速,表明疫情在快速蔓延。每天增长30%,这是一个很高的速度。如果这个速度能够持续,10天后就是它的13.70倍左右,一天就能有86000人左右。因此,这个环节是第二个重要的变量。
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是我特别关注的,也是极有价值的变量数据。但它们并不全是真的患者。这两个数据环节,是这些时与被感染者接触很多,有感冒发烧症状的。他们中有人真的被感染,有人是一般性感冒或其他一般性呼吸道疾病但没有被感染者。其中有部分人观察观察着就好了,那就会产生取消观察者数据。湖北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数据,全国有,昨天解除医学观察的是8044人,在观察的有137594人。也即昨天全国确认有8044个被观察的人员没有被感染。他们是幸运儿。
有极少数人观察后死亡,或者他们自己认为感染了,病也比较重,年纪大了,行动不便,但没有办法做检测,所有的医院都不收,甚至进不了疑似患者的名单。目前这部分人和家属是很无助的,也是比较容易感到命运不公的那部分群体。
所以我1月25日的文章说,保护自己和家人安全是第一位的。就是我们每个人,要尽最大的努力,不让自己和家人进入观察者名单。进入了,运气好成为昨天解除观察的8044的一分子,那是运气好;运气不好呢,感染了,肺部即使成毛玻璃状,跑几家甚至十几家医院,也没有哪个地方收,找谁也没有用,连成为疑似患者也做不到,那时自己和家属就深感无望了。
有些患者和家人崩溃,就在这个环节,那些比较重的患者。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做检测。
昨日解除观察的为8044人,但是在观察的有137594人,解除观察的比例目前只有5.85%,也即每100个进入观察者名单,目前只有不到6个人解除观察,你如果在那6个人之中,不是运气是什么?
而我对我的读者的要求是,你别进入那100个人的名单,别希望自己成为那6个不到的幸运儿。真的那样了,就是你和你家庭的不幸。
第四个环节,就是疑似病例。昨天24时,全国有疑似病例19544人,湖北估计为11000到12000人。少也少不了太多,多也多不了多少。
现在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大家,疑似病例也还没有做检测。检测完毕后,如果是确诊的,就得住院,医院不能拒绝。
也就是,疑似病例是病情比观察区病例严重的,在等待病床、等待检测的病人。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感染者,但目前没有病床。所以就没有检测。
这部分病人和家属中,也比较容易出现无助者、无望者、崩溃者。他们离病床不远,似乎看得见,但是一时还够不着。
第五个环节,确诊病例。前两天我有个观点,确诊病例多少,取决于每天生产出来供医院使用的诊断试剂的多少和医院检验科检测力量的强弱。今天我把这个观念再延伸一下,更取决于医院病床的多少和相关医疗器械、医护人员数量的多少。
这么说吧,火神山医院今天完工,1000张病床,那么明天,最迟后天就会住进病人。因此我们关注明天晚上24时的数据,最迟后天24时,武汉确诊病人应该有一个明显的上升。为什么?因为这1000张病床可以解决1000个疑似患者的生死希望。到时当天的确诊人数,肯定千人左右。
即病床数决定了检测数。检测数决定了有多少疑似患者可以抓牢希望之门,有多少患者还不可能抓住希望之光。
打个比方,比方明天全天,火神山医院敞开了收病人,那么如果武汉有5000疑似患者的话,那么明天就会有1000人,也即20%住医院,把希望牢牢抓在手中,剩下那4000人,希望暂时就与他们擦肩而过,得等2月6日雷神山那1500张病床了。
然后是每天死多少,出院多少。武汉昨天死32人,出院32人,然后就空出64张床。当然就可以住进去64人。前面说了,我们不清楚武汉有多少疑似患者,估计湖北有11000到12000,武汉估计5000以上。如果不是火神山和雷神山,5000多人等这64张床,比例只有不到1.3%。能住进去的,都是幸运。
前天,武汉空出床位69张,死33人,出院36人;大前天,空出床位51张,死30人,出院21人。而且这三天还是不错的。
一句话,医疗资源紧张。
第六个环节,住进了医院的,就有两个结果,要么死,要么治好,活过来。没有第三种结果。好在现在每天出院的,跟每天死去的数据差不多。也即从治疗的角度来说,情况在好转。
从检测的角度来说,随着火神山今天完工,雷神山5号完工,情况也会有好转;一两周后,出院人数也会大幅增长。但暂时还难言根本好转。
因为有那么多的疑似患者,还有那么多的观察人员。
好。我们把这个逻辑捋清楚后,再倒过去捋一遍:
第一,住进医院的,一般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但住进去就有希望,他们能得到医护人员的照顾,能够有救治。但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抢救过来,要么死。目前是一半对一半。但随着火神山和雷神山交付使用,后面每天出院人数,估计一两周后应该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当然,这个数据的大变化,还得一周或两周,因为并不是第一天住进去,第二天就可以出院的。但这个数据的大变化,后面一定会来到。
第二,疑似患者要变成确诊患者,要能住进医院看到希望,取决于每天检测人数。但每天检测人数简单说,取决于病床数(其实背后是医护力量和各种医疗资源)。病床数取决于每天新增病床数+出院人数+死亡人数——极端情况下,当新增病床数是零(代表医院和政府不作为),出院人数是零(表明医护力量严重不够),那么它就取决于前面病死的人数。此时,这个数据就显现出极端的残酷性,前面人的死,才能让后面的人看到生的希望。数学和逻辑学背后,就是规律在起作用,但这个规律背后,就透出了大自然的残酷,数字的残酷和规律的残酷。
目前我们的国家,在解决每天新增病床数,所以确诊数量第天就在上升。这是政府在作为。政府作为的背后,就是人性的温暖。火神山和雷神山的2500张床,就是证明。它们让2500个家庭看到了希望。二一个,出院人数在上升,这也是医护人员,以及背后调集全国各地医护力量的中央政府在作为。这个数据背后,也透出的是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所以,事实很残酷,但希望仍然在。不只是我们自己,社会各界,包括中央政府都在行动。只是每个部门工作是否到位,这个还有待监督,也有待提高。
湖北的疑似患者要全部检测完毕,以目前的检测力量,得三到四天。
也即武汉2月9日出现事实上的拐点,但疑似患者的因素,导致出现拐点的时间,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得延后4天。即考虑这个因素,2月13日出现拐点。
第三,观察人数。观察人数得不到检测,人心浮动,他们和社会各界情绪波动大,是目前的事实。这部分人要全部检测完毕,以昨天的数据看,湖北省得11天。如此,则到2月24日前,不可能出现拐点(注意,昨天的观点是22日)。
这部分人如何安抚,我的观点是,全部做检测,而且尽快检测。检测后如果住不进医院,可以隔离在宾馆,然后对一些医学院学生、社会力量或志愿者进行简单的培训,做常规的简单护理,主要是发药,简单救治。因为这部分群体数量大,心理比较容易波动,且极容易形成新的传染。但这个群体目前没有有效药物,只能进行比较简单的常规救治。国家颁布的诊疗方案中有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去查了来看。
第四,新增观察人数与解除观察人数。今天的文章,我谈个新的观点,即如果要出现拐点,首先需要每天新增观察人数与解除观察人数达成平衡,甚至每天解除观察人数大于每天新增观察人数。只有这个条件出现了,才能确认数据上的拐点将出现。其他的都难言确认标准。
为什么呢?简单地说,即观察人数是个堰塞湖,而每天新增观察人数是上游的来水,每天解除观察人数是向下游放水。当上游来水大于向下游放水时,湖里的水量是增加的,即此时我们不可能看到数据见顶。因为观察人数是没有检测,没有确认的。尽管这里面有相当数量的未感染者,但感染者数量不会少。昨天我们简单计算过,大致在25%到30%。这里累计的数据越大,越是难言见顶。只有当他们都检测完毕了,至少放水大于来水了,那个时候,拐点才比较容易出现。
这里不出现拐点,出院人数、死亡人数、确诊人数的拐点,都不会是真的拐点。
因此,要想出现数据上的拐点,加大每天检测数量,提高检测速度,将疑似患者,观察人员全体进行检测。那样就可以很快达成数据拐点,数据拐点出现了,就可以消除社会的恐慌。
实际上,要出现拐点,先得要出现增速的拐点,然后才出现平衡拐点。怎么讲呢?即每天新增观察人数增速的拐点要先出现,然后每天新增观察人数至少等于每天解除观察人数,此时观察人数就会是个常量,我们可以根据每天检测人数算出需要几天检测完。此是第一个先决条件。第二个先决条件是,每天新增疑似病例小于或等于每天确诊的病例,那些疑似病例至少是个常量,或者开始转头下降。当这两个条件实现之后,才是每天出院病人大于或等于死亡的病人,或者是每天新增病例速度下降,总量下降之类。但那些是后面的因素了,前面的因素更为重要。
大家往往看不清楚疫情的变化,是因为大家先看的是每天死多少人,多少人出院,每天新增多少人,确诊总人数到了多少。这些数据尽管重要,但对反映疫情来说,它们并不是最重要的数据。忽略了那些更重要的反映真实全面情况的数据,是大家看不清疫情的根本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