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7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016A】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7 08: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2021-016A】

  美正准备解除对伊朗制裁以恢复伊核协议?中间究竟是个什么鬼?

  【东方·时事视点】4月7日,伊核协议联委会会议负责充当中间人的主要大国外交官组当天分别会见了美伊团队,美国国务院随后表态称,他们准备取消对伊朗的制裁,以恢复履行伊朗核协议。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就目前阶段,美放风解除对伊制裁更像是一份“空无一物”的框架协议,类似之前中伊签署的“25年长协议”。

  通过“长协议”这块透视镜所透射的信息,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原则上,国际社会对伊朗鲁哈尼政府已不再信任,已类似我们的“对其已基本放弃”……我们有一段日子了、在反复强调:鉴于策略性需要,应对伊朗的策略仍然表述为“有希望、不指望,外加高度警惕”。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策略性表述,尤其在于“有希望”,只要仍然对其“有希望”,就能让西方在观察国际社会与伊朗之间真实关系、特别是未来关系的问题上,起到“疑兵”作用,在评估这些关系、尤其是未来关系的问题上、发挥干扰的作用。

  换言之,西方在着手解决伊朗问题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甚至担忧“有希望”之真实含义、特别是“未来变化”,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这种“担忧”过于强烈、这才最终促成了美国不顾起码地外交礼仪、并直接导致中美阿拉斯加“公开的激烈交锋”。

  4月7日,伊朗鲁哈尼政府对伊朗货船遇袭给出定性——恐怖袭击。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没提美国,也没提以色列。讽刺的是,此前以色列已通过美国媒体公开承认袭击事件就是其所为,且美、以官方并未对此消息进行澄清。这意味伊朗鲁哈尼政府愿意参加西方主导的“区域联合反恐”。同日,伊朗鲁哈尼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抗议,这与伊朗货船遇袭第一时间,东方时事解读给出的“事件本身日后或涉及国际航海安全埋下伏笔”的评估相呼应。

  值得注意的是,“擅长”小聪明、小九九的伊朗鲁哈尼政府再次以“视而不见”的默认方式、向外界传达伊朗不上“以色列的当”的信号,继续对美国全面解除对伊朗制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上一次类似信号的发出,就是以色列在伊朗境内悍然暗杀了伊朗顶尖核科学家的低调处理中。

  这一次,作为“回报”,美国给伊朗开出了“准备取消对伊朗的制裁”的空白支票。言外之意就是,“什么时候写、写什么、亦或是否撕毁支票”,还要看鲁哈尼政府的后续具体表现!而西方也通过策动袭击伊朗货船事件,进一步挑拨伊朗抵抗派、妥协派之间的矛盾,迫使仍然主导国内外交政策的伊朗妥协派、不得不在这种压力下更加依靠西方。

  有趣的是,美以再次通过调整对巴勒斯坦政策大唱“双簧”,凸显美以分歧和矛盾,于是就有了以色列基于“对美国的不满情绪”发起了在伊朗鲁哈尼政府看起来是“故意挑拨美伊关系”的一系列行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和美国“矛盾重重”的以色列,在西方默认下于4月7日再次对叙利亚境内伊朗军事目标进行恐袭,气焰极为嚣张。伊朗政府受到连续打击后的连续低调,无疑极大助长了这一西方(以色列)如此双簧、甚至迫使伊朗妥协派也加入“三簧”的肆无忌惮!

  此外,为对抗中国中东政策(中东是中东国家的中东),西方被迫再次在“大欧罗巴计划”下“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之启动点——巴以问题上大力着墨,以回护中东。这也是美国此时高调调整对巴勒斯坦政策的另一企图。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美国拜登政府所谓“改变特朗普政府偏袒以色列政策”就是哄鬼,如果真心要改变,为什么拜登不提特朗普时代将美国驻以大使馆迁入耶路撒冷这件极端偏袒以色列的往事?

  在这个问题上,国际社会,尤其是中国,基于目前已宣誓的中东政策(中东是中东国家的中东),不妨适时在美国在耶路撒冷问题极端偏袒以色列的问题上、做些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7:06 , Processed in 0.1251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