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54|回复: 0

顾子明:如何享受上海浙江的政策红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4 20: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浙江的利好政策如连珠炮一般的颁布。

  由于前几年没少对这俩城市的购房、就业、股票提意见,最近好多朋友的咨询也搞的我一度疲于应付。

  于是写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一下抉择的方向。

  过去三年,政事堂在讨论沪杭时,从股票到房产再到就业,不断提及的都是三个字,含科量。

  但是,从今年开始,“含科量”的逻辑要进行调整,尤其是下半年开始。

  因为主打“含科量”,必然导致少数人迅速暴富,贫富差距扩大,而现在我们的宏观政策,是要遏制贫富差距扩大,让先富带动后富。

  上海浙江作为中国最发达,人均收入最高,消费最奢靡的地区,中央的一揽子宏观政策不可能继续“损有余而补不足”。

  再加上之前跟大家分析过的,这俩地区在推行税改等一系列宏观政策方面,很可能像40年前那样,说了一口倍儿标准的南方“北京话”。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过去十年跑得飞快的上海和杭州,将要站在全国一盘棋的角度,去承担带动后富的责任,以及先驱试点工作。

  而这些都是要掏真金白银的。

  所以,就像最近他们正在切身感受的教育和生育政策那样。

  对于过去几年因政策而受益的群体来说,看到了一系列的利好,并非是真的利好。

  甚至,这些“利好”不但不会体现在房价与股价上。

  因为他们看到的利好与与还没看到的利空,正好形成了对冲。

  当然,只要是对冲,还是有机会可以把握,尤其是资本市场。

  用上海为例标杆,政事堂写过一个下半年资本市场的总结:

  1、上海的本地市场企业普遍是利空。

  2、上海的全国垄断性国企普遍是利好。

  道理不复杂。

  中央政府需要获取大量的税源,必然会导致纳税大户上海出现利空。

  就像从90年代初中央财政枯竭后的分税制改革,到08年次贷危机后的房产税试点,都是上海带头交税捐款,进行转移支付。

  当然,对于“说北京话”的上海,承担了额外的责任,中央也必然给予特殊的政策作为补偿。

  这就使得上海能够能够拿到大量独一份的政策倾斜,而这种倾斜的政策,又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了绝对优势。

  所以,结论也就出来了。

  未来,上海与浙江承担中央层面最多的税款,作为交换,中央给予上海与浙江更多的经济垄断地位。

  这使得基地在这俩地方的垄断行业,有机会扛着尚方宝剑去进行资本扩张,享受一系列的政策倾斜与政策试点。

  同理,个人更关注的房产层面,这俩地方含科量的房产,享受了上一轮的政策红利之后,也将无法再次复制奇迹。

  随着资本推动的全国性扩张,房产的价值方面,含金量将逐步取代含科量,成为上海浙江的新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22:55 , Processed in 0.1094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