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42|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7 01: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28日,星期三,2021第108期

  【话题】美国围绕“7.14事件”的“救火计划”彻底失败

  【背景】

  (1)俄西仍在“交易”中,且已经达成部分“交易成果”,但由于西方在阿富汗渐转为战略被动,尤其在“7.14事件”被定性为恐怖袭击后,俄罗斯开始坐地起价。

  (2)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是真实存在的,且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之阿富汗政策仍未实质性调整。

  (3)“7.14恐袭事件”最终结论尚未出台,一旦最后盖棺定论,且锁定直接凶手,中国一定会报复。

  (4)国际社会摆出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的战略姿态。

  (5)西方已陷入另一种模式的“双线作战”,西方在阿富汗的被动处境凸显,且已对中东、东北亚地区的局势造成冲击(对西方而言)。

  (6)中国仍在一门心思、心无旁骛的准备“最后摊牌”。

  【核心观点】

  (1)美国围绕“7.14事件”的“救火计划”彻底失败

  1、美国声称通过巴基斯坦继续空袭塔利班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在巴基斯坦建立军事基地,另一个就是在海外某地(如迭戈加西亚岛)越过巴基斯坦空域进行空袭。

  2、迭戈加西亚岛为英国属地,美军在此地建有大型军事基地,其距离马六甲海峡、索马里海岸、阿曼湾、阿富汗距离相近,都为3500-4000公里左右。在“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后,美军在巴基斯坦建设军事基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从迭戈加西亚起飞越过巴基斯坦的可能性较大。

  3、巴基斯坦安全顾问和三军情报局长访美,虽然美国和巴基斯坦关系密切,但“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后双方沟通的难度明显增加。

  4、再谈西方媒体集体对中美天津峰会中,有关中国将其骂的狗血淋头、开出两份“纠错清单”(别看你现在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等细节可谓只字不提、故意回避或一笔带过,这意味美国心虚了。

  5、心虚的背后是华尔街对目前中美关系的前景极为敏感,华尔街当然不希望任何“意外”导致美国金融“突然”爆仓!

  6、在舍曼“错拿”奥斯汀讲稿(“A”稿,也就是以强硬内容为主),临时扮演了一把军人的角色(极端鹰派),于天津撞得头破血流后,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奥斯汀(原本是为舍曼访华站脚助威的)被迫匆忙也“错拿”舍曼的讲稿(“B”稿,也就是以缓和内容为主)并“客串”了一把外交官的角色,在中美关系上说了一连串的软话。

  7、美国围绕“7.14事件”的整个“救火计划”就此宣告彻底失败。

  (2)来自俄罗斯的无情嘲讽

  1、彻底失败的另一层面则体现在俄罗斯再次就海地总统遇刺案事件发声,通过向方方面面传递“我知道美国是怎么想的,且目前你无法威胁我”信号的方式对美国狠狠的嘲讽了一把。换言之,此前美国自编自演的所谓“中美正在谈很重要问题,就问俄罗斯、伊朗信不信”的戏码就此被彻底揭穿。

  2、从拜登对普京团队的抱怨和诋毁不难看出,当下俄罗斯开出的筹码恐怕令西方难以接受。

  3、而在俄罗斯对美国无情嘲讽的背后恐怕是普京在质问拜登,“莫斯科通道”你美国还要不要!

  4、在极度尴尬和无奈之下,美国只能勉强的用“军机从迭戈加西亚起飞越境巴基斯坦”的方案对冲价格一路飙升的“莫斯科通道”的巨大影响。

  5、再谈西方终于收获了“双线作战”的另一恶果,不得不对中俄“双线示缓”,而这一切就是始于中美阿拉斯加交锋。

  6、是西方自己将“7.14事件”将“莫斯科通道”绑在了一起,且很难解套(阶段性缓和或还可以)。

  7、架设在“发射架”上的“消耗战”才是最好的“消耗战”。

  8、美国对巴基斯坦的霸道,与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尊重形成鲜明对比。

  (3)可能的后续发展

  1、不排除美国会撤军到印度,近距离威慑阿富汗的可能性。

  2、对于“1”的可能性,印度是忌惮的,克什米尔本来就是一处乱地,如果真的因美军撤入印度导致克什米尔,乃至整个印度安全形势迅速恶化,这种“引火烧身”的买卖恐怕是印度政府很难接受的。

  3、布林肯匆忙访印且拿“人权问题”施压印度恐怕就是闻到了印度张力在不断增强的味道。

  4、不排除西方会通过印度最终在军售项目上对俄罗斯让步,换取“莫斯科通道”维持基本畅通。

  5、再次强调,中美在经济、金融层面阶段性缓和的可能性还会出现,对股市“强刺激”的影响我们仍要警惕。上证跌破3400是一件好事,终结金融疫情,跌到3200以下最好。只有注册制全面落地,金融反腐实质性突破后才有真正意义“慢牛”。

  6、3400点已被有效跌破,之后如何运行恐怕与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包括“7.14事件”后续发展密切相关。

  【话题】“金融版”的伴随战略进攻的战略测试

  【核心观点】

  (1)沪港通,深港通来的资金被称为“北上资金”。

  (2)如果“传闻”属实,则“北上资金”首先要跑路。这意味中美关系或将彻底摊牌。

  (3)“强刺激没有,反而来了强打击”的观点过于机械,一方面美国可能在孤注一掷的后一秒选择“认错”,另一方面也可能借此实施战略讹诈。对此,我们的应对就是,美国不妨先把经济,金融层面做到“孤注一掷”再说。

  (4)传闻很吓人,对美国发出的信息不要忽略,但更要冷静观察,其目很可能是“伴随战略攻击的战略测试”。

  (5)“北上资金”跑路或是昨天人民币贬值200点的主要原因,但总体对中国来说没有本质影响。

  (6)如果谣言没有澄清,不排除美国突然对中国“笑脸相迎”,如此金融疫情或将反弹。

  【话题】IMF警告:通胀可能持续存在,央行可能需要采取行动

  【核心观点】

  (1)IMF是西方控制下的金融机构,但平时总是扮演专业学术机构的角色。比如IMF经常在经济增长率的问题上对中国“高唱赞歌”,以体现其客观性与专业性。

  (2)务必对西方“九十九句真话,一句假话(致命)”保持高度警惕,类似“棱镜门”事件上如此,恐怕对IMF也是如此。

  (3)IMF所谓大多数国家的通胀在2022年疫情结束后就会恢复如初的说法恐怕不甚专业。既然预计大多数国家2022年恢复疫情前水平,那各个央行还加息干什么?IMF企图用“不确定性仍然很高”蒙混过关恐怕不容易。

  (4)与IMF的胡说八道同步进行的还有输美集装箱运费(包括集装箱卡车司机人员稀少,工资价高)的大幅上涨,如此涨价显然只能大部分由美国消费者承担,且价格还在不断上涨(一天一个样,其在奔向恶性通胀)。特朗普所谓加关税也都加在了美国老百姓的身上。

  (5)再谈,西方邪恶势力是要脸的,突然不要脸了也是没有办法了。

  【话题】十年之后,是否还能找到“霸道”的理由?小谈突尼斯再乱

  【核心观点】

  (1)2011年的“阿拉伯之春”就是开始在突尼斯这个虽小但很特殊的国家。“阿拉伯之春”爆发后,迅速越过利比亚,蔓延到埃及

  (2)突尼斯再乱或是西方回护、稳定、整肃中东的抓手。

  (3)当年,受“阿拉伯之春”影响的埃及,第一个倒台的就是亲美的穆巴拉克政府,西方以此打断对美国极为不利的“第四轮排列组合”(中、欧、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在中东轮番消遣美国)。

  (4)十年前的国际社会中,中、欧、俄为核心,而今天国际社会只剩下中、俄为核心,欧洲已经和美国高度合流。对西方而言,虽然中东已经“基本收口”,但其影响力反而比十年前大为削弱,说明这十年西方的实力下降的太厉害。

  (6)十年过去了,西方仍然待在“锅”里,中东的“锅”,利比亚的“锅”,新冠疫情的“锅”,金融维稳的“锅”,“7.14事件”的“锅”。当年美国蛙跳进入阿富汗,回头打伊拉克,根本不惧怕中国背后鼓捣,而今天阿富汗因中国强势介入而变得摇摇欲坠,影响力则遍布全球,美国不得不四处出击,弥补千疮百孔的全球战略。

  (7)十年过去了,中国成长了太多,西方衰落了太多,此消彼长,对比强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20:33 , Processed in 0.2502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