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67|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7 01: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31日,星期六,2021第111期

  【话题】机会还是陷阱?

  【背景】

  (1)俄西仍在“交易”中,但由于西方在阿富汗渐转为战略被动,尤其在“7.14事件”被定性为恐袭后,俄罗斯开始坐地起价。

  (2)俄罗斯阿富汗政策之“小九九”真实存在,且到目前为止,俄罗斯之阿富汗政策仍未实质性调整。

  (3)国际社会摆出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的战略姿态,“7.14恐袭事件”最终结论尚未出台,一旦最后盖棺定论,且锁定直接凶手,中国一定会报复。且中国已将“东伊运”作为衡量敌友的“敌我识别器”。

  (4)美国针对“7.14事件”的所有“救火”工作彻底宣告失败。

  (6)西方再度陷入与中俄两大国的“双线作战”之中。

  (7)没有中国的实质性合作,“莫斯科通道”只是马路。

  (8)中国继续坚持一切依靠自己,一门心思、心无旁骛的准备“最后摊牌”。

  【核心观点】

  ●戈巴乔夫的“爆料”显然带有“奉旨泄密”的味道

  1、“7.14事件”定性恐袭后,除非西方对俄罗斯做真金白银的大幅让步,否则俄美战略谈判中很难有令拜登感到鼓舞的事情。

  2、如果说有令拜登感到鼓舞的事情,那恐怕就是戈尔巴乔夫相关言论中在俄美军控问题上再度扯上中国。

  3、俄美战略稳定谈话与天津中美会晤不同,是“闭门会议”,这意味会议的内容除非刻意披露,否则外界很难知晓。

  4、俄美军控问题始于冷战时代,与中国无关。显然这是美国借戈尔巴乔夫故意“爆料”美俄战略稳定谈判相关内容或涉及中国。

  ●已经没落的超级大国和正在没落的超级大国

  1、冷战时代开始的军控谈判很大源于经济因素,即在维持核武库的时候,开销巨大,以至于其官宣的数量低于条约规定数额。之所以将数额搞的那么高就是互吹,忽略中法英,变相指出三国核力量非常薄弱,不足以威胁美俄。

  2、俄对外情报局局长所谓美国已失去“超级大国”的言论也许揭示了美国动则拿核武说事儿的真正原因(除了传说中的核弹头数目,对比中国均不占优),即常规力量不够,核弹头来凑!

  3、目前阶段,美俄经济情况类似(美公布经济数据不可信),不足以支撑其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存在。这一点在中美阿拉斯加交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4、在核武威力的展示上,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中国真成了堪比俄美的核大国,美国世界霸权自然不保,以俄罗斯对美国的不如对比美国对中国,不难看出,美国拉中国进入军控谈判不仅为了离间中俄,也在于尽可能通过某些框架、条约限制中国核武力量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对于目前的美国而言,极为迫切。

  5、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恐怕与美俄已在同一层面(因中国具有最强核战潜力,数量可能略少),可以确保“相互摧毁”。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核弹头数量上也彻底压过美国后,美国在核威慑上将优势将会全部丧失。

  6、核弹头是有有效期的,维护费用是极为昂贵的,不是想拿下来就拿下来,想装上就装上的。

  7、俄罗斯专家的言论暗示俄罗斯也在关注中国战略武器的发展问题。

  8、俄罗斯与美国一样有理由对中国核武发展感到担忧,但明显不如美国急迫,俄罗斯更关心的仍然是真金白银的眼前现实利益。

  9、核力量是需要相应的常规实力去支撑的,这一点从古巴导弹危机以及两机事件中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俄罗斯急于将苏57项目盘活。苏57项牵扯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死活问题。

  ●基于某些共同认知,俄美仍有继续“交易”下去的意愿

  1、戈尔巴乔夫“奉旨泄密”显然仍有美国借助俄美谈战略稳定制造混乱信号给方方面面看的意图,其中让中国感到担心,进行警惕就是戈尔巴乔夫“奉旨泄密”主要目的之一。

  2、如果在此时,苏57或苏75相关军火交易有进一步发展的话,俄罗斯或真的做出让拜登感到鼓舞的事情。

  3、“感到鼓舞的事情”的意思是,如果俄美最终达成交易,俄罗斯南亚政策必然发生动摇,则美国在印度建立军事基地,或从迭戈加西亚起飞的飞机通过印度、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就成为可能,只要美国就此改变克什米尔政策,承认印度对克什米尔的主权即可,并以此以换取印度的进一步支持。

  4、对拿到真金白银俄罗斯而言或选择默认美国改变克什米尔政策的做法。

  ●南亚剧变是否达到南亚破局的状态取决于俄罗斯对华政策调整到具体的哪一步

  1、可以肯定,俄美的“深度交易”(比如关于苏57或苏75)会对中俄战略互信产生较大影响,中俄战略互信会下降到一个新的低点。2、如果俄罗斯南亚政策的摇摆涉及中国“三独问题”,不排除中国会将俄罗斯送上“被西方实质性消化的快车道”或直接拿回台湾;否则,中国仍可以将中俄关系放在“瓮城效应”中处理。

  3、此时中巴关系也将承受巨大考验,如果巴基斯坦政府顶不住压力,对于美国改变克什米尔政策不敢奋起反击,而选择妥协或退让的话,则克什米尔地区将对中国向中亚、中东输送影响力形成遮断。而没有巴基斯坦的支持中国没有“消耗战”继续下去的着力点。

  4、这时本质上就形成了南亚局势的剧变,是否是破局则要看俄罗斯对华政策调整到具体哪一步。

  5、显然这种局面对美国是非常吸引力的。

  6、为此美国要承担两种风险,且风险前景完全不可预知:第一、美国修改克什米尔政策会否引发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弹,更加促进中巴紧密团结在一起,如果是这样,“7.14事件”后续发展将会进一步加速向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第二、如何阻止中国随时可能拿回台湾?

  7、由于中国可以随时拿回台湾,强行令“游戏结束”,且美国目前已经丧失实质性介入台湾的能力,这一局面这反而给了俄罗斯在“瓮城效应”中“做一些事情”提供了操作空间,俄罗斯只要把握一点即可,那就是不轻易提及“三独问题”,这样既不会导致中俄战略互信的彻底解构,还可以拿到俄罗斯急需的真金白银,可谓两全其美。

  8、在“7”的基础上,我们再回到戈尔巴乔夫就俄美战略谈判“奉旨泄密”的那些内容,以及其所指向的可能前景,这对美国而言,是机遇还是陷阱?

  9、对此,我们强烈建议美国对中美阿拉斯加交锋、中美天津交锋的点点滴滴仔仔细细重新复盘,也许能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话题】中国继续坚持一切依靠自己,一门心思、心无旁骛的准备“最后摊牌”

  【核心观点】

  ●不排除将香港,澳门纳入“最低经济内循环”体系的可能

  1、《反外国制裁法》引入港澳地区,则港澳地区的法律体系将产生根本性的改观。这意味香港很多英美公司,机构,银行都将纳入《反外国制裁法》框架之下。

  2、这意味着包括香港,澳门都将纳入“最低经济内循环”体系(贸易战全面升级,市场隔绝,技术隔绝,贸易隔绝,放弃香港当前的金融地位,目前是处于人员隔绝的“内循环”阶段),除非西方改弦更张,否则不排除这些英美公司,机构,银行将受到毁灭性打击,这恐怕比美国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的“谣言”更厉害。

  3、中国管理层对A股大跌没有反应(不给西方任何制造混乱信号的机会),说明中国虽有损害(代价大一些)对此可以接受,西方(对其金融维稳伤害巨大)呢?

  ●某几家公司是否美国上市中国真的不在乎

  1、某些公司(互联网公司)到美国上市,一个是达不到中国上市标准,另一个他们都有美国需要的互联网数据资源。这几个公司能否去美国上市对中国意义不大。

  2、中国数据安全法就要生效了,这意味中国是认真的。

  3、中央政治局强调要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意味着中国在加强中概股上市的管控力度。显然,美国是在说“便宜话”。

  ●面对德尔塔变种新冠病毒,西方、印度已沦陷,希望只在中国

  1、从当前美日韩疫情的全面反弹,包括中国南京、张家口、郑州等地的传播情况看,德尔塔变异新冠病毒(下文简称“德尔塔病毒”)的确具有极高的传染性。

  2、从美国国会内部再次因口罩(做法是正确的)的问题吵得不亦乐乎(美国社会已经撕裂)可以看出,德尔塔病毒对美国带来的防疫压力显而易见。

  3、美国疾控中心的提醒暗示美国目前疫情或十分严重,德尔塔病毒源自印度,且中国境内病毒来自俄罗斯,而目前的印度和俄罗斯,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没有进一步数据,这值得国际社会高度警惕。

  4、虽有疫情反弹,但总体中国防疫做的非常好,行动统一,群众配合,疫苗接种速度很快,很多基础工作、设备、体系已经展开处于待命状态,这很大程度上阻挡了德尔塔病毒的传染程度。

  5、吸入式疫苗(腺病毒重组)方式计量小(相当于皮下注射的五分之一)、简单高效,变相提升产量。腺病毒重组疫苗是中国疫苗的“压舱石”,而吸入式疫苗(腺病毒重组)的出现或与目前德尔塔疫苗肆虐世界密切相关。这意味中国仍有后续手段继续抗疫,此外中国还有中医药保底。

  ●如何正确理解中央政治局提及的“跨周期调节”?

  1、中央政治局提到“跨周期调节”是一个转变,之前更多谈及“逆周期调节”(经济过热货币收紧,经济转冷货币放松)。

  2、目前中国制造业PMI进一步放缓,中小型企业运转仍然困难,这也是此前全面降准的主要原因。

  3、“跨周期调节”更多指向当经济下行的时候,当然要因应调节,但这一调节又不仅仅满足这样一个目的(不仅仅逆转周期),更要通盘考虑(结合国际局势,结合自己的战略需要等),比如减缓逆周期过程或加速逆周期过程,着眼于周期平稳。

  4、如果将目前中国仅仅是降准或就有跨周期调整的味道,说明中国在做最坏打算(包括将反制裁法引入港澳),将更宝贵资源放在最难的时候使用(将观察期拉长),比如降息,财政刺激等手段。

  ●欧洲人的“大实话”

  1、欧洲所谓欧美关系永远和欧中关系更近是一句大实话,第一意味着欧美的确处于深度合流状态,第二意味着西方做出最终选择关键时刻就快到了(即便是加时赛也时间过半)。

  2、英国声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战斗群没有任何在南海与中国搞对抗的意思,英方将以最直接的航线穿越南海,或与中国在香港引入反外国制裁法有关(针对其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西方目前仍无法形成有效内部统一,就与其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的复杂矛盾关系密不可分),香港有英国的众多显性利益。

  3、对英国(美英特殊关系)影响最大的就是中国的实力。中国一切依靠自己,对等反击,底线思维的原则没有改变。

  4、朝鲜目前也进入了类似总动员的状态,与中国前后呼应。

  ●2021年8月、9月或成为国际局势演化至今最危险的两个月份

  1、中国在对西方伴随战略攻击的战略测试进行反击。

  2、只要西方敢于战略冒险,中国必然绝地反击。

  3、西方孤注一掷是做决定,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做决定,6月后,实质性西方已经在“河渡人”的状态中。

  4、西方的疫情比中国严重的多,僵持下去对谁有利不言自明。鉴于西方面对德尔塔病毒已经沦陷,西方或在“新冠疫情源头甩锅”的问题上非常接近下最后决心了。

  5、对西方而言,两种选择(孤注一掷还是“河渡人”)都十分艰难,因为中国极为强硬,不做任何原则外交易,西方操作需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立刻猝死。

  6、如果西方战略讹诈中国彻底失败,不排除西方最终会向中国妥协,因为至少可以让他们控制疫情。

  7、以上国际社会发出的种种声音暗示国际社会在做最坏的打算,这也是在做对西方的最后警告与提醒。无论西方是真的狗急跳墙,还是借此极限讹诈中国,中国没有别的选择,决不妥协,中国有此能力,更有决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20:45 , Processed in 0.1720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