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96|回复: 0

[等待新闻] 东方时事解读:等待性质的新闻-【第20210719-166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3 19: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1】8月11日,央行公布的2021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7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元,市场预估1.2万亿元,前值2.12万亿元。

  【新闻2】8月16日,通常在周三召开的国常会提前在周一召开,会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

  【简评】早在去年年底,我们就在音频讨论(2021年11月26日【第2530期】、2021年11月29日【第2538期】)中指出,中国已在经济金融层面着眼于未来三到六个月之后经济下行甚至全球满地鸡毛的前景未雨绸缪。当时我们提出:

  从全球疫情发展趋势上看,世界主要经济体除中国外无一能够控制疫情,即便中国经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国内消费恢复而恢复,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随着国外疫情进一步失控,中国或被动缩减进口渠道以尽可能降低疫情从外部传入的风险,很可能在客观上从“内循环”走入“最低内循环”;如果三到六个月之后西方的疫情全面失控,西方开始甩锅中国、营造出“天下围攻中国”的气氛,中国或在必要时启动经济“最低内循环”。总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进入“最低内循环”,中国的海外市场都会受到很大冲击,经济增速势必会下降。

  从中国与西方背道而驰的金融政策上看,深陷疫情之中的西方为了短期经济还在“打鸡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表示还要继续QE刺激,而中国在放风考虑收紧货币,这意味着中西方金融政策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西方QE维持经济现状,也顶多能维持半年时间,而一旦无法维持就是全球经济满地鸡毛。

  综上,在经济上,西方最终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彻底妥协,与中国携手共抗疫情,在此基础上、以5G商用及新能源智能汽车等为抓手,共同合作,慢慢恢复经济,使局面重新走向“中东全面破局”;要么孤注一掷、战略冒险。中国当然要为这两种可能性做准备,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在我们的观察中,三到六个月之后全球经济满地鸡毛的局面很可能就会到来。为此,中国着眼于“未来3到6个月之后全球经济可能遭遇最困难情况”这一前景,从避免企业盲目乐观导致资源错配的角度开始提前做准备。所谓准备就包括中国提前放风要收紧货币(货币政策传导周期约为3到6个月),诸多学者、官员乃至政府部门也纷纷出面向国内阐述“双循环”之含义。

  时至今日,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国7月货币供应、新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均不及市场预期,还是国常会提前在周一召开且强调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关于“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之具体内涵,请大家参考【第2021-064期经济视点】),都验证了我们去年年底给出的“今年3-6月份,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甚至出现下滑,如果疫情失控,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不可避免”的相关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8:38 , Processed in 0.10948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