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7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18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6 11: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小谈喀布尔机场“826恐怖袭击”(下)

  【第2021-180】

  【时事视点】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一“计划外计划”的实施总体而言,弊大于利:

  首先、从对西方有利的一面去观察,“826恐袭事件”对于玩“撤军牌”玩的“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美国最大的好处莫过于尽可能维持西方在中亚地区的有效存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西方目前能够继续维持世界霸权,尤其是金融霸权,在传统安全层面必不可少的重磅战略支撑点。

  能否在阿富汗有效存在关乎西方经营多年的“南亚破局”战略(目前被暂时“冻结”)是否能够“解冻”、进而以某种方式继续推进执行;关乎能否有效防止国际社会借阿富汗乱局之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最终将“南亚破局”玩成“反弹琵琶”;更关乎能否达成在西方看来已经“基本收口”的中东地区的基本稳定:

  第一、所谓“以某种方式继续执行”的意思在于,西方或已准备用当年搞定中东的方式,也就是将阿富汗,甚至巴基斯坦“叙利亚化”,将中亚、南亚地区“中东化”的方式谋求“南亚破局”进程继续推进。

  第二、无论是ISIS也好,还是西方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其它代言人、仆从也罢,只有在美国(西方)在阿富汗维持有效存在的情况下才能为西方所用,一旦美国(西方)被彻底赶出阿富汗,这些组织、势力也就成了无根之草,会被国际社会掀起的“稳定地区、联合反恐”的飓风吹得无影无踪。

  第三、对冲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以“714恐袭事件”后续发展、“莫斯科通道”为代表),平衡刚刚夺取政权的阿塔势力也都需要美国(西方)在阿富汗继续保持有效存在。

  其次、从对西方不利的一面以观察,美军这次“去而复返”标志着美国(西方)将“阿富汗撤军牌”彻底打死,美国永远无法回到5月份玩“撤军牌”之前的那个时候了:

  第一、将“阿富汗撤军牌”彻底打死意味着西方此前瞄着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以“撤军”要挟俄罗斯推动“南亚破局”进程的企图彻底破产。今天的俄罗斯恐怕对“你说我先走,实际我想留”这句话看的无比透彻。局势就这样微妙的从原来的俄罗斯对西方有所求,变成了西方今天对俄罗斯有所求(莫斯科通道)。

  第二、在西方“阿富汗撤军牌”的原计划中,“撤离人质”是重要一环,无论从西方自身实力(相对和绝对)快速大幅下滑的角度出发,还是因国际社会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所带来的日益增加的压迫感角度出发,西方都有足够的动机寻求另外一种方式有效维持在阿富汗的存在,比如类似美国某议员所说的,在阿富汗周边国家建立军事基地,通过远程打击、无人作战的方式。讽刺的是,西方精心设计的阿富汗“撤军计划”显然被迅速掌权的阿塔冲击的稀巴烂,于是也就有了后面一系列美国(西方)“难做人”的戏码上演。

  而如今,好不容易撤走的“人质”被美国(西方)自己亲自“送回”,标志着美国(西方)此前寻找另一方是有效维持在阿富汗存在的企图也随之破产。

  第三、阿富汗不是中东,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中东地区,美国(西方)的代言人、仆从、帮凶甚多,但在阿富汗,周边则全是死盯着美国(西方)一双双仇恨、警惕的眼睛。即便是印度这种被西方定义为“重磅棋子”的国家,也在随形势的具体变化伺机与美国讨价还价。

  以阿塔为例。阿塔目前刚刚掌握阿富汗政权,处境极为艰难,其担负着3200万阿富汗人生计如何着落以及阿富汗国家基本稳定的重担,美国虽然通过“养寇自重”、“扶持代理人”等方式对阿塔势力进行制衡和控制,但美国(西方)的做法是倒行逆施的,是反人民的。

  假以时日,其与阿塔政权的矛盾必然逐渐尖锐化。从这一点看,中国无论从不干涉别国内政的角度出发、尊重阿富汗人民自己的选择(默认阿塔政权),还是“谋定而不动”,伺机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发动、争取、联合、教育中亚、南亚国家人民、进步势力的做法都是非常明智的。甚至说,如果有一天数字人民币“突然”在阿富汗开花结果,我们对此也并不感到意外。

  我们再以印度为例。如果美国打算在印度设置军事基地,就意味美印要结为军事同盟。军事同盟这东西,好处在于局势有利时可以壮声势,坏处在于局势不利时会成为累赘。这一点从“两机事件”、“黑海事件”(英舰被俄实弹驱离)中都可以看的非常清楚。换言之,军事结盟后必然要分清主次,也就是谁是盟主,谁是仆从,否则无法决策,没有活力。不难看出,美国和印度结为军事同盟,一旦再度面临类似“洞朗事件”的事情,美国恐怕就会立刻陷入决策困难。所以在军事结盟的问题上,美印恐怕各有算盘,美国害怕印度成为拖累,印度也不想彻底沦为美国的仆从。

  如果我们再加上“蒸不熟煮不烂”的伊朗,俄罗斯对于中亚五国的影响力(在中国实质性配合的情况下),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影响力(北京通道)等其它种种因素,不难看出,“826恐袭事件”之后,美国想要在阿富汗“混下去”的成本可谓与日俱增。这也是我们说美国永远无法回到5月份玩“撤军牌”之前的那个时候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即便美国(西方)借助“826恐袭事件”增兵阿富汗,维持了其在阿富汗的有效存在,但其既不能收回已经在全世界扩散的美国(西方)无法“重新做人”的巨大负面影响;更不会对国际社会以阿富汗局势为契机与西方邪恶势力打一场“消耗战”造成实质性影响。换言之,“826恐袭事件”之后,中国,甚至俄罗斯仍可以基于各自的核心利益,在有效消耗西方有限战略资源的层面上,在阿富汗继续“围点打援”。

  某种意义上讲,虽然“714恐袭事件”最终报告还未正式出台,但“消耗战”却早已开始,且“消耗战”无处不在,其范围早已超出阿富汗,扩散到了东北亚、中东、东欧,甚至遥远的美洲。“消耗战”也深置于各个维度、领域之中,在美国持续肆虐的新冠疫情是之,在通胀压力下苦苦挣扎的美国金融维稳也是之,而最大的消耗莫过于时间。

  对于俄罗斯而言,虽然其仍然对西方打开“随时可以谈”的大门,仍然最看重现实利益,但西方又何尝不是“商人本色”?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想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互信恐怕并非易事,西方想要满足俄罗斯的胃口恐怕更是难上加难。至少,俄罗斯在“826恐袭事件”之后是听到了“莫斯科通道”之“摇钱树”再次“哗哗作响”的绝美声音(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8:45 , Processed in 0.14073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