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2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19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2 19: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8日,星期一,2021年第192期

  【背景】

  (1)“714恐袭事件”后,国际社会与西方邪恶势力开始了一场“即开始又未开始”的“消耗战”。中国将“东伊运”问题作为“敌我识别器”,首要解决“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的问题。

  (2)西方在阿富汗如此狼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死咬不放”,即:中国到目前为止仍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3)西方邪恶势力策动“826恐袭事件”,企图强行为维持在阿富汗(中亚、南亚)有效存在,并伺机将中东乱局“拷贝”到中亚,使阿富汗“叙利亚化”,中亚“中东化”,并借“联合反恐”、“维和”之新面孔重返中亚。

  (4)在中国的强硬反击下,陷于阿富汗,计穷于金融维稳的西方被迫无罪释放孟晚舟女士,换取金融维稳、回头解决俄罗斯,伊朗的操作空间。但在中国看来,无罪释放孟晚舟仅仅是中国愿意与美国谈其所关切的问题的开始,谈成谈不成,关键看美国自己的诚意。

  (5)纽兰访俄最终以失败告终,俄罗斯展示不惧怕西方对其致命金融攻击的决心。“北溪2”项目就是否使用开通的问题上已无悬念,俄罗斯与西方之间都开始瞄着下一回合的博弈还是互设话题,互抛筹码,但西方的主要意图仍在于弱化,甚至瓦解中俄战略互信。在与中国、俄罗斯分别的接触过程中,始终极尽挑拨离间之能事。

  (6)西方仍处于对中俄“双线作战”困局之中,且愈发显得“骑虎难下”。其被迫再次回护中东,甚至回护北非(苏丹、埃塞尔比亚问题),就是阿富汗撤军全面失败背景下,“双线作战”的恶果之一。

  (7)美国再度于台湾问题“打擦边球”挑衅、试探中国,结果遭到中国“外交部+国防部”的“复合式”严厉警告,西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境遇与当年在香港问题上挑衅后没有任何应对手段一样相似。

  (8)耶伦在始于特朗普时期的贸易战之关税问题上“认怂”,意味着美国(西方)初步选择“河渡人”的局面。

  (9)中国通过启动《反分裂法》对苏贞昌等三人进行惩戒,开启在台湾问题(西太方向)“反切西方香肠”。

  (10)沙利文口头“认怂”,但内心不服,仍企图使用缓兵之计,国际社会则针对西方急于回护中东、北非的心理,在伊核问题上对西方“穷追猛打”,拒绝让其“喘口气再说”。

  【话题】解决台湾问题的“五步走”战略

  ●再看“南海战略”对西方全球战略的“锦州效应”

  1、再谈中国对岛内、外台独势力狼狈为奸,在台独问题疯狂挑衅(未触及红线)的应对手段,总的来说就是“反切香肠”。这种玩法恐怕不是美国能承受的,因为其首先指向“西太安全框架”的存亡问题。

  2、我们建议首先拿下太平岛,这意味南海局势会发生根本变化,也意味中国在《反分裂法》的层面走出重要一步,即在启动《反分裂法》的基础上同时准备启动“绝对控制南海”。

  3、“南海战略”在西方全球战略框架层面具有战略分割“北约”与“西太”两大军事集团的“锦州效应”,当然目前传递出的信号是“准备启动”,其与正式实施还有区别,类似于目前西方在“北溪2”项目上将“原则同意”与“落地执行”分别处理的操作方式。

  ●不动如山、动若雷霆

  1、如果说“北溪2”项目“原则同意”与“落地执行”的区分方式在以是否产生稳定现金流为衡量标杆,那么将“西太”与“北约”进行“切割”的“准备”与“落地执行”的区分方式就在于参考中国在处理香港问题上“舆论准备”与“落地执行”。

  2、其特征首先在于,一旦正式启动西方无有效后手加以应对,其次在于,本着“敌不动,我不动;敌欲动,我先动”的原则,从“舆论准备”到“扫清外围”到“彻底清理”,视国际局势发展需要,采用“分步执行、层层进逼、循序渐进”的方式加以处理。

  3、以最大限度战略威慑西方邪恶势力不敢轻易战略冒险、孤注一掷。换言之,我们准备的越充分,战略威慑力就月充分,西方邪恶势力就越发陷入“决策困难”无法自拔,我们就是让西方最真切的体会到什么叫“不动如山,动若雷霆”。

  4、无论香港问题还是台湾问题,最终都指向“兜底方案”。

  ●沙利文“假(口头)认怂”却引来“新红线”

  1、沙利文口头“认怂”显然吸取了香港问题的教训,虽然“挤香港问题脓包”进程(“三头驴子”)还未正式启动,但舆论准备、扫清外围的工作从未间断,且西方对其毫无有效应对办法,这一过程让美国痛彻心扉。

  2、北约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主要军力只考美国,欧洲力量相对薄弱,更有土耳其、日本、韩国等也都是各怀异心,这与当年辽沈战役期间,蒋介石集团内部各怀异心的情况十分相似。

  3、岛内外台独势力在台湾问题上疯狂挑衅,虽然没有促成台独重大事变,但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第一、引出了“武直10+米17”组合;第二、引出了中国在外交层面“中美关系可能引发颠覆性变化”的强烈警告;第三、引出了《反分裂法》启动惩戒了苏贞昌三人。庆幸的是,中国这次仅仅瞄向东沙而非太平岛。

  4、沙利文虽老调重弹,但明显退缩,且同时收获到一条“新红线”。沙利文说不打算改变中国体制,只寻求共存,虽然是口头认怂,但也算一个变化(第一次这样说),美国之“中美阿拉斯加交锋”后,终于认识到其自身实力的确不够了。

  ●沙利文的言论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金融维稳问题上还有一定作用

  1、但沙利文的言论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金融维稳问题上还是起到一定作用的。美国仍需要与中国正在谈这样的气氛去金融维稳。

  2、金融维稳是美国每天都做的噩梦,随时可能爆发金融危机。一旦美国选择战略冒险,最晚3-5年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将不复存在;选择“河渡人”则最晚5-10年走向瓦解,对此,美国仍陷于“决策难产”之中无法自拔。

  3、沙利文的言论可以看做是,耶伦此前通过“缓和贸易战关税问题”表现出美国初步动了选择“河渡人”之心的后续发展,美国股市更是连续几天上涨,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应对台湾问题的“五步走”战略

  1、到目前为止,蔡英文对国台办“追杀令”没有声音,若一段时间后,其仍没有后续表态,恐怕就真的沉重打击了台独势力。

  2、应对台湾问题,传统安全层面分五步:第一是摆出姿态,包括启动《反分裂法》;第二是收回太平岛,伴随启动“绝对控制南海”,启动分割“北约+西太”进程,执行《反分裂法》;第三是收回东沙、澎湖,切断台湾与南海的联系;第四是收回兰屿岛,切断南海与西太的联系(巴士海峡),这个时候南海锦州效应将完全显现;第五拿下台湾,打掉西太。

  3、非传统安全层面,打击台湾经济、打击美国(西方)金融稳定,与上述五步并行推进。

  【话题】全球“第一经济体”到底怎么看?

  (1)在经济活力角度讲,中国不存在货币超发。中国按购买力计算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已经是各方共识。中国的经济在继续恢复,美国经济却已经陷入衰退,美国这个名义上的世界第一经济体,还能维持多久?美国只有股票有活力,只有金融市场有活力,看不到美国经济活力在哪儿,中美GDP存在巨大差别。美国印钞太多,单纯GDP数据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举个例子,如果美国GDP真的那么牛,为什么到现在还压不住通胀?

  (2)全世界对究竟是谁拉动世界经济认识的越来越清楚。

  (3)进博会始于2018年,也就是中美贸易战那一年。只有中国有能力举办(向国外提供稳定的,消费能力旺盛的市场),这首先就表明中国的实力。即便是澳大利亚之流,也必须在反华的同时尽可能争取中国市场,所以谁能持续向世界提供稳定、成熟市场谁实际上就是真正的世界经济第一。

  【话题】伊拉克总理遭遇无人机攻击

  (1)明显有人在伊拉克制造混乱并栽赃伊朗。

  (2)时间发生的背景是在中俄的夹持下,伊朗在伊核问题上变得十分强硬,当前阶段像极了“小号的俄罗斯”。

  (3)西方既然现阶段不宜对伊朗用强(中俄策应),所以想起了这么一个“阴招”对伊朗施压。如果伊朗在伊拉克势力被压缩非常不利于伊朗国家稳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11:52 , Processed in 0.10939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