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11|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22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2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20日,星期一,2021年第228期

  【话题】西方对俄罗斯用强,只能招致俄罗斯更强硬的反击

  ●不听“朝鲜”言,吃亏在眼前

  1、朝鲜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来说话”,所谓“美国挑衅俄罗斯对全球和平造成威胁”这句话背后,朝鲜传递的信号很明显:西方如果打量着从实力的角度与俄罗斯讲话,恐怕后果堪忧。

  2、朝鲜开始“裁判”并对西俄关系“下指导棋”,明显是对西方的嘲讽和蔑视。

  ●现阶段,俄罗斯不想惹事,但更不怕事!

  1、目前在东欧动手,或拿回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仍然“最佳时机”味到。换言之,如果西方不主动挑衅,俄罗斯也会“息事宁人”。

  2、如果真的乌克兰战争全面升级,恐怕北约在东欧方向讨不到一点便宜。北约既要面对有国际社会强力夹持的俄、白“重兵集团”,更要面对随时可能“起义”的难民潮。

  3、俄罗斯向西方提交“安全建议”,且态度强硬的目的就在于迫使西方自己灭掉在乌克兰点的火。当年卡扎菲就是因为没有搞懂国际关系的运作原理,所以结果悲惨。对于乌克兰某些内部打算浑水摸鱼的人士要吸取卡扎菲的经验教训。

  4、在俄罗斯强硬态度后,是中俄两国元首视频会晤传递出种种对西方极为不利信号之影响力的延续。

  ●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互相试探

  1、从美国接受了俄罗斯的“安全建议”并将其转交欧盟,且欧盟方向表态“继续研究”,不置可否的态度观察,俄罗斯用强力手段准确的测试出西方的态度,西方不敢为之。

  2、对西方而言,局面不能就这样耗着,即不能让东欧局势失控,但也不能一声不吭。由于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所以用乌克兰搞事情太危险,不如用即是欧盟成员,又是北约成员的立陶宛测试俄罗斯真实态度比较合适。

  3、西方笃定俄罗斯仍然对其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仍然想要从西方手中淘换到现实利益,这恐怕是西方测试俄罗斯的主要原因,即测试俄罗斯是否下定决心和西方彻底决裂。

  ●大家都是“老中医”,别开什么“偏方”!

  1、德国副总理称“北溪2”项目是“地缘政治错误”,暗示“北溪2”项目不是德国和奥地利说了算的,至少俄罗斯应该考虑立陶宛的态度。

  2、对于欧盟的“扯皮”手段,俄、白本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原则,绕过立陶宛,直接冲着欧盟说事儿,用“一旦战事爆发,立陶宛将会从地球上被抹去”的方式将“球”踢回欧盟(西方)。

  3、在立陶宛就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武器的问题上,立陶宛政府“支支吾吾”,最后撤出了“生产商、供应商”的事情,暗示方方面面,接到“球”的欧盟(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强硬态度是忌惮的,不得不说是一种“露怯”的表现。

  4、狠话谁都会说,既然如此,欧盟(西方)就在肆虐的疫情、高涨的通胀、紊乱的供应链、随时因局势失控“秒崩”的金融维稳、跑步前进的社会维稳等一系列问题中好好慢慢想好了,反正国际社会有的是时间继续“赏雪”。

  【话题】埃尔多安与马斯克讨论合作和投资计划意图何在?

  ●动荡的土耳其金融市场

  1、西方在土耳其金融市场兴风作浪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土耳其金融是开放的,相当部分的融资来自西方,土耳其政府对金融市场的控制十分艰难,且没有能力压制西方资本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土耳其金融市场愣被西方资本玩成了如同比特币般的存在。

  ●马斯克的土耳其之行显然不是为了造车

  1、马斯克去土耳其显然不是去造车、卖车来的。

  2、一方面西方表示出愿意给土耳其融资,另一方面则给土耳其服下一剂更毒的“金融毒药”(冰岛模式),对土耳其做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包括军队、货币、政权等方方面面。

  3、西方借马斯克之口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楚顺我这昌,逆我者亡。

  4、一旦土耳其经济金融崩溃,就要从西方以高代价融资,而在西方的“土耳其抵押资产名单”中,恐怕既包括土耳其海峡,更瞄着文化上的东正教中心——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委婉而又致命的威胁

  1、西方也借此机会“委婉的”威胁俄罗斯,未来俄土关系的走向,恐怕不在土耳其埃尔多安政府手上,而在西方手上。

  2、除了土耳其海峡之外,“土耳其流”西方也是可以做文章的。

  3、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流”被西方实质性掐断对俄罗斯本就不甚乐观的经济而言,影响或将是致命的,在客观上,效果上等同于西方对俄罗斯发动致命金融攻击。

  ●即便如此,西方还是绕不过“半渡而击”

  1、一旦西方将掐断土耳其海峡、“土耳其流”落到实处,中国或将进入“半渡而击”的动态评估状态,并视西、俄这两个“标的”的具体表现(进程“不可逆”),伺机行动。

  2、广义上说,中国进入“半渡而击”的动态评估,针对西方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和仍处于目前这种“不做选择的选择”状态。

  3、“1”中涉及的内容针对西方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的情况,包括军事打击伊朗、金融致命攻击俄罗斯、策动台独重大事件等都属于“孤注一掷、战略冒险”层面。

  4、如果西方始终处于“不做选择的选择”状态,中国会综合国内外局势的具体演化伺机而行,在这一过程中,类似主动挤破房地产泡沫、金融反腐实质性突破、金融反腐实质性突破与“南亚进程”主动脱钩、收回台湾等都将使中国自身战略需要灵活处理,最好的局面就是争取西方金融霸权“安乐死”,也就是“河渡人”的局面最终达成,将以上一系列复杂问题相对缓和的处理掉,以求损失最小。

  5、在整个过程中,收回台湾仍然是“兜底方案”。

  ●历史赋予中国的伟大使命

  1、对于欧美两个平台而言,中国也将视具体情况,在西方金融霸权“安乐死”的过程中,一方面对“死掉的一方”做好“后事”,另一方面对“重伤的一方”做好“救治”。

  2、最终当人民币彻底走向世界,“一带一路”大展宏图之际,也就是西方金融霸权彻底从根本上被打倒之时。

  3、人类发展至今,种种事实证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这条路已经基本走到头,中华民族要做的就是带领人类社会走出一条新路,这是历史赋予中华 民族的伟大使命。

  【话题】中国为什么可以把某房产债务危机做成“茶杯里的风暴”?

  ●经历了许多的中国房地产并没有出现“大问题”

  1、在“二手房购买指导”等政策的作用下,房地产经历了泡沫增加被扼制的过程。

  2、在西方施压中国的过程中,房地产也经历了被西方媒体唱衰、炒作的过程。

  3、总体而言,中国的房地产问题并没有像外界认为的那样出大问题。

  ●何为“茶杯里的风暴”?

  1、之所以中国政府可以把某房产债务危机做成“茶杯里的风暴”,首先就在于西方不敢做最后的战略选择,以至于中国相对轻松的将其“大事化小”。

  2、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中国虽然可以处理且不至于影响大局,但付出相关的代价是必然的,以至于不能将其处理过程称为“茶杯里的风暴”。

  ●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

  1、按程序来,谁的亏空谁去还,该掏腰包的掏腰包,该变卖资产的边贸资产。对于那些打算遇事卷款跑路的高管们,别打量着有利益都是自己的,有损失都是国家的。等债务问题处理的差不多了,国家再评估是否接手。

  2、中国是以实体制造业立国的国家,这与严重依赖金融衍生品交易之虚拟经济立国的西方不同。中国之所以如此处理也在于,房地产企业的很多项目资产,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变卖了是可以还债的。而金融衍生品则不行,因为那些都是完全虚化的。所以中国政府在处理房地产问题比美国处理次贷危机要灵活的多,甚至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一些房地产“压”,而对另一些房地产“拖”。

  3、解决泡沫和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可能的缓和处理。但如果西方最终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那我们也会毫不犹豫的主动挤破房地产泡沫,这一点与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进展、注册制全面落地、将金融反腐取得实质性进展与“南亚破局”进程主动解钩、收回台湾一样,总原则就是:中国仍以追求“河渡人”为最优战略目标,但中国也不惧怕随时全面摊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2 07:52 , Processed in 0.1094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