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478|回复: 6

占豪纵横谈:钓鱼岛问题缘何突然发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5 15: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的战略需要

  自上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和中国改善关系,稳步完成战略收缩。通过战略收缩,修生养息。经过一、二十年时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力得到很大程度恢复。与此同时,前苏联却穷兵黩武。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几乎耗干自己的能量。接着,东欧剧变,前苏联崩溃倒台,美国开始一家独大,综合实力达到历史巅峰。1990年,美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完成利剑出鞘后(具体内容参考《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相关章节),在世界上频频得手。无论经济还是国际形势,那时的美国都是巅峰状态。

  正所谓盛极而衰、亢龙有悔。进入21世纪,美国开始显现衰退征兆。2000年,美国网络泡沫破灭,经济随时有大衰退的风险。此时,已经没有新经济增长点的美国,开始图谋地球霸权。试图通过完全掌控中东,达到掌握世界能源流向和终极定价权之目的。通过掌握世界能源的终极定价权,控制所有商品的定价,实现地球霸权。实现霸权,即可肆无忌惮地对其它国家进行金融殖民和财富转移。如此,华尔街虚拟经济的“永动机”就能永动下去,美国于是可以不劳而获。

  因此,当美国开始陷入衰退的时候,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敌手的情况下,美国选择继续向中东扩张。2001年和2003年,美国分别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对这两个国家武装侵略。

  扩张,让美国走上了高负债的道路,后果就是致使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具体细节可参考《货币战争背景中国经济与应对方略》),最终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直到今天,在美国新会计准则和多轮货币宽松的政策支撑下,债务危机暂时得以掩盖,但是并未得到解决,债务压力反而越来越重。

  21世纪头10年,美国穷兵黩武,但无论欧盟、俄罗斯还是中国,实力都大幅提高。特别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从2000年的世界第六,到2010年跃至世界第二;GDP规模从1.08万亿美元,提升至6.04万亿美元,增长4.6倍。到2012年,美国GDP15.7万亿美元,中国GDP8.3万亿美元,已达美国GDP的52.9%。根据权威预测,预计到2020年前后,我国GDP将超越美国。

  中国正在加速跨越的还不仅仅是GDP,让美国最揪心的是另外两个方面:

  一、中国模式的成功与西方模式的没落正形成鲜明对比,这会对西方发展模式产生极大的替代作用。

  二战以后,以美、苏为代表的东、西方冷战,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人类发展路线的争夺。最终,这种争夺以东欧剧变和前苏联崩溃宣告结束。美、苏对抗,以苏联失败告终,无异于向世界宣布:世界只有西方一种发展模式。自苏联崩溃后,全球化速度大幅加快,西方模式得到大规模推广。但是,在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是一个异类,与西方模式完全不同。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之后,中国都取得辉煌成就,这使得中国成为西方模式、特别是美国尾大不掉的心病。过去,苏联的崩溃为西方特别是美国带来的喜悦使其忘乎所以,中国的独树一帜一定程度被他们忽略掉。这应得益于中国的“韬光养晦”和重经济、轻政治的外交政策。

  美国反恐十年,在连续陷入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泥潭10年后,美国终于在2010年觉醒,意识到若不能遏制中、欧、俄及某些地方势力国家,就难以成为地球帝国。甚至,在中、欧、俄三方力量和各地区局部力量的撕扯下,美国不但走下神坛指日可待,甚至不排除重蹈前苏联覆辙的可能。在各方势力中,整合起来的欧盟在西方对美国最具替代效应。中国的高增长与实力增强,对发展中国家有重大引导作用,这将有可能直接替换掉美国在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力。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开始调整国家战略,试图通过对中国的遏制,阻挠中国模式继续进一步取得巨大成功,尽量避免给发展中国家提供非西方发展路线的引导。一旦发展中国家找到了非西方模式的发展路线,西方国家就难以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游戏规则也将不得不重写。这是美国对中国最大的担心之一。

  同时,由于中国已获得东亚制造业的主导权,某种意义上,中国也就拥有了世界中下游商品的较多定价权。而一个拥有商品定价权的货币,也会对美元构成直接挑战。

  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全面增长与军事能力的大幅提高。

  虽然,对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但综合国力并非完全取决于经济实力。譬如,与美国和西方相比,前苏联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差距,但二战后的美、苏对抗中,前苏联一度占据上风。眼下也有同样的例子,譬如现在的俄罗斯和日本。论经济实力,日本比俄罗斯强大很多;但论综合国力,俄罗斯却强于日本。原因在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远超日本。

  中国经济实力自不必说,新中国成立后,总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综合国力方面,如今的中国也仅次于美国。相比GDP,中国的综合国力与美国的差距更小一些。

  更让美国担心的是,中国与美国在军事能力方面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而军事能力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我国军事科技取得耀眼成就,如神舟系列宇宙飞船,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卫星,北斗导航系统,J20、J31隐形战机,空警系列预警机,运20大型运输机,中段反导系统,“辽宁号”航母······等等。中国这一系列军事进步,让过去美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军事代差优势基本丧失殆尽,甚至某些局部差距已经很小。这些变化,世界各国看到了美国军事优势并非不可挑战。而一个在军事上不受制于美国的国家,将是那些不准备纳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体系国家的重要支撑。

  中国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进步,源于过去六十多年来军事科技领域的积累,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的具体表现。然而这一切,都是美国的噩梦。因为,一旦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军事代差优势不复存在,那么建立在军事霸权主义之上的金融霸权,随时可能因为缺少强有力的支撑而倒塌。一个丧失金融霸权的美国,将难以维系现在的军备体系。

  因此,中国综合国力和军事能力的进步,是美国另一个心腹之患。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试图从两场战争中抽腿。一方面致力于分化中、欧、俄三方力量;另一方面,展开对中国的全面围堵与遏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钓鱼岛问题急剧发酵。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国家战略的转变,是钓鱼岛问题再次爆发的催化剂。

  美国通过支持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对中国发难,不仅在战略上牵制中国的精力,同时还可增加中国周边的不稳定,企图搅乱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影响中国经济继续发展。而且,站在美国的战略角度来说,只有用美国西太平洋的桥头堡——日本,遏制住中国进入太平洋,才能有效压服中国。钓鱼岛,正好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美国促发中、日围绕钓鱼岛角力,也是为了避免中、日进一步靠近,尽量避免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被动。因此,我们时常看到美国在中、日两边各种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表态。在日本面前,多次表述:若钓鱼岛有事,美国将军事支持日本;而在中国面前,却又尽量保持中立姿态。

  由于美国国家战略东移这根利刺的出现,钓鱼岛这块潜伏数十年的脓包岂能不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5: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的恐惧与如意算盘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一切,若非钓鱼岛本身就存在问题,任美国再怎么鼓捣,也不会发酵。正是由于二战后钓鱼岛本身存在问题,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在美国战略东移的大背景下,钓鱼岛问题才会迅速发酵。美国的战略东移,源于中国的崛起。而中国的崛起,恰恰又是日本最为忧心的事情之一。如此一来,在遏制中国的问题上,美、日一拍即合。

  从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日本对中国的忧心已经开始,且随着日本二十多年来的裹足不前和中国的大步迈进不断加深。日本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不想错过中国崛起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机遇;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崛起成为日本的噩梦。因此,随着中国的崛起,日本对中国之未来极度忧心,而对自身的明天极度恐惧。

  日本的恐惧是多方面的。

  地缘政治上,日本担心中国台海两岸走向一统。因为,两岸一旦一统,日本的出海航道将被中国扼死,其经济发展、政治影响力均完全受制于中国,且必然被限制在东北亚的海洋上。如此一来,日本的未来若非依附中国,就只能继续充当美国在东亚的桥头堡。日本历来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绝不愿意屈尊于此。

  由于担心中国崛起,日本热心于和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积极插手台湾问题,竭力和中国争夺东海、钓鱼岛。虽然能力早已不济,但依然向台独分子“暗送秋波”,并提供局部支持。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两岸没有走向一统,借台遏陆、以华制华,从两岸斗争中渔利,都将是未来较长时间内日本对华的策略。

  以台遏陆、以华制华,最典型的案例近期就有发生。自2012年来,由于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日本接连遭到中国大陆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2013年4月,为了离间两岸,日本在钓鱼岛渔业问题上向台湾马英九政府“让利”,以所谓“渔权”,换取马英九对钓鱼岛属于日本的“主权”认可。难以置信的是,面对蝇头小利,马英九竟然不顾两岸和平以及巨大的经济利益,签署了此协议,直接使两岸关系蒙上一层阴影。更为讽刺的是,马英九在哈佛读书时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如何保护钓鱼岛。如今,却变相承认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

  台湾著名政论家邱毅教授分别在2013年4月10日和2013年4月13日在新浪发了两条微博,对日、台渔业协议进行评论。邱教授说:

  马英九在台日渔权谈判的短视将尝到贪小失大的苦果,试问台湾接受日本丢出的诱饵,放弃对钓鱼岛主权的坚持,必将引发大陆民间强烈的反弹,往后两岸之间的各种谈判还要怎麽谈?马英九因用人失当错误决策已使支持度降至谷底,国民党几乎要被他一人玩完,这次在钓鱼岛主权问题又弃守,支持度怕要再跌了!

  整个情势的变化是令人忧心的。朝鲜半?的紧张情势使美国有充分理由在东北亚佈署重兵,奥巴马重回亚太的战略意外的得到落实。安倍晋三更是趁火打劫,一方面以此藉口扩军经武,一方面以渔权谈判来进行联台制中。而马英九很笨的掉进美日的陷阱内,表面上在渔业上取得短期小利,但却破坏了两岸互信与合作。

  马英九不顾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在两岸三地竭力“保钓”、两岸百姓不断呼吁两岸联手之际,采取绥靖政策。签署此协议,马英九被大陆舆论直斥为“卖国”。

  在笔者看来,马英九政府此举,源于误认为东北亚局势美国已占据绝对优势。其试图借美国之力,维持两岸现状的同时,继续要挟大陆,从中渔利。但是,协议签署两天后,美国国务卿克里“愿与朝鲜进行对话以实现半岛无核化”的表态,确立了马英九的误判。因为,美国的态度软化,表明其并未掌控东北亚局势。而马英九和日本签署渔业协议,其政治动机显然有加入美第一岛链遏制中国大陆的含义。如此,一旦美国无法遏制中国,跑偏了政治方向的台湾,必然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7 15:35: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方面,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时,日本不负责任地将日元贬值,亚洲国家深恶痛绝。而当时的中国,不但扛住人民币贬值压力,同时支持港府狙击了金融大鳄索罗斯。自那时起,日本在亚洲的领导位置就开始被中国取代。迄今,危机已过去16年,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不断趋弱,而中国的影响力则与日俱增。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让日本唯一的战略优势也丧失殆尽。

  随着中国经济开始超越日本,在军事、政治等方面,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也越拉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对中国收回钓鱼岛的担心与日俱增。而钓鱼岛问题和琉球问题互为捆绑,一旦钓鱼岛被中国收回,日本在东海划界、琉球(日称冲绳)主权等问题上都将陷入被动。日本不仅担心丢失钓鱼岛的控制权,更担心丧失东海划界谈判筹码,最终在琉球主权问题难以自制。

  于是,日本欲借助美国重返亚太之机,试图借美国之力,让钓鱼岛问题形成既定事实,迫使中国让步。若中国迫于美、日压力,在钓鱼岛问题让步,日本不但在琉球主权上不再受到威胁,连东海划界问题也会占尽优势。当然,那时的日本就会再次觊觎中国的宝岛——台湾。

  日本心里也清楚,鉴于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美、日试图遏制中国,并非易事。甚至,不排除博弈中美国在西太平洋败去的可能。但哪怕如此,日本仍然可以从中获利。

  道理很简单,美、日的压力,必然遭致中国反弹。而日本在钓鱼岛针对中国的挑衅,自然就成为日本发展自身军事力量的借口。中国反弹带来的压力,又将成为日本向美国提高要价的理由。日本可借机迫使美国向其让渡包括军事、外交等全方位的主导权,最终迫使美同意其修改《和平宪法》。近些年,日本右翼不断推动修改《和平宪法》,就是源于上述背景。

  在日本右翼近几年的鼓噪下,进入2012年,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复苏的迹象越发明显。

  2012年10月14日,日本自卫队在神奈川县横须贺附近海域举行大规模海上阅兵仪式,包括直升机航母、宙斯盾驱逐舰在内的45艘舰艇、18架航空飞机和8000名自卫队员高调亮相,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也各派一艘舰艇参加。阅兵式上,时任首相野田佳彦强调,“当前安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不断发生与领土和主权相关的事件,自卫队的使命越发重要”。野田引用极具日本军国主义色彩、二战以前日本帝国海军军校校训“五省”,激励被阅自卫队队员。最后,野田佳彦以日本军国主义时代最著名的一句话、1904年“日俄战争”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发布命令时使用的“诸君更加奋进努力”勉励自卫队员。野田的讲话被媒体普遍解读为针对中国,同时他明显在用军国主义思想来取悦国内民众。2012年10月16日,野田佳彦更是明确表示要重新定义“集体自卫权”(注释⑤:所谓集体自卫权,即与本国关系密切的国家遭受其他国家武力攻击时,无论自身是否受到攻击,都有使用武力进行干预和阻止的权利。简而言之,即一个联盟所有成员在其中一个成员遭受攻击时进行相互武装援助。)。野田佳彦的这一表态,意味着日本当局正在积极推动修改宪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28 15: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10月25日,日本极右翼份子石原慎太郎辞去东京都知事职务,准备组建极右翼新党,参与日本即将到来的众议院大选。这位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极右翼分子,因在2012年挑起钓鱼岛争端,在日本人气大涨。

  对此,2012年底,日本共同社公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454名新当选的众议员中,有343人赞成修改宪法第九条,比例为75.6%,超过全体480名议员的2/3,达到了提案修宪的条件。其中,有45.6%认为应“全面修改宪法”,30.0%认为应“对第九条等进行部分修改”。此外,有16.1%的人赞成“对第九条以外的内容进行部分修改”,仅有4.6%表示“反对修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日本整个国家已经走向右翼化,这是其军国主义再次萌芽的征兆。

  2012年12月,日本右翼分子代表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较之前任,安倍晋三更加右翼化。2013年4月23日,在安倍的默许下,以极右翼分子、现任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为首的4名内阁成员、168名议会议员参拜了供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是8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议员参拜,安倍也供奉了祭品。安倍晋三虽没有参拜,但之后公开否认侵略历史,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并明确表示允许内阁成员参拜。

  2012年底,现执政党——日本自民党,在众议院大选的竞选纲领中,提出:把《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生效61周年的4月28日,作为日本的“主权恢复日”。2013年3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会答辩中阐述纪念“主权恢复日”的意义时称:“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人不知道日本曾经有过丧失主权的7年被占领时期,这是认识日本独立的重要日子。”2013年3月12日,日本政府决定,将4月28日定为日本“主权恢复日”,并举行由政府主办的纪念仪式。

  2013年4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在日本东京宪政纪念馆举行的所谓“主权恢复日”活动,纪念二战后日本摆脱美军的日子,日本天皇夫妇和四百多位参众议员出席纪念活动。日本天皇离开活动现场时,在首相安倍晋三和最高法院院长的带领下,全体与会者用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手势齐声三呼“天皇万岁”。这一场面,不仅让亚洲国家大哗,也令世界舆论震惊,日本正在突破原有底线。

  不过,琉球人民一直将61年前的这一天称为“屈辱日”,日本政府此举在当地引发了强烈的反对。

  安倍晋三为什么敢如此猖狂?据《日本经济新闻》与东京电视台于2013年4月19日至21日的舆论调查显示,安倍内阁支持率升至76%,相比3月的调查上升7个百分点。包括安倍第一次任日本首相期间在内,创出了安倍内阁支持率新高,达2001年小泉内阁以来的最高水平。从极右翼分子安倍晋三重新获得执政权可以看出日本国民的右翼化倾向,而随着安倍的越来越极右翼化,其支持率不跌反升,必然刺激安倍更加右翼化的举动。

  从安倍现行的政策看,今后,日本必然加速推动修改《和平宪法》,把只有自卫权的自卫队改为具有所谓“集体自卫权”的国防军,让日本从《和平宪法》和美国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甚至重新举起军国主义大旗。关于这一点,安倍的表现再次给了我们警示。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2013年5月3日下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会见记者时表示,为实现修改《宪法》第96条以放宽修宪提案条件,有意与日本维新会和众人之党合作。虽然联合执政党——公明党对修宪态度谨慎,但安倍重申将努力与其进行协调。而以石原慎太郎和大阪市长桥下彻为共同党首的日本维新会,是日本新一代极右翼政党,该党超过98%的国会议员支持修改宪法第96条。

  上述种种证据表明,日本整个国家正在走向右翼化。这种右翼化倾向的不断复苏,伴随着日本国内否定二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安排,这种思潮正是军国主义思想再次复活的温床。在世界政治大洗牌之际,日本正重新走向军国主义。

  综上分析,日本当前的如意算盘是:一方面,在美国重返亚太之机,借美国的力量遏制住中国的同时,不断寻找借口壮大自身军事实力,从而在与中国的领土领海争端中夺得主动权,胁迫中国让步。另一方面,借助中国反弹力量,迫使美国向日本让步,逐渐挣脱二战后美国对其的束缚,实现向正常国家过渡。最后,日本右翼分子很可能借助这种军国主义复苏的思潮,在未来某个时候,再次铤而走险,挑起和中国的战争。

  近几年的中、日外交,我们经常看到一种怪相。日本一方面不断联合美国和其它国家,向中国发起挑衅;同时,其领导人又经常在外交上“低三下四”地向中国“示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上述日本的如意算盘;另一方面,源于美国对日本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以及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严重依赖,导致其在外交上经常言行不一、自相矛盾。

  笔者看来,日本的这种怪异状态会一直持续,直到其认为已彻底无力挑战中国而臣服,或因和中国撕破脸无需再表示友善。历史经验表明,日本人往往表面上彬彬有礼,但背后会毫不犹豫下手捅刀子。譬如二战时期,日本驻美大使前脚刚进白宫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大谈“日美亲善”,后脚就偷袭珍珠港。对日本人,我们不能听其说什么,而必须看他们做什么。

  纵观历史,日本的民族性格特点非常鲜明,既有极强的冒险精神,又有极强的等级观念。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有向外扩张和对外掠夺的传统,日本人的最高信仰就是“成王败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一直认为是美国战胜了他们,故而只臣服于美国。

  至于对中国,具有极强等级观念的日本无臣服之心,甚至从心里一直认为自己高中华民族一等。同时,很多日本人至今仍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的行为不是侵略。日本有今天,只是因为美国打败了他们而已。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一直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否认侵华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是,这个极好冒险、只屈服于实力、信仰“成王败寇”、不断否认侵略并正在右翼化的日本,遇到正在重新崛起、价值观与日本截然不同、崇尚“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我必犯人”的中国,从现在的形势看,未来很可能演化成一次中、日的终极对决。

  中华民族是最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是,在崛起过程中,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看来,日本很可能充当第一个阻挡中华民族崛起的绊脚石,同时也是一块中华崛起、中华民族亮剑的 “磨刀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 15: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决心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开始剧烈衰败,逐渐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饱受屈辱和欺凌。从1895年甲午战争开始,民族自信彻底崩溃,中国大地再无半分安宁,战乱持续半个多世纪。直到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切屈辱才宣告结束,步入新的大转折。迄今,虽说不少人仍然缺乏民族自信,但中国全民维护自己国家民族利益的决心却再难撼动。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中国经历了与美、苏的连番对抗,朝鲜战争、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人从未因为遇到困难就裹足不前,绝不会因为强权的压迫向对方屈服。新中国成立不足一年的时候,我们都没有向美国屈服。到今天,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更不可能在核心利益上向任何国家或强权屈服。

  过去,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某些核心利益保护得不够,譬如南海、东海的岛屿,直到今天,还部分被他国侵占。但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这种对我国核心利益的侵占,中国不可能不去维护。中国人民越来越强的维权意识,以及政府越来越强的维权决心,决定了诸如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岛屿的侵占不可能长久。同时,我们看到,近些年,中国在海上维权的决心和执法力度明显增强。

  在这种维权力度增强的情况下,那些正在侵占中国核心利益的国家,必然感到中国维权的压力。而这种压力的直接作用,就是使其继续侵占变得更加困难。于是,这些国家为了继续实施这种侵占,采取各式各样的手段,阻挠中国维权。但是,以前在有些地方无法维权,是因为受制于实力。而今,中国能对原来无力顾及的范畴维权,也是实力。所以,无论这些国家如何折腾,都无法阻挡中国继续前进的脚步,也不可能终止中国进一步的维权行动。

  我们不妨举两个典型的例子:

  例一:2012年4月,菲律宾挑起的黄岩岛事件。当时,菲律宾试图抓扣在黄岩岛正常作业的中国渔船渔民,结果被我国海监船阻止。之后,菲律宾不停在黄岩岛挑衅中国的底线,中国不得不出手实际控制了黄岩岛。如今,菲律宾渔民进入此海域捕鱼已经受限,菲律宾公务船或军舰也再难进入此海域。而在此之前的一、二十年时间内,中国渔民在黄岩岛海域时常遭到菲律宾非法抓扣。

  例二:最近几年,日本频繁挑起钓鱼岛争端。2010年,抓扣我国在钓鱼岛海域正常捕鱼的船长詹其雄,在中国的压力下,日本被迫放人。但是,自此之后,中国开始常态化巡航钓鱼岛。2012年7月,日本野田佳彦政府实施针对钓鱼岛的“国有化”行动。这一行动再次刺激中国,促使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与日本针锋相对,展开更强有力的维权措施。2013年4月23日,中国8艘海监船成功驱离由日本10艘公务船护航的右翼船只。在此过程中,据日电报道,中国有四十多架军机在空中护航。

  中国不仅对日本强硬,对其背后一直挑唆日本和中国不睦的美国,也同样强硬。2013年4月26日,刚结束访华、并访问日本的美参联会主席邓普希接受NHK电视台采访时强调:“围绕钓鱼岛问题,中日之间如果发生不测事态,美军将尊重《美日安保条约》相关条款,协助日本进行防卫。”2013年4月29日,美国防长哈格尔与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会晤时强调:美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不持立场,但承认钓鱼岛处在日本管辖之下,并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美国反对任何损害日本管辖的单边行动,希望有关各方和平处理分歧。哈格尔还进一步声称:“包括核保护伞在内,基于美国遏制力的日本防卫(政策)没有动摇”。同时,美、日双方还同意进一步加快规定自卫队与美军合作方式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的修订进程。

  美国的言行,激起中国方面强烈不满。4月30日,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专门对此表态,驳斥美防长罔顾事实的不负责任言论。崔大使说,“美国是否保持中立要看美国的行动,美方应该以自身言行证明其是保持中立的。我们希望,其他方面不要去搬日本这块石头,而让日本这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因为眼前一时的需要而引来长期的祸害。”5月1日,美国务院发言人再次强调美对钓鱼岛最终主权不持立场。

  中国维权的决心,自然让相关国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压力面前,这些国家为了维持原有的格局,必然会变本加厉地挑衅。因此,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越来越强,也是主权争端开始走向表面化的另一个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2 17:50 , Processed in 0.12508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