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869|回复: 0

静思有我:中国的这份文件,戳穿了美国的伎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2 09: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过再三犹豫,决定今天还是说乌克兰。

  为什么要犹豫呢?因为这已经是我近期为乌克兰局势做的第8期节目了,我担心朋友们有点不太喜欢这个话题了。

  为什么犹豫之后还是决定说这个话题呢?

  首先要再次重复声明一下,我对最终打不打仗不是很在意。因为乌克兰离中国很远,这事儿跟中国八竿子打不着。而且一旦打起来,从短期和具体的角度来说,中国不吃亏,甚至还可以占点便宜。当然这是从短期和具体的角度来说的,从长远和宏观上来说,一个和平的世界更有利于中国发展,因为中国崛起的基本策略是和平崛起,而不是武力崛起、也不是抢劫崛起、也不是霸权崛起。

  既然乌克兰局势打与不打,中国都能左右逢源,那我为啥还死盯住这事不放呢?是我喜欢看热闹吗?

  也不是。我这人历来不喜欢看热闹,不管是生活中的热闹,还是国际上的热闹。

  那我为什么还要这样死盯住乌克兰局势这个话题不放呢?

  原因只有一个,这是20年一遇、乃至40年一遇难的现场直播,是我们能够看清美国用撒谎、造谣、污蔑伎俩达到它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的极好、极佳、极难得的教材。

  说它是20年一遇,是因为自从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以来,世界局势好像还没有这么紧张过----虽然这种紧张局势也只是局部的。

  说它是40年一遇,是指冷战结束以来,也就是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直接的火药味还没有今天这么浓烈过,以至于有中国自媒体人把它称之为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局势。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有一定的道理。

  冷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地都不太平,但是都不是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核大国之间的直接冲突。那些冲突,要么美国参加了,俄罗斯就不怎么参加,有的时候嘴上表示一下反对;要么俄罗斯参加了,但美国没参加,有的时候嘴上表示一下反对。

  比如美国2001年入侵阿富汗,打的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号,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完全支持的,包括阿富汗周边国家的军事设施都同意给他用。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俄罗斯是反对的,但也就是嘴上反对一下,没有要下场参与的意思。

  反过来说,俄罗斯2008年军事打击格鲁吉亚,2014年军事干预克里米亚,美国都是反对的,但都是嘴上反对,没有要派军队参与的意思。

  而这一次,至少从表面上的话题上来说,貌似俄罗斯要入侵乌克兰,美国虽然说他不下场直接帮乌克兰打仗,但是他说了要严厉的制裁俄罗斯,甚至包括制裁普京本人。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件事情,美国向俄罗斯周边的北约国家,增派了军队。

  以美国说话不算数的一贯表现,他今天说不参与,他明天就不参与吗?另外他不在乌克兰境内参与,他难道不可以在俄罗斯周边的其他北约国家发射几枚炮弹,或者威慑一下,参与一下吗?

  所以,这一次是美国和俄罗斯都想下场参与的一次冲突。所以说,这是冷战结束以来40年以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火药味最浓的一次。

  由于美国是第一军事强国,俄罗斯被广泛认为是第二军事强国,美国和俄罗斯又都是世界上核弹头最多的国家,而且比其他国家要多出10倍到20倍的数量。

  所以,这个世界上,如果美国和俄罗斯有擦枪走火的可能的话,那一定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件。

  所以,这一次事件是20年难得遇到一次、或者是40年难得遇到一次的事件。

  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个事件的最终结果。

  但是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在分析美国的时候,就更加有现场直播的感觉,分析出来的结果,给人的印象就会更深刻,从而就更加有利于我们认清美国的真面目。

  我这样说,是想表达这样一层意思:我们过去分析美国,要么虽然也是现场直播,但都是小事;要么是大事,但都是事后诸葛亮的角度。

  比如我们说2003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着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小瓶子,说那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然后美国就入侵了伊拉克,打了几年仗,死了几万人,美国自己最后承认说没有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由此我们说美国人撒谎。这样的分析确实很有道理,但那毕竟是事后分析。

  而我们今天关注乌克兰的局势,是现场直播,更能够身临其境。

  还有更重要的,任何人对这件事情的分析,都将在未来的时间得到验证。而在今天在说话的时候,谁也不知道谁说得对不对,这样就更客观。

  所以,归纳起来一句话,当下的乌克兰局势,是我们认清美国真面目的好机会。所以我准备多花一点时间,同时也多占用一点朋友们的时间。

  透过乌克兰局势来看清美国的真面目,有多个视角,也有多个主题,而我在讨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一个支撑性的话题是美国撒谎(其他的话题都是建立在这个话题的基础上,打个比方说,美国撒谎这个话题,是根,是树干,而其他的话题是树枝,是树叶)。

  比如, 如果美国撒谎这个推论成立,那么我说他造谣污蔑,自然就顺理成章了。同时我说他别有用心,一心想把俄罗斯塑造成恶魔,增强欧洲的不安全感,从而控制欧洲,也就站得住脚了。捎带着,我说美国现在通货膨胀严重,以至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2022年第1次议息会议上已经透露今年3月份美国要加息,那么按照美国过去一贯的做法,当美国要通过加息收割世界财富、救自己命的同时,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尽可能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制造恐慌、动乱或者战争,进一步推动资金跑向美国……这个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来,美国是不是在撒谎,是一个非常关键、非常基础性的问题,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可以按照常人的思维来跟着感觉走一下,但也还需要理性的去严谨分析一下。

  从跟着感觉走的角度来说,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打过两个比方:

  一个是在警察执法的时候,明明没有违规,可就是有人在喊“警察打人了”。一个是街上有两个人吵架,一个人说我没打算打人,另一个人说我也确实没发现对方要打我,可是有人突然喊“打人了,打人了”……那么,高喊“警察打人了”,或者高喊“打人了、打人了”的人,背后怀了什么鬼胎,应该很清楚了。

  但我承认,按照这个方法来推理美国在撒谎,有跟着感觉走的成分在里面的。

  如果从严谨的理性分析的角度,可能还需要多说几句。

  这两天,也确实有朋友在后台给我留言说:感觉大概率俄罗斯没准备打乌克兰,是美国在旁边拱火。但也只能说是大概率啊,因为毕竟谁也不知道普京到底想不想打。

  我说:美国此前算定俄罗斯在2月16日要打乌克兰,可是那一天没打,事实说明一切。随后,美国又预测是2月20日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结果也没打。再后来,干脆他说是2月19日要打,结果也没打……事实胜于雄辩啊?

  这位朋友说:可能俄罗斯本来就想打,但是美国知道了,他这个消息公布于众之后,他就不好意思打了,或者不敢打了。所以,美国说2月16日、2月20日、2月19日,最新的说法是“随时”,俄罗斯要打乌克兰,但俄罗斯到今天为止没打,并不能够100%说明俄罗斯提前没打算打。如果这样,就不能100%说明美国在撒谎。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虽然说事实胜于雄辩,俄罗斯在美国预测的多个日期内,都没有按美国的说法那样去打乌克兰,从可能性上说,确实有可能俄罗斯本来想打,但中途改主意了,或者说被吓着了,不敢打了,所以未必就能证明美国说慌。

  那有没有什么信息,是能够严谨地证明美国在说谎呢?

  我认为有两个很值得关注。

  第1个是我在以前节目里面说过的,第2个是我在以前节目里面没说过的。

  我在以前节目里面说过的那个信息就是,俄罗斯是否打算打乌克兰,我们听俄罗斯怎么说,确实不是100%靠谱,我们看俄罗斯怎么做也确实不是100%靠谱。当然了,我们听美国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更不靠谱了。

  那相对来说,乌克兰,这个可能要挨打的人,它说的话恐怕就比较靠谱。

  就好比是两口子在吵架,然后有人说男人要打女人了,男人说我没想打女人。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会说,两个人要保持冷静,好说好商量,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礼让,一日夫妻百日恩之类的话,总之,就是希望这两口子不要动手,最好是吵架也早点结束。

  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就蹦出来说,我知道这个男人已经准备好了,要打女人。

  听了这话之后,这个男人就说,那是胡说八道,我压根都没这个想法。我们信不信这个男人呢?我们当然不能轻易相信这个男人的话。当然我们也不能相信这个外人放出的消息。

  那谁的话相对来说比较靠谱呢?我认为我们可以去问一问那个女人,如果那个女人说,我们两口子这段时间虽然关系不好,经常吵架,但是我没发现他要打我,我跟他吵架的时候没有发现他有要动手的迹象。

  如果这个女人这么说,我们是不是应该更相信一点?

  而这一次在乌克兰危机当中,乌克兰那个死抱美国大腿的总统泽连斯基则反复地说,他没发现俄罗斯要打他。这一点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多次说过。

  在此基础上,我今天给朋友们再奉献一个新的判断俄罗斯到现在为止没有打算进攻乌克兰的印证信息。

  我在乌克兰局势引起大众关注以后,始终认为俄罗斯暂时没有打算进攻乌克兰。但是临近美国总统拜登所编排的俄罗斯要打乌克兰的日期,也就是2月16日的时候,由于舆论上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很紧张,很多媒体都在说战争一触即发,那个时候我也有点担心我判断错了。

  于是我对相关信息又进行了梳理,当我捕捉到有一个信息的时候,我的心里就踏实了,我还是坚持认为打的概率不高(虽然我也不敢说100%不会打)。

  这个信息就是,中国在全世界舆论都认为战争一触即发的背景下,始终没有安排从乌克兰撤人。

  这意味着,中国官方所得到的情报以及分析的结果是,俄罗斯没打算要打乌克兰。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俄罗斯要打乌克兰,那必然危及在乌克兰的中国人的生命安全,这不是一个小事。中国政府对民众生命安全一直是高度负责的,中国不可能不提前作出安排。从历史上的事件来说,2011年,中国在利比亚撤侨之后,北约空袭利比亚开始。2021年,在阿富汗塔利班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两个多月之前,就开始从阿富汗撤侨。

  这说明,中国政府对于中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是高度负责的,同时也说明中国的信息是畅通的,情报是准确的,研判是正确的。我在以前的节目里面还讽刺过美国去年从阿富汗撤侨的狼狈状态,说明美国的情报分析能力很差。

  常识告诉我们,如果发生战争,子弹是不长眼睛的。

  有人说中国跟俄罗斯关系不错,即便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可能也不会打中国人。可是,在战场上,即便俄罗斯军人认识中国人,俄罗斯的子弹也不认识。更何况,在战场上,俄罗斯军人分得清那个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吗?即便他分得清,他的首要任务是要把仗打赢,他哪顾得上那么多啊?

  可以这么说,如果俄罗斯打乌克兰,即便俄罗斯军队首长给俄罗斯士兵下一道命令,让他们不打中国人,这条命令也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而且,虽然总体上俄罗斯对中国友好,可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不一样了,万一俄罗斯有少数或者个别军人不跟中国人友好,怎么办?

  所以说,如果中国官方判断俄罗斯要打乌克兰,中国是没有办法别的保护中国人的。保护在乌克兰的中国人的生命安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撤人。这跟中国和俄罗斯关系好不好没关系,关系再好,俄罗斯的子弹是不认识中国人的。

  可是,中国官方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安排从乌克兰撤人。

  我这样说,可能有的朋友会马上反应过来说:不对,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在2月11日那一天也发布了一条安全提醒。

  可是,对我来说,正是由于那一条提醒,让我更加坚信中国官方没打算从乌克兰撤人。

  那两天,媒体对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那条提醒的解读是,中国也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也在提醒自己的公民:乌克兰很危险。然后,把这条信息和很多西方国家撤侨的信息合并在一起,分析研判出乌克兰的战争一触即发。

  而我的分析结果恰恰相反,在我看来,正是这一条提醒进一步坚定了我认为中国官方没有安排撤人,从而我进一步推断,中国官方得到的情报是:俄罗斯没打算进攻乌克兰。

  中国驻乌克兰使馆2月11日的那条提醒文字很简短,但是说了两个事儿,一个是说乌克兰的疫情严峻,一个是说乌克兰的局势紧张。除了公布电话以外,真正的正文只有两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只有两句话,每个自然段都是第1句话说乌克兰疫情,第2句话说乌克兰局势。

  这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中国官方有意在一定程度地淡化乌克兰的紧张局势。我们可以这样想,如果乌克兰的战争一触即发,形势十万火急,中国驻乌克兰使馆要提醒中国公民撤离,这么大的事情,这么紧急的事情,竟然在一个几十个字的提醒里面还掺杂一个乌克兰疫情的问题,这是典型的重点不突出啊!这肯定影响这条公文的效果啊!

  哪有说官方文告在处理十万火急、人命关天的大事的时候,还故意要扯一条别的东西故意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呢?

  去年阿富汗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候,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分别在5月27日、6月19日发布公告,要求中国人离开阿富汗,那可是一点别的事都没扯,直奔主题,直接说要紧的事儿。

  当然,这个角度不是解读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公文的主要角度,主要角度还是要看使馆的文字是怎么说的。

  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这一份中国官方文告,有没有明确地要求在乌克兰的中国人离开乌克兰。

  我认认真真地找,没有找到这样的话。

  这条文告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话是说乌克兰局势的,原话是这么:“乌俄当前紧张关系局势引发多方关注,出现了各种说法,相互之间不尽一致。”反正没说让在乌克兰的中国人要离开乌克兰。

  第二自然段的第2句话也是说乌克兰局势的,原话是这么的:“密切关注乌局势变化,增强防范意识。”

  这两句话,是那条中国官方文告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全部内容,我全念下来了。这条官方文告还有其他的文字,除了公布电话号码,就是关于乌克兰疫情的,说乌克兰疫情严重,要让中国公民要防范好疫情,尤其是注意儿童防范。

  也就是说,说来说去,中国的这个官方文告没说要让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离开乌克兰。

  而对比2021年5月27日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提醒,就完全不一样了,在那条提醒里面,中国官方文告是这么说的:“如非必要,请尽快离阿”。

  当然在这8个字前面,对局势进行了定型,原文是这样的:“今年以来,阿冲突不断,恐袭频仍,安全局势更趋严峻复杂。”

  这段文字在要求在阿富汗的中国人离开阿富汗之后,又反过来说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阿富汗。就是说,在阿富汗的人,赶紧走,没来的人,就不要来了。后面还非常严厉地说:“如当事人坚持前往,相关安全风险及因协助而产生的费用由个人承担。”

  这是去年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第1次发布让中国人离开阿富汗的提醒,后面几次的措辞就更加严厉了。

  5月27日的公告里面说“如非必要,请尽快离阿”,到了6月19日的公告,前面的“如非必要”4个字没了,直接说“尽早离境”。那意思就是说,不管有必要没必要,都要赶紧走,有必要也要走人,不能再耽搁了,形势万分危急,十万火急。

  可是,我们看看2月11日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提醒,从头到尾找不到让人离开乌克兰的话,也就是说没有让中国人离开乌克兰的意思。

  不仅如此,细读这段文字,才会发现中国驻乌克兰使馆这个提醒的真正用意。

  我把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这条提醒的第一自然段的第2句话再念一遍:“乌俄当前紧张关系局势引发多方关注,出现了各种说法,相互之间不尽一致。”

  啥意思呢?就是说现在这个事儿啊,引发了各方面关注,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说法。也就是说,美国人说要打人了,要打人了,而乌克兰这个貌似要挨打的人说,我没发现别人要打我。所以,中国官方文告原话说“相互之间不尽一致”。

  所以,中国官方真正要提醒的是:“说法不一致”啊。

  提醒别人关注各种说法不一致,是啥意思呢?那也就是说,你轻易不要相信任何人了,那自然还包括不要相信美国人说“要打仗了,要打仗了”的说法呀。当然,站在绝对理性的角度来分析这段文字,这个意思也包括,你也不要相信有人说“不会打仗,不会打仗”,总之,两个说法都不要轻易相信。

  这说明什么了呢?这说明中国官方没有得出乌克兰要打仗的判断,但是为什么又要提醒别人也不要轻易相信乌克兰总统说“不打仗”的说法呢?那是因为谁敢100%地保证肯定不打仗呢?

  所以,在我看来,中国驻乌克兰使馆2月11日的那份提醒,很多人把它解读成提醒中国人要基于乌克兰打仗,所以赶紧离开。而我的理解刚好相反,是中国官方提醒在乌克兰的中国公民,不要轻易相信有人说要打仗的说法,只是不敢绝对判断100%不会打仗。

  如果再往深处说,这份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提醒,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我刚才说过,这份官方提醒分两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两句话,每个自然段都是前一句话说乌克兰疫情,后一句话说乌克兰局势。

  这两句话前后的衔接时都用了“同时”这个词。

  大体意思就是这样,第一自然段说乌克兰疫情严重,怎么怎么怎么的,“同时”,乌克兰局势也紧张,第二自然段又说,要在乌克兰搞好疫情防护,“同时”,也要关注乌克兰局势。

  认真品一品,在同一条提醒里面,这两件事,哪个是他要说的主要的事?哪个又是他要说的次要的事?从顺序上来讲,摆在前面的肯定是主要的。而在这两个自然段当中,乌克兰的疫情都摆在前面,乌克兰的局势都摆在后面。从用词上来讲,我们去体会,说了一件事,然后说“同时”也要注意另一件事,那你说这个另一件事是不是处于次要位置呢?

  那在乌克兰的疫情这件事的对比之下,乌克兰的局势问题都处于次要位置,那你说中国官方是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呢?

  要知道,如果打仗,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可是这个事在中国官方的文告里面,竟然排在乌克兰的疫情防护之后。对于一个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政府来说,这意味着官方对形势的判断是:大概率不打仗,只不过谁也不敢100%地说不打仗。

  总之,透过这份文告,我们发现中国官方的判断是不打仗,而不是很多媒体分析的那样,中国使馆也在提醒中国公民,看来形势很严峻-啊。

  这样,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2月11日那天的中国的官方文告告诉我们,中国官方的判断是乌克兰大概率不会打仗。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中国官方的判断准确不准确呢?

  首先,从中国政府过去的表现来看,中国的每次判断都是准确的,最典型的就是利比亚撤侨和阿富汗撤侨。11年前的利比亚内战要打响,北约扬言说要空袭利比亚,于是中国紧锣密鼓的开始撤侨,中国撤完人之后,北约的空袭就开始了。

  去年的阿富汗局势紧张以后,中国开始撤侨,两个多月之后,阿富汗塔利班进驻了首都喀布尔。

  所以我相信中国政府的判断能力,而不是像美国政府那样在去年8月11日他们还在判断塔利班会在30天之内包围首都喀布尔,会在90天之内攻入喀布尔。可是,4天之后的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就进入了喀布尔。简直是啪啪打脸啊!因为这个事儿,后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美国国会的有些议员要求辞职,美国军方和国务院互相推卸责任,军队的前方抱怨后方指挥信息多如牛毛,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工作……总而言之,吵得一团糟,都说不是自己的责任。我们就不说这事儿了。

  总之,我对中国官方的情报收集能力、研判能力是有信心的。同时这一次在乌克兰局势的问题上,主要的当事人是俄罗斯,打不打全在普京一句话。而我们都知道,中国跟俄罗斯目前的关系非常好,普京真的决定要打乌克兰了,他能不提前给中国吱一声吗?

  关系比较好的大国之间,这样的军事行动之前互相通气,也是国际关系的惯例,而目前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又这么特别,就更加不会例外了。

  我甚至认为,中国之所以敢大着胆子不撤人,反而是因为在俄罗斯那里吃了定心丸。不然的话,这就很有点冒险了。当然,这个判断,仅仅是猜测,瞎猜的。朋友们不要当真。

  我觉得,说到这里,算是把中国官方对形势的判断说清楚了。

  我今天对于中国驻乌克兰使馆的那条官方文告分析得比较细致,算是不厌其烦吧。我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说清楚我今天节目的主题,另一方面是想建议朋友们要关注官方文告,要能正确理解官方的意思,特别是不要断章取义,也不要听从一些媒体的随意解读。

  我们还是回到美国的话题上来吧。

  美国总统拜登说俄罗斯2月16日要打乌克兰,他的国务卿布林肯说2月20日要打乌克兰,美国的智库华盛顿战略研究所在18日又预测2月19日俄罗斯要打乌克兰,还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9日当天要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这给俄罗斯提供了机会,他们还假设俄罗斯在这一天会关闭乌克兰领空,阻止泽连斯基返回首都基辅去指挥反抗。反正,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美国的这些瞎话现在都被现实打脸了,因为不管是16日,还是20日,还是19日,俄罗斯都没有打乌克兰。而我今天的分析证明了一个事儿,俄罗斯在美国预测的日期里没有打乌克兰,不是因为他的计划被公开了,所以不好意思打了,或者是被美国人吓着了,所以不敢打了,而是因为他在那时确实没打算打。

  如果我们能够100%地确定,到今天为止,俄罗斯是真的没打算打乌克兰,那么,美国又一个劲儿地叫唤说俄罗斯要打乌克兰,那么美国就在撒谎。

  如果他在撒谎,那么,我们说它造谣污蔑;我们说它想把俄罗斯塑造成恶魔,从而让欧洲感到不安全,从而投入美国的怀抱;我们说它想在欧洲制造恐慌让资金回流美国……这些所有的说法,就能够成立。

  而我们说这个话题的意义就在于,美国不仅对俄罗斯这么做,他过去对中国这么做过,他现在正在对中国这么做,在将来也肯定还会这么做(关于这一点,我在前面的节目举过例子了,今天不重复),所以,我们要有一点鉴别力,不能被美国给忽悠了。

  我再一次声明,我对俄罗斯打不打乌克兰这事儿本身不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美国的套路,也就是用撒谎、造谣、污蔑打一场场的舆论战、信息战,来达到它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的。至少到今天为止,美国是在撒谎、造谣、污蔑,并且已经达到了它的目的。因为我们今天可以非常确定俄罗斯不想打,可是美国一直在叫唤俄罗斯要打,而欧洲已经恐慌了。

  至于,接下来,俄罗斯会不会改主意,那是另外一回事。

  尽管我仍然认为俄罗斯想入侵乌克兰是小概率事件,甚至我认为,乌克兰发生内战,也就是乌克兰政府和东部顿巴斯地区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方政府打起来的概率,都比美国这段时间一直预测的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概率,要高一些,但总之,接下来的事,是另外一回事。

  我更要不厌其烦地说的是,不管接下来打不打,美国的目的都已经实现了,因为,欧洲已经恐慌,这正是美国想要的,它要的东西已经到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14:15 , Processed in 0.1250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