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43|回复: 0

云石:拉动消费和内循环,怎么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5 18: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资、外贸、消费三驾马车中,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的短板。这一点相信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尤其是疫情这两年,社会消费受到冲击,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而随着中美脱钩的愈演愈烈,以及海外经济危机的迫在眉睫,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外贸前景堪忧;至于投资,基建已经过了高潮期;边际效应递减;红火了20年的房地产,也因为城市化率——虽然短期内会因为经济压力下的夜壶功能而回光返照,但长期看,随着人口总量、以及居民负债的触顶,以及金融风险的高位累积而无以为继。所以消费,就成为未来20年,拉动中国经济,乃至构建中国主导的经济圈的最主要抓手。

  那么,怎么振兴消费?我们似乎从一项来自中央的中国城市定位名单中窥得端倪:

  2021年7月19日,在商务部召开的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推进会上,商务部部长宣布,经国务院批准,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

  这份名单其实很有意思:北上广不足为奇,天津虽然有没落之势,但毕竟是北方第一大港口,底蕴深厚,拉进去也勉强可以。但在这份名单中,却没有深圳,而有一个重庆。

  这绝不是为了搞地域平衡。如果真要搞地域平衡,那东西南北之外,至少武汉作为中部代表绝对应该入列。而且就算是要搞地域平衡,作为西部代表,成都似乎也比重庆要更够格。

  这也似乎是很让成都人无语的地方。名单出来后,网上一大帮城市,尤其是成都人不服气,认为重庆配不上消费中心的资格——至少比不过成都。

  当然,成渝民间一向就有互相鄙视的传统。但在这件事上头,还真不能说成都人是单纯眼红。虽然从社会消费总额来看,成都确实不如重庆(2021年成都总额9251.8亿,重庆13967.67亿),但谁都知道,成都最多只能算个大市,而重庆实际上是一个小省的规模(2020年成都总人口只有1658万,重庆则有3205万),以人均算的话,成都远高于重庆。

  而且成都在经济活力方面优于重庆的地方还挺多:

  重庆经济是以傻大黑粗的传统工业为主,先进制造业至少到目前为止,依然是非常一般;而成都经济虽然跟东部大城没得比,但搁在西部,其经济质量还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和AI为代表的高科技方面颇有积累;而且,成都也是整个西部的消费中心——无论是买房定居还是消费购物,西部范围内绝对首选成都;文化旅游方面,千年锦官城的深厚底蕴,也绝不是重庆这两年靠猎奇视角的网红炒作所能比拟的。而居民收入方面,重庆作为成都人民口中的农民直辖市,靠本土劳动密集型工业撑起来的中低端就业,其整体工资水平自然也是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在南方六大核心城市(沪广深汉渝蓉)中,重庆可以说是综合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

  可就是这样一个南方最低,却超越了当下真正意义上的西部中心成都和中部中心武汉,成为中央重点培养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而成都、武汉倒也罢了——毕竟它们跟重庆争的再凶,在东部发达地区眼里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最奇葩的是,深圳作为经济、居民收入都甩重庆十条大街的中国第一土豪大城,居然也没有入中央的法眼。

  这是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选择,看的不仅仅是现在,更是将来。而评判的标准,也不仅仅只是居民收入,更是抛去硬性开支之外的可支配收入。在上层看来,就算重庆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未来也未必能大幅提高(能否超越成都、武汉不好说,但追不上深圳是肯定的),但在消费能力,尤其是拉动内循环方面,重庆是比成都、武汉甚至深圳这些高段位城市更有潜力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判断?因为从长远看,重庆手上有两张促进消费的王牌:

  一张就是大家熟知的低房价。大家都知道,有消费才有生产。而大城市由于人口密集,有助于各类消费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拉动人们的消费欲望,所以是促进消费的关键所在。但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又衍生出了高房价问题。高房价不仅吸纳了居民的财富,而且不断上涨的房价,还激发了全民炒房的风潮——不仅大城市居民本身拼命赚钱买房,就连中小城市居民,也拼命将赚的钱,投入到就近的大城市房产中。

  虽说房地产本身也有拉动几十个产业,从而带动经济的功效。但过犹不及,过度依赖房地产,自然会造成社会消费的萎缩。

  得益于先见之明的早期大量土地收储,以及重庆本身工业立市思路,重庆房价一直保持在相对低位,房产投资的收益率在主要城市中也是偏低。直到现在,重庆中心城区的平均房价也不过1万2;不在意品质的话,七八千块也可以在最核心的地段淘到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老破小。

  相对便宜的房价,使得重庆居民的财富被房地产捆绑程度较低,人们可以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可供消费。

  而另一张王牌,就是公租房。众所周知,重庆算是中国城市中的公租房先驱和集大成者。根据重庆市2019年4月份的数据,截止当时,该市已累计竣工备案公租房49.1万套。考虑到重庆中心城区总共也不过八百多万人,这样的数量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

  公租房租金低廉,除了完全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剩下的哪怕是从事最底层工作,也完全负担的起。而且重庆的公租房并不偏远(大部分公租房周边都有产业配套,也有轻轨,甚至有的就在中心市区),硬件方面跟低端一点的正规商品房小区差别不大,所以完全可以满足普通人的住房需求。如果长期居住于此(只要你不买商品房,申请到公租房后可以一直住到死),这意味着公租房居民不必背负买房开销,不必背房贷,所以消费能力被极大释放。

  这就是整体低收入的重庆,被认定为具备消费能力的另一大主因。

  而这种公租房促消费的模式,在未来还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毕竟现在的公租房住户,很大一部分其实只是将其作为暂时性居所,依然想着攒钱买房。但在《房地产时代谢幕,谁来填补土地财政的缺口?》中,云石君已经分析过,随着未来全球滞胀环境下优质资产的稀缺,以及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增加以及吸引力增强,政府势必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大量发行公租房债券募集资金,以代替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哄抬房价和地价的最大动力。当土地财政被公租房债券所取代,地方政府也就有了相应资金来源,不再靠卖地维生,当然也就没兴趣再顶着压力保房价。当地方政府退场,中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和房产税的推出,绝大部分城市和地段的普通商品房将横盘甚至阴跌。当大家发现买房不再赚钱,却要背负首付开支、房贷甚至房产税;而公租房既便宜,品质又跟普通商品房差不多,民众的买房兴趣就会大减。

  当然,普通商品房不再具备保值增值效果,大城市好地段的改善房和豪宅,还是会有上升空间的——毕竟它们的居住品质公租房满足不了。但问题是,豪宅和好地段的改善房,这只有富人和中高级中产才买得起。绝大部分普通人够不上这个标准——既付不起首付,也还不起房贷,更付不起房产税。当普通人发现,自己没有参与豪宅增值游戏的资格,买普通房又还不如住公租房后,他们就会放弃对房子的执念,而把收入主要用于消费。

  这就是重庆未来消费潜力的由来。重庆有全国最多的公租房,最完善的配套,最成熟的运营基础,这意味着一旦土地财政被公租房债券取代,全国普通人不再做买房保值的美梦后,重庆人的消费力释放最快,力度最猛。

  而重庆的低收入水平,又使得这种消费释放,与内循环高度匹配。内循环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能用国货的尽量用国货。但在北上广深,由于居民收入高,那些月入几万的格子间小社畜即便将买房的钱转到消费上头,也是更多的是去买进口大牌、买洋奢侈品,出国旅游甚至自费游学混水硕文凭——虽然用洋货的实际效果跟国产未必有大不同,但通过整洋玩意获得自我满足的心理,短期内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的。而在重庆,高收入人群比例较少,大部分普通打工人一个月也就几千块收入,就是想崇洋媚外,也没那个条件,所以他们的消费力释放,注定会更多的用到国货上头。

  这就是看上去土拉八几的重庆,能力压深圳这种金光闪闪的土豪,入选国际消费中心的逻辑——深圳人虽然搞钱厉害,但房价太高,土地又极为稀缺,未来搞公租房促消费的转圜余地不如北上广(当然,换个角度,深圳的商品房长期看依然是投资佳品——前提是你愿意承担高额房产税)

  而重庆只是一个典型例子,它所折射的,是未来拉动消费和促进内循环的思路——用公租房代替普通商品房,解决大城市普通居民住房难;用公租房债券代替土地财政,解决地方政府资金来源。当居民不再被房子绑架,消费力就能被释放出来;而共同富裕理念下的财产再分配,又会将富裕阶层的未来潜在收入,部分转移到普通劳动人民手中,从而使释放出的消费力最大程度的进入内循环。

  这就实现了拉动消费和促进内循环的有机统一。而不仅是拉动消费和内循环。当民众不再被高房价绑架,大城市看上去无可救药的生育率,其实也就有了反弹的空间——顺带把生育问题也部分解决了。

  综上所述,公租房,尤其是以其为基础发行的债券,就是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一剂解药。而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什么现阶段一定要不疾不徐,让经济保持稳健的原因。金融市场发展好,开放程度提高,我们才能顺利的发债;在全球经济危机即将来临,滞胀成为未来十几年世界各国主旋律的大环境下,只有经济稳住,风雨洗礼过后的中国资产,才能获得良好的信用和吸引力;中国大城市的公租房债券,才能成为本国乃至海外资本稳健投资的优先选择,吸引他们的资金为我所用,从而破解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命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41 , Processed in 0.0937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