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759|回复: 1

占豪纵横谈:乌克兰局势演化及对中国利害关系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7 08: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虽然我们对乌克兰的分析已经够深入,但当看到克里米亚议会全票通过要加入俄罗斯,16号就要公投,还是不得不吃了一惊。吃这一惊不是因为别的,而是震惊毛子做事的确和其他国家不一样,行为方式的确与我们完全不同。以个人看法,处理克里米亚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其独立,然后变成亲俄政权,这样遥控比直接吞并更不容易落人口实。但是俄罗斯人和克里米亚人都不这么想,就是来直接的,一个要吞,一个要加入,不作任何缓冲,不留任何余地。这种行为方式,也许恰恰就符合俄罗斯人的性格。

  但是,这种行为方式,容易引起国际误判,从而引起剧烈冲突,让局面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不过,西方人在这方面也的确做得不怎么样,西方人一向是得寸进尺,见缝插针。在乌克兰进入政治外交博弈阶段后,美国加大了对乌克兰临时政府的扶植,欧盟也加大了对临时政府的支持力度,两者加在一起准备援助160亿美元。或许,正是美欧的这种态度,激发了俄罗斯一举吞并克里米亚的决心,因为就在两天前普京还声称没打算让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

  除了这个因素,普京与习总通话后明确知道了中国的态度,应该也是俄罗斯有底气的另一个因素。那么,中国对乌克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中国为什么以这样的态度示人呢?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又会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面逐一分析。

  中国对乌克兰局势的态度一直看起来是比较模糊的,乍一看好像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但实际上却是明晰的和有原则的。那么,中国对乌克兰局势到底是一个什么态度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即当前全球战略当中,中国和俄罗斯是准战略盟友关系,和美国式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两者的关系差别在于,中俄是全球战略性的合作伙伴,不仅仅是经济利益、地缘利益,而是全球性的合作,这是由中俄两国在国际博弈中的形势决定的。就当前来说,中俄在全球事务中战略合作得好,中俄得到的利益将是无法用简单的经济利益来衡量的。与美国的关系也很密切,但这种密切更主要还是经济利益上。当然,中美战略利益上也有很多重合点,但这种重合点从根本上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中国追求的是多极化世界,美国追求的是单极化世界,这种根本性的矛盾是不可能消除的。所以,中美关系与中俄关系在当前这个阶段有本质性区别,这种区别犹如在上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于中苏关系的区别,但现在的中俄关系远甚当时中美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中国的砝码往哪偏。

  然而,中国独立自主与外交的和平共处五原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对俄罗斯展开什么实质性支持。这一方面是因为乌克兰地处俄欧之间,与中国的战略利益较远;另一方面,中国也有领土问题,在这种事上过度查收不利于中国对外交往,有违中国外交原则,中国过于明确的占边将会影响国际上对中国领土完整的态度。所以,中国不可能特别公开地支持俄罗斯。而且,如果中国特别明确地支持,那只能加速东西对抗,这不但对中国的国际博弈大局不利,甚至对俄、欧的国际博弈大局都不利,因为无论中国还是欧、俄,都不希望搞东西对抗的新冷战。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如此表态非常准确,一方面向俄罗斯表明了中国对俄罗斯表示理解的态度(博弈到现在,毕竟是俄罗斯出兵夺了克里米亚,俄罗斯在博弈中占据优势了),另一方面也充分表明了中俄在对美博弈中的国际协调。

  我们不妨来看看普京和习总通话的新闻通稿:

  习近平表示,我同普京总统不久前在索契举行成功会晤,实现了中俄关系今年的“开门红”。按照我们达成的共识,双方有关方面正在推动相关战略性大项目合作。云南昆明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发生后,普京总统第一时间发来慰问电,表达了对中方的坚定支持,中方愿同俄方保持和加强反恐合作。我欢迎你在不久的将来访华,共同推动中俄关系在高水平上继续向前发展。

  普京表示,俄中双方保持着密切交往与合作。我期待着同习近平主席再次会晤,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深入交换意见。

  普京通报了当前乌克兰局势的演变过程以及俄方立场和应对措施。

  习近平阐述了中方原则立场,指出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偶然中有必然。当前,形势高度复杂、高度敏感,牵动地区局势和国际全局。相信俄方能同各方协调,推动问题得到政治解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中方支持国际社会有利于缓和局势的建议和斡旋努力。

  上述通稿中,习总说在索契中俄实现关系的“开门红”是表明了中俄关系是多么重要和密切,因为索契冬奥会是西方领导人都抵制的冬奥会,习总的光临给普京挣足了面子。双方正在推进战略性大项目合作是表明双方的战略合作深度在加深,在俄罗斯面对西方的诘难之时,中国的这种支持对俄罗斯来说至关重要。云南昆明暴力事件是向普京表明,在对西方问题上中俄的战略利益一致,因为疆独恐怖分子也是西方支持的,普京的慰问表明了双方的良好关系。中国愿和俄方加强反恐,就是愿意和俄罗斯共同加深更多层面的合作。此时,习总不但给普京支持,还邀请普京访华,还要继续推动关系,是对俄罗斯的充分支持和肯定。

  普京的回应也很直接,就是来华后继续推动中俄合作并就重大问题沟通协调。之后,普京阐述了俄方在乌克兰局势上的立场,习总在回答中字斟句酌,充分表达了中国的立场。即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今天,是西方敢于乌克兰局势的必然结果,所以中国表示理解。而对局势的高度复杂和高度敏感并事关地区局势和国际全局的描述,是在说明乌克兰局势是多么棘手,但相信俄罗斯能和各方协调好,并最终得到政治解决。这里的协调,其实就是和欧盟的协调,这是协调的核心。

  上述表述,一方面说明中国对俄罗斯在关乎国家核心利益层面博弈的支持,另一方面对采取占领他国的方式保留意见但又充分理解俄罗斯的做法。俄罗斯怎么做是俄罗斯的选择,中国不会干涉,在理解的情况下不会影响中俄关系。对俄罗斯来说,如此足以吃下定心丸。

  那么,乌克兰局势一旦继续恶化,对中国来说又有什么影响呢?

  在笔者看来,乌克兰局势无非三个结果:

  一、克里米亚独立或加入俄罗斯,除克里米亚外乌克兰不分裂,这样欧俄继续在所谓“民主”的框架下继续博弈,轮流坐庄,只要乌克兰不快速加入欧盟,不快速加入北约,一切还都有缓一缓的余地。但是,出现这种结果的前提是美国愿意退让,反对派中亲美势力要部分滚蛋。这种可能性,在我看来好像越来越不太可能。

  对于这种结果,中国只要继续维持过去的政策即可,相关过去的合作还会延续,这种模式是变化最小的,无论是亲俄政客掌权还是亲欧政客掌权,对中国整体利益影响不是很大。

  二、克里米亚独立或加入俄罗斯后,最终经过博弈东西乌克兰分裂,俄罗斯拿到了东乌克兰的总体控制权,西乌克兰继续亲欧。这种格局对中国来说没什么大问题,损失的可能是在军事装备合作上不那么容易了,因为乌克兰主要军工厂都在东乌克兰,俄罗斯一直反对乌克兰和中国搞军事装备的合作。但是,分裂后,中国在西乌克兰买土地种地的空间更大,欧俄双方没撕破脸总体战略上对中国没啥坏处,比欧俄搞新冷战对欧亚大陆好。所以,如果乌克兰继续分裂,中国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俄罗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分裂是最能保证自己利益的,所以也能接受;对欧盟来说,虽然乌克兰分裂了,但西乌克兰的缓冲对欧盟来说也算过得去,虽然不如得到整个乌克兰有利,但总体来说还能说得过去。所以,分裂乌克兰,还是很有可能成为最终博弈结果。

  三、最后一种结果就是,无论俄罗斯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是想彻底吞掉乌克兰,这样俄罗斯和欧盟彼此会误判,那么如果一旦美国和欧盟一起强力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再展开对乌克兰的进攻,那乌克兰可就要大乱了,这种乱可能导致俄罗斯和西方搞起新冷战。这样的结果,除了美国得利外,其他国家都是不得利的。出现这种状况,是俄罗斯和欧盟以及乌克兰的政客过度贪婪的结果。之前个人看法是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大,但现在看俄罗斯直接要吞并克里米亚,这事就有点不好说了,如果俄罗斯还要进一步吞并乌克兰,这事就要大了,那北约机制就要重启,俄罗斯和西方的新一轮对抗就真的可能形成。

  所以,现在要看的是,俄罗斯和欧盟是否在下一步都过于贪婪,如果双方都贪婪且缺乏沟通,那这个大家都最不愿意看到的第三种结果就可能成为现实。

  这种结果,对中国在战略上是不利的,因为中欧俄三方在当前战略上对美国有共同利益,都想借美国衰退之际,釜底抽薪地扩大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这种共同利益对中、欧、俄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欧俄在乌克兰问题上过于较真,最终无法达成妥协,那么这种共同利益就可能不存在,那对美博弈就会出现问题,大国合纵共同对付美国就成为不可能了,这对中、欧、俄来说都是战略打击。所以,一旦出现何种局面,中国需要作出的调整是最大的。

  但是,如果真出现这种问题,中国也不是不可以化腐朽为神奇。那就是一方面中国需要和欧盟进一步加强关系,加强彼此的经济融合,这样可以促进亚欧经济一体化,对中欧都有利。如果欧俄交恶,在陆上交通线上中国就可以尽量考虑自己国内的铁路线,即第二或第三欧亚大陆桥。然后,也可以加深和俄罗斯合作,在俄罗斯经济对中国依赖加强的情况下,促使其加快远东地区的开发,中国在这种开发中将更加占主导权。与此同时,中国可借俄罗斯和美欧对抗的间隙,加快解决中国内部和周边问题。如果能借助别人的消耗,来快速加强自己的实力,自己的实力足够强大,那在国际博弈上就会占得更大主动,也就不会因为俄罗斯和美欧新冷战的出现而最终影响我国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2 17:46 , Processed in 0.2188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