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45|回复: 0

黄远秋:北上广深对疫情的痛感,为什么有巨大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 20: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疫情围城,坐困春暮。

  深广度过艰难的初春之后,上海和北京,终于分别在3月和4月,进入疫情爆发期。

  至此,中国四大一线城市,全部爆发疫情,无一幸免。

  在中国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国家,四大一线城市的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均远远超过一般城市,疫情控制难度更大。

  不过,疫情虽爆发,对于各个城市的市民来说,痛感却是不一样的。

  从人口结构,看疫情对城市造成的痛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四大一线城市中,城市的痛感,与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是成反比的。

  通俗点讲:

  外地人越多,城市在疫情中痛感越强烈。

  四大一线城市非户籍人口占比

  (比惨程度与人口结构的逻辑关联)
  当下,上海疫情闹的最大,声音最响。

  上海老龄化严重,本次疫情死亡病例,多数是80岁以上老人。

  上海因为疫情的控制问题,短期痛感极度强烈,但从长期痛感而言,最严重的还是深圳广州。

  深圳净流入人口达到1243.9万人,占常住人口70.8%。民营企业多,受到冲击大,外地人失业人口多,痛感直接且强烈,疫情后,对于深圳的人口流入趋势,将有巨大影响。

  广州净流入人口占47.3%,接近一半外地人,痛感也很强烈。收入锐减,失业,无房者,多集中在外地人中。

  北京痛感最迟钝。

  户籍人口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很多人都是体制内,吃皇粮,吃喝住有基本保障。心不慌。

  综上,人口结构不同,四大城市痛感迥异。

  北京闲庭信步,痛感迟钝。

  上海喊痛最凶,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但长久看深圳广州最惨。民营企业和外地人损失巨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8:05 , Processed in 0.1094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