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32|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2-30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 2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第2022-308】

  中东或将再次形成趋向“中东大乱”,也就是西方对中东全面失控的局面

  (上)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0日报道,俄外交官、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讲师扎哈罗夫指出,据俄法领导人会谈结果可看出,法国不是欧盟和北约内部的领导,无法提出独立的倡议。

  【时事视点】2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晤法国总统马克龙。有趣的是,与其说人们关心两国元首难得的线下会晤谈了什么,倒不如说会晤时两国元首中间摆放的、长度夸张的谈判桌,更加引人关注。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用一句话定性并形容俄法两国元首本次会晤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在就上面消息内容展开进一步讨论之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0日报道,俄媒近日发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30周年:欧盟成功了吗?》文章,文章质问: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之后的欧盟成功了吗?在某种意义上,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欧盟从成员国获得了越来越多权限,且在继续扩大。但这正是它开始走向瓦解的地方。

  【时事视点】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爱尔兰和英国在内的12个国家签署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后,欧盟由此创立。从条约签署那时起,它就不再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而是一个政治实体。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能说欧盟是完全失败的,但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体,在欧洲历史上,即便包括罗马帝国在内,始终很难建立、维持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上统一的,具有足够战略纵深的、统一大国。即便在拿破仑时期,法国几乎完成统一欧洲,且与目前的欧盟形式类似,但即便到了今天,我们仍要在学术层面和现实层面,对于欧盟究竟从多大程度上成功还是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以至于在一些观点更加张扬的网友看来,今天的欧盟更像是一个现代版的“部落联盟”。

  如果我们结合欧盟的历史再去观察文章最开始我们给出的第一则消息,也就是俄罗斯专家对法国在西方阵营中之“领导地位”的否认台独不难看出,即便是经历了前苏联解体历程的俄罗斯,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今天西方仍深陷“双线作战”的角度,都有足够的理由嫌弃、质疑欧盟以及所谓欧盟“两大旗手”之一的法国——既然没有诚意,本次访俄真是多此一举!甚至顺带鄙视了2月15日计划访俄,但却在此前伙同美国一并对俄罗斯施压的欧盟的另一位“旗手”——德国。

  换言之,法国总统马克龙访俄基本以失败告终,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如何交割俄罗斯唯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上,西方与俄罗斯之间仍然分歧严重、没有谈拢。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继续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0日报道,叙利亚外交部声明:叙有权使用一切合法手段回应以色列对该国领土的打击。

  【时事视点】2月9日以色列从黎巴嫩方向空袭叙利亚,且目标明确指向叙利亚军事力量,这与以往更多针对伊朗驻叙利亚军事力量有些不同。

  众所周知,为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直接“站台”的就是俄罗斯,且我们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听到叙利亚政府对以色列恐袭叙利亚有如此鲜明、强烈的谴责和抗议了。显然,在叙利亚政府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背后,是俄罗斯对上次美国在叙击毙ISIS头目事件进行了间接回应,即:在西方实质性向俄罗斯交割现实利益之前,俄罗斯对西方打算就俄西博弈“换个玩法”不感兴趣!

  2月4日,美国在叙击毙ISIS头目,到了2月8日,西方等来的却是白俄罗斯宣布准备向叙利亚派遣武装力量一事。换言之,西方借用击毙ISIS头目“利诱”俄罗斯被拒后,还等来了俄罗斯的进一步反向施压。而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或意味着俄罗斯有意瞄着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对其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进行所谓“复盘”之后的再“复盘”(具体可参考《东方时事解读·QQ群聊天纪要》2022年2月11日)!

  如果是这样,我们再去观察以色列对叙利亚的这次不太寻常的空袭,反到有了一种瞄着叙利亚,尤其是叙利亚背后的俄罗斯,就俄罗斯在“再复盘”问题上究竟是“开玩笑”还是“玩真的”进行“火力侦察”。

  说到2015年俄罗斯“复盘”叙利亚,至少在“两机事件”之前,甚至在土耳其击落俄罗斯军机之后的第一时间,西方对其是忌惮,甚至恐惧的。恐怕今天,面对类似的局面,西方仍然有足够的理由同样感到忌惮和恐惧。甚至这次的恐惧要远远超过2015年,因为今天西方不仅深陷“双线作战”之中,更在于2022年的中国是如此强大,已非2015年可比!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2月10日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根据俄罗斯外交部的消息,俄方官方代表因各种原因不会出席今年2月18日至20日的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时事视点】西方通过以色列对叙利亚,尤其是叙利亚背后的俄罗斯进行的“火力侦察”,显然结果不甚乐观。这无疑会加重西方对俄罗斯如何考量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再复盘”问题的焦虑。

  焦虑之余西方便又想到了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因为本次美国总统拜登作为美国元首将首次与会,并“勾勒”所谓“大西洋两岸关系”的“宏伟蓝图”。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西方本次邀请俄罗斯参加慕尼黑安全会议的目的在于:

  第一、以一种强势的姿态“邀请”俄罗斯,团结内部,施压俄罗斯,并掩饰其在“火力测试”结果堪忧下内心的忐忑不安。不过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这显然就是西方在“自我加戏”!

  第二、既然拜登要“勾勒”所谓“大西洋两岸关系”之“西方世界”的“宏伟蓝图”,那自然少不了作为“欧洲国家”的俄罗斯的“参与”,这显然是西方对俄罗斯“利诱”的一种具体表现;

  第三、在“利诱”的同时,西方却企图瞄着普京从北京“背回”的“框架”进行“拆解”。只要俄罗斯与会,那么就会弱化中俄战略互信,并为自己减压。

  有趣的是,历史上俄罗斯虽然非常重视慕尼黑安全会议,但恐怕令俄罗斯和西方同时回忆到的却是这样一幕:在2007年2月举行的第43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猛烈抨击了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和在全球各地滥用武力的行为,并措辞严厉地指责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及北约的扩张政策。

  15年岁月蹉跎,但北约东扩却从未停止。俄罗斯今天面对的问题,或15年前普京提出的批评与质疑西方从未理会。西方对俄罗斯的“邀请”倒是颇有“撞到枪口上”的感觉,十分的讽刺。结果也是可想而知,那就是上面消息内容中所提及的,俄罗斯对西方就慕尼黑安全会议的“邀请”大声说“不”!

  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如果西方仍然拒绝向俄罗斯实质性交割现实利益,如果西方仍然在俄罗斯最为敏感的北约东扩等问题上用“挤牙膏”的方式威逼俄罗斯让步,不排除俄罗斯或真的将叙利亚政策(中东政策)“再复盘”的可能性。

  换言之,一旦俄罗斯真的在叙利亚“点火”中东局面,中国收到“邀请”的概率恐怕不小!而一旦如此,则收到邀请的中国“八成”或会参与其中。届时,在国际社会于“南亚破局”问题上伺机玩“反弹琵琶”之前,国际社会或瞄着“中东-乌克兰”方向先玩一手“剧情反转”(沿着当年西方从乌克兰到中东,最终将俄罗斯中东政策吃的毛干爪净的方向反击)。而此时的西方或在“双线作战”的基础上面临“三线作战”的局面。

  所谓“三线作战”就是面对中国与俄罗斯,西太与东欧方向外,中东将正式成为国际社会与北约(传统安全层面)或上合与西方(非传统安全层面)争夺的“前线”。也就是说,在西方同时面对中俄的“两条外线”之外,在西方控制的“国统区”(所谓中东“基本收口”)、在其“内部”开辟“第三条战线”!

  既然西方金融市场那么玩预期,那么中,俄,伊都有能力向这份“预期”中注入“变量”!中东全面大乱对西方金融霸权必然将是致命一击。历史上有布雷顿深林体系的解体,在那之后,美元与黄金“脱钩”,与石油“挂钩”,那么,试问今天西方面对中东大乱的局面,是否打算再玩一次“脱钩”?问题是,与石油“脱钩”的美元打算与什么“再挂钩”?!

  不难想象的是,西方开始逐渐失去对中东地区的控制权的过程,必然伴随国际社会推出的“新中东多边安全框架”在中东地区的全面铺开的过程,届时,沉寂良久的、被西方“反弹琵琶”的库尔德问题或将再次被国际社会“激活”,成为国际社会瞄着“中东地方王”们(伊朗、沙特、土耳其、埃及)“尊王攘夷”的新抓手。(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0:00 , Processed in 0.1720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