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27|回复: 2

占豪纵横谈:欧美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利益诉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8 15: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同宗同源、共同信仰、共同利益等多种因素,欧美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且在利益上存在非常大的关联。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如果仅仅只看到欧美之间的共性,而忽略它们的差异和不同的利益诉求,显然不客观,也不理智。

  站在中国的角度去思考,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要认真对待它们之间的差异,与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对这两方面有充分的认识,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对自身合理定位,并根据定位选择对待欧、美乃至整个西方的态度。通过适当的处理方式,保证自身的国家利益。

  从历史上看,进入20世纪后,与西欧列强相比,美国无论是幅员、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工业制造能力、本土经济规模等,都已非西欧任何一个列强可比,这是美国能够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基础。同时,两次世界大战,也让欧洲人深切地认识到:一个分裂的欧洲,已不可能再在世界上有任何大的作为。而且,经过两次世界大战,西欧已呈废墟,与美国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甚至,欧洲的安全都得靠美国来保护。

  在这种大背景下,西欧人作出一个战略性选择:

  一、奉美国为老大,甘愿当小弟,协助美国在欧亚大陆争雄。借助美国的力量,维系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

  在这方面,以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最为积极。某种程度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从国际地位到世界经济游戏规则,美、英就已经开始交接。以布雷顿森林会议为例,美、英重新制定了世界经济游戏规则。英国将全球经济大权移交给美国,不再与美国争雄。

  至于另外两个国家——德国和法国,德国是战败国,毫无话语权可言;法国虽是名义上的战胜国,但在二战中狼狈不堪,话语权也非常有限。以当时的情况来说,英国作出什么样的政治抉择,基本上就能代表其他西欧国家。因此我们说,该路线以英国为主导。而且,从二战结束,这种状态一直持续至今。

  二、在前一条的基础上,欧洲的政治家们也开始认识到,西欧只有整合在一起,抱团取暖,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经济发展,并在世界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源于这样的共识,具有文化同源、利益相关的西欧部分国家,开始考虑联合。

  二战结束后不久的1952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组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先从最容易的经济上建立起协调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加快成员国的经济复苏。

  1958年,六国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5年4月8日,六国又签署了布鲁塞尔条约,将上述三个共同体机构融为一体,统称欧洲共同体。自此,西欧国家开始走上漫长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整合之路。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发生了两件大事,直接影响到欧洲的整合进程。1989年,东欧发生剧变,柏林墙倒塌,东德和西德合并。1991年,苏联出人意料地解体,一些原来苏联的加盟国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整合速度明显加快。

  就在苏联解体的同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特赫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特赫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马斯特里特赫条约》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盟诞生后,其成员国数量开始快速增长。从1952年到1965年,欧共体只有6个成员国;1965年到1991年26年,欧共体成员国增长到12个。前苏联解体后,到2007年,仅十六年时间,欧盟成员国就增加到27个。如今,欧盟成员国已达28个,基本上涵盖了欧洲的重要国家。

  欧洲的这两个战略性选择,使得其主要国家在二战后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很强的经济能力。若将欧盟看成一个国家,其GDP已是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欧盟的人口数量也超过5亿。就这两个经济最重要的因素而言,欧盟均超过美国。相比过去,欧盟也有了更为独立的政治能力和较强的军事能力。

  综合起来,与美国相比,代表欧洲整体利益的欧盟人口更多、市场更大、经济总量更大、发展潜力也更大。当然,相比美国,欧洲还缺少协调一致的政治外交和军事能力,这也是欧盟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过去数百年间,美洲不过是西欧国家的殖民地。哪怕是独立以后,美国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也一直是欧洲的小弟。结果,两场世界大战,西欧国家让出了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的宝座,甘居美国之下。这绝非欧洲心甘情愿,而是迫不得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一直在努力整合自身,目的就是重新让世界权柄回到西欧人的手中,这是他们数十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站在美国的立场,当然不希望欧洲脱离美国的控制。道理很简单,一旦美国失去了对欧盟的控制,那就意味着将失去对欧亚大陆的影响力,美国再难在欧亚大陆实现统治。对美国来说,这绝对不能接受。于是,美国希望欧盟的整合处在其控制之下。而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重要的控制平台,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欧、美的国家利益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在两者实力差距较大时,会因为一方力量的主导而并不明显。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前苏联解体,欧、美由于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前苏联,两者一致对外,关系甚为密切,且以美国意志为主导。但是,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两者的共同敌人已不存在,欧盟的版图还大幅扩展。于是,欧美之间的力量开始此消彼长。就综合力量来说,欧洲和美国相差无几,甚至局部已经超越。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当然希望继续瓜分美国统治世界的权力。如果机缘合适,欧洲的政治家们甚至梦想再度夺回国际社会的主导权。

  因此,从国家层面上看,两者国家利益的不一致性显而易见。这种不一致性,不但体现在经济上,还体现在政治、军事方面。经济方面,欧盟已经有了自己的货币——欧元,且正借助欧债危机,整合整个欧盟的经济大权;军事方面,欧盟的军事联合正在加快,而和美国共同管理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却有些形同虚设。甚至,欧盟已经开始考虑对俄的新关系,而这一新关系中并不包括美国。

  从国家经济方面看,无论美国还是欧盟,都希望自己的货币在世界上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都希望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到自己的经济体。这种利益的不一致,导致在很多国际问题上,欧盟与美国不一致。

  更重要的是,在西方,国家利益和资本利益时而一致,时而不一致。资本没有国界,可以从欧洲流向美国,也可以从美国流向欧洲。从19世纪下半叶,资本从欧洲大量流入美国。这种流动,最终使美国资本的力量超越了欧洲。其中,以欧洲犹太资本向美国转移得最为严重。

  我们知道,资本需要依附于国家这个平台,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美国走向强大之时,大量资本流向美国;相反,如果美国步入衰落,而欧洲重新崛起,谁又能保证当前华尔街的资本不会重新回到欧盟?

  因此,就资本利益层面来说,它们并不太关心美国和欧洲谁更强大。只要西方足够强大,能保证他们的资本安全、赚取更多的利润即可。所以,欧、美一方面在竞争这些资本,一方面也试图管控这些资本。反过来,资本也在试图控制欧、美的国家权力。这种博弈持续数百年,至今仍在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8 19: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地缘分析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曰毛病,就是过分强调犹太资本的力量,而相对忽视了工业生产的力量,需知,无生产即无资本,资本离开生产即为无源之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31 14: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桥 发表于 2014-3-28 19:00
我发现地缘分析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或曰毛病,就是过分强调犹太资本的力量,而相对忽视了工业生产的力量,需 ...

准确滴说应该是资本家与企业家的较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2:43 , Processed in 0.3908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