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55|回复: 0

[经济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2-21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8 13: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2-214】

  《东方。经济视点》——热点新闻简评

  1、问:美国7月CPI同比增速8.5%,低于预期8.7%,前值为9.1%,环比增长0%。具体有哪些原因导致美国7月CPI超预期下跌?这是否意味着美国通胀已见顶?

  东方:一个显著原因,是6月中旬开始,涵盖整个7月份,油价经历一波下跌,跌幅逾10%,能源价格占CPI权重7%左右,为美国CPI暂时降温有一定助益。特别是,另一个美国不会告诉大家的重要因素,是上海疫情在5月底得到有效控制,6月份上海全面解封复工复产,相关供应链恢复、上海港口恢复运行,结合7月期间油价下跌、中美之间的航运成本降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供应跟得上,这对美国的通胀缓解影响不容忽视,但,这些,美国人是不会说的。此外,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美国经济已陷入实质性衰退,美国人的购买力出现严重下降,人们开始节衣缩食,所以CPI出现下降不足为奇。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认为这就意味着美国通胀已经见顶,因为从根本上讲,引起美国通胀的多重原因,如今一个都未解决,与中国贸易战仍在持续,加之美升级“芯片战”,拜登连续签署“印钱法案”、与俄罗斯的贸易战、金融战也在继续,欧洲的能源危机仍在上演,疫情没有任何起色还在加剧,全球经济仍在逆全球化而动等等,所以我们目前看不到美国通胀见顶的任何征兆。即便7月,甚至8月、9月CPI出现下滑,更多的也是在遵循“事物在曲折中前行”的道理,即便是上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期间也有CPI下降的情况,但下滑之后,恐怕迎来的,将是更加猛烈的上涨。

  2、如何看美国对中国限制芯片设计最重要的软件EDA,是否对中国的芯片业产生严重影响?

  东方:对中国的计算机、芯片领域的种种限制,美国早就在进行了,并不是今天,当美国开始对我们限制用于3nm的EDA的时候,我们不妨问一下,为什么会是3NM,而不是5NM/7NM/甚至14NM?难道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毕竟,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中国的芯片研发相关技术、应有“明线”和“暗线”两条路,这一点从中国近期众多先进武器的密集曝光就能看出,它们用到的先进芯片,西方是不可能卖给中国的,而用于设计这些芯片的EDA类软件,恐怕西方也不会让中国军方使用,然而,中国仍然设计并制造了所需要的相关芯片,这说明了什么?

  此外,虽说是对中国限制,但实际上,限制效应恐怕更多会波及西方芯片半导体企业在中国投资建造的工厂自身,美国是想要阻止西方的芯片企业在中国布局开花,但这种违反经济规律的做法,最后只能起到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作用。

  3、7月中国CPI同比上涨2.7%,涨幅有所扩大,下半年国内CPI或如何走?

  东方:上半年,我们已预期下半年CPI中枢或逐步抬高,世界经济越来越快地滑向“满地鸡毛”之际,全球通胀高企,欧美经济滞胀,供应链进一步紊乱,中国也无法独善其身,具体都会折射到PPI与CPI层面。从这个角度看,实体生产为主的、疫情控制得很好的中国的CPI都在上升,包括疫情在内的问题一大堆的、实体产业严重空洞化的美国、其CPI更没有见顶的道理。对我们而言,遏制CPI上升的最有效解决办法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另外,因“中国CPI猪说了算”这一特征,要密切关注猪肉价格的走势。

  4、问:如何看近日中国人寿、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五家央企集体主动从美国退市?

  东方:美国证监会去年12月公布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的审计问题,做出苛刻、甚至无理的规定,比如、要求我们在美上市的央企,需要交出审计报告的底稿,这肯定是违反中国相关法律的,双方在审计问题上的互不让步,令这些企业早已在美国证监会的“预摘牌名单”中,因此,此次,主动退市更多的是技术层面的事情,并非很多网友认为的,中国这是在金融上与美国主动脱钩,它实际上与形势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

  而从美退市,对这些企业的融资影响实际上也并不大,一方面,这些央企在A股和港股都有上市,在美国市场的、以港股作为抵押而发行的存托股数量本身就不多,另一方面,这些央企并不缺钱。我们认为,或真正能令形势升级的, 就是美国刚刚通过的“芯片法案”,包括“四方芯片联盟”,如果美国胆敢实质性在这方面走实“升级贸易战”,那么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不可靠名单”、稀土武器等,都会对其进行实质性反制。

  5、问:8月15日,央行缩量续做MLF,当日净回笼资金2000亿元,并意外调降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央行这一动作释放了哪些信号?

  东方:7月份社融规模增量、新增信贷双双大幅不及预期出现下降,说明企业、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投资、消费、信贷都大幅减少,所以7月份的金融数据并不出我们意外。另一方面,M2同比增长12%,连续三个月超过10%,说明央行放水并未减少,但在传递到实体的过程中出现了障碍,大部分钱在银行里空转,对此,央行一边针对金融企业进行回笼流动性,避免越来越多现金在银行空转,一边针对实体企业有意降低资金成本,在一定程度帮助流动性流向实体。此外,MLF降息,或进一步带动LPR利率下降,在西方直到目前仍然只敢挑衅但却不敢摊牌的情况下,在有保有压的层面下,尽量维护泡沫仍然严重的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在全球央行加息的大背景下,中国央行进一步调低利率,说明我们的货币政策仍“以我为主”,且并未受国内CPI结构性走高的影响,并且,坚持不搞“大水漫灌”。

  然而,仍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全球经济满地鸡毛还未到来,我们仍不能盲目放松银根,不可一味为了救企业而救企业,以免重蹈越南经济的覆辙,即:上半年大家还在热烈讨论大量订单流向越南,越南复工的热火朝天景象,然而,仅仅几个月时间,特别是近两个月,大批越南外贸企业遭遇欧美的大量砍单,此前连轴转的生产线目前不得不面临大面积关停,这是典型的资源错配现象,我们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06:18 , Processed in 0.093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