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6月30日【第2023-689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8 09: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旦“与俄罗斯为敌”的“瓦格纳叛军”瞄着立陶宛或波兰动手

  则北约的集体防卫条约就会被立刻“置于火上烘烤”

  【据媒体报道】6月30日,以色列总理称,以不允许向基辅转交“铁穹”,担心落入伊朗手中。

  【据媒体报道】6月30日,根据布鲁塞尔欧盟峰会公布的乌克兰冲突讨论结果,欧盟领导人谴责蓄意破坏卡霍夫卡水电站的行为,但没有透露肇事者。

  ●以色列在伊朗境内“抓人”事件后续是否会朝“增进了解,澄清误会,建立联系”方向发展?

  6月29日,以色列国情报机构摩萨德在伊朗境内实施了一次抓捕行动,被捕者是所谓伊朗在塞浦路斯袭击以色列商人的计划的主要嫌疑人。在我们看来,在以色列总理公开以担心“铁穹”系统被俄方缴获转交伊朗为由拒绝向乌克兰转交的背景下,不排除以色列政府在考量,通过在伊朗境内“抓人”,为日后和伊朗之间建立一种类似美朝“抓人就是为了放人,送人就是为了要人”之沟通渠道的可能性。这种渠道建立的性质恐怕是基于“增进了解,澄清误会,建立联系”为基础进行的。

  众所周知,中东有两个难题,一个是巴以问题,一个是沙伊矛盾。前者是个百年的“小麻烦”,后者是千年的“大麻烦”。既然中国可以调节成功后者,那么在以色列看来,中国也可以做到调节前者。此外,以色列今日如此活跃也与欧美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因乌克兰问题不断激化密切相关。

  欧洲恐怕很清楚,欧洲无路可走,只能谈,只能向世界人民靠拢,向国际社会靠拢。而欧美分裂后,以色列必须找新的靠山,那就是欧洲。当然,以色列内部也有问题,摆脱西方资本利益的控制并非易事。

  ●一旦“与俄罗斯为敌”的“瓦格纳叛军”瞄着立陶宛或波兰动手,则北约的集体防卫条约就会被立刻“置于火上烘烤”

  在我们看来,北约目前对“瓦格纳事件”让其如此紧张在于北约的集体防卫条约存在漏洞,那就是针对一个“与俄罗斯为敌的叛军”,是否要启动“第五条”。换言之,北约面对直接针对它的这种挑衅,北约敢不敢应对。在我们看来,只要北约有决心有意志就不会害怕,然而,北约害怕了!这一点就首先体现在北约新任秘书长“难产”(法国坚决反对英国人为下一任北约秘书长)的问题。

  俄罗斯之所以顶着如此大的风险利用“瓦格纳事件”就是向西方展示决心(尽管尚未彻底下定决心),且是实打实的反向“战争边缘政策”、反向核讹诈。俄罗斯目的就在于迅速促使俄乌战争以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式结束。恐怕没有拉霍夫卡大坝被炸,就没有“瓦格纳集团”事件。讽刺的是,6月30日,欧洲理事会(马歇尔是最高领导人)以最强烈的措辞谴责蓄意破坏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的行为,这造成了毁灭性的人道主义、环境、农业和经济灾难并危及扎波罗热核电站的安全——虽然没有说具体谁干的,大家都知道谁是幕后黑手!于是就出现了美国的两位最亲密的盟友半公开地和美国唱对台戏!双方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排除北约继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后再一次误判形式的可能性

  这一轮乌克兰局势全面升级的主要负责人是俄罗斯,就因为普京多看了那张十七世纪地图一样。目前西方再度对俄罗斯施展“胡萝卜+大棒”,一边假装拉住乌克兰不让其加入北约,另一边继续对乌克兰提供军援。如果俄罗斯能进一步下定决心,在美国政府正考虑批准向乌克兰提供战术弹道导弹的传闻出现后,尤其表现出继续和俄罗斯死磕后,欧美是非常可能走向公开争吵的。但我们对俄罗斯仍然持“有希望,不指望”的态度持续观察。当然,普京打“瓦格纳牌”也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欧美围绕乌克兰问题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分歧,包括在西方资本内部。

  北约现在有可能在第二次误判形势,如果是这样,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的“核版本”就会再度上演。大举押注债市后,美国银行第一季度末账面亏损超1000亿美元——真不知道美国的银行风险压力测试成功到哪里?就算西方再次拿捏了俄罗斯,那又能如何呢?无非局面继续维持中国最期望的“河渡人”一段时间。

  ●炸毁卡霍夫卡水电站与打“阿富汗牌”是俄罗斯次轮备受刺激的两大主因

  阿塔称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国防部长在麦加会见沙特王储——在我们看来,受美国影响很大的阿塔政权跑到沙特首先是美国高官安抚沙特的后续步骤。不过,以色列都严重动摇了,阿塔政权也难保有别的想法。这一点类似美国打“阿富汗牌”后日本“抢跑”极快的那一幕。在我们看来,俄罗斯如此大受刺激,除了卡霍夫卡大坝被摧毁后,和美国打“阿富汗牌”也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阿富汗虽然不敢直接靠近中国,但恐怕会找机会迂回接近中国。

  若各国使用人民币偿还美债成为普遍,其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转折点

  【据媒体报道】6月29日,阿根廷中央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人民币纳入阿根廷银行系统允许进行存取的币种,批准阿根廷国内银行机构开设人民币储蓄和活期存款账户业务。公告指出,此举是为人民币在阿根廷对外贸易和当地金融市场中广泛使用提供便利。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阿根廷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敲定新的债务重组协议。协议规定,阿根廷需在6月30日前偿还约27亿美元的到期债务。有阿媒援引政府方面消息称,当前遭受高通胀挑战、美元储备不足的阿根廷,已决定使用人民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付部分债务。

  【讨论纪要】对阿根廷来说,出口和货币互换是获得人民币的主要手段。虽然在理论上阿根廷的这种做法会造成人民币贬值,但这种情况在世界范围内尚不普遍。至少人民币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加速走向世界。

  早几年,东方时事解读曾建议国家对货币互换规模加以控制,即便到今天,在我们看来,货币互换也是一把“双刃剑”。

  今天的情况照比之前有所变化,其中一个大背景就是世界范围内“去美元化”进程风起云涌。阿根廷今天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本币结算。因为阿根廷在花出去人民币的背后是有人收人民币,这对美元市场而言是一种打击,甚至这种趋势会逐渐发展到直接用人民币还美债的地步。对此,中国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有所调整,有所取舍。也就是用人民币汇率有限承压的“小损失”换取不断挤占美元市场的“大成果”。假以时日,美元就不可能继续维持“稀缺状态”,这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如果IMF进行干涉和阻挠,其公信力将进一步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失。

  需要补充的是,阿根廷也在通过这一手段尽可能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波动。不排除阿根廷比索直接与人民币挂钩,甚至在阿根廷直接流通人民币的可能性。一旦如此,这种做法会产生强大的示范作用。换言之,只要该国货币和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就等于间接找到了和美元汇率维持稳定的途径,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避美元霸权的层层盘剥,这就是“交叉汇率”。在我们看来,若各国使用人民币偿还美债成为普遍现象,其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转折点。

  乌克兰泽连斯基政权讨论禁止现金支付恐怕在为乌克兰“去本国货币化”铺路

  【据媒体报道】6月30日,乌总统办公室副主任罗斯季斯拉夫·舒尔马表示,乌克兰正在讨论禁止现金支付的可能性。他说:“总统、总理和我们的团队就此进行了非常深入和严肃的讨论。我们希望成为第一个完全无现金的经济体。”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舒尔马认为,废除现金将有助于清除至少95%的腐败案件。

  【讨论纪要】在我们看来,乌克兰计划禁止现金支付显得非常荒唐,一旦施行恐怕比印度“废钞”的损害还要严重。实际上,这就是“去本国货币化”,并在乌克兰国内流通美元和欧元。

  不过,如果真的如此,问题来了,那就是作为欧洲国家,乌克兰到底选择欧元还是选择美元?显然,这涉及目前西方内部的欧美利益之争。

  在我们的评估中,乌克兰很可能选择在国内流通美元,这也可以看作目前由美国资本利益代言的西方资本利益在乌克兰问题上执行“退出机制”的一部分。这涉及借“战后重建”的旗号,在乌克兰大量发债,并以此设立新金融衍生品的问题。即便是最终乌克兰局势完成“马歇尔计划V2.0”的“低配版”,对于西方资本利益内部的一部分来说,只要能赚钱,也是可以接受的。西方资本利益要的就是“金融殖民地”,玩的就是“金融奴隶制”。

  对此,中国自然不会反对,无非继续享受“河渡人”的局面。所以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强调的是不要打,谈起来。赚钱也好,讲故事也罢,只要不打核战争,造成核污染就是好事。至于谈成什么结果,那就要看西方与俄罗斯如何谈了。

  从中科院制成硅光计算芯片小谈为何英伟达绕过制裁对华出售“降级版”计算芯片

  【据媒体报道】据美媒报道,美国正在考虑进一步收紧对中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对此,英伟达首席财务官柯莱特·克莱斯6月28日表示,此举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克莱斯称,这一举措“将导致美国这一行业永久失去机会。美银警告称,英伟达的收入可能会受到高达7%的影响。

  【据媒体报道】6月28日,大摩认为,英伟达会找到解决的方法,就像上一次一样;英伟达曾在去年9月被政府要求向中国禁售两款用于人工智能的顶级计算芯片——A100和H100。

  【讨论纪要】在乌克兰局势全面升级后,尤其在“瓦格纳集团”事件发生后,方方面面都很清楚地看到,对于乌克兰局势的后续发展,中国的态度非常重要。西方很清楚,无论是稳定乌克兰局势,还是稳定金融都有求于中国,于是,西方便再次利用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问题对中国再玩“左手制造问题,右手解决问题”的老把戏。

  英伟达之所以降级芯片制造A100和H100还不是为了能够继续维持在中国的市场,阻挠中国迅速发展的芯片业。最新消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光电子课题组李明研究员——祝宁华院士团队研制出一款超高集成度光学卷积处理器。这种处理器的最大特点就是传输即计算,结构即功能,这使得其与传统计算机有天壤之别。

  实践证明,是美国离不开中国,不是中国离不开美国。此外,需要强调的是,所谓“英伟达的收入可能会受到高达7%的影响”恐怕只考虑到了静态因素。如果世界范围内供应链进一步紊乱,世界经济进一步下滑,西方的芯片、芯片生产设备等将因需求量大幅减产,损失会远超7%。换言之,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芯片市场,也是最大芯片需求方,如果中国说不要西方芯片,在客观上就等于世界说不要西方芯片。如果美方继续炒作单边非法制裁、与中国经济脱钩等话题,那请美国人参考最新出台的《对外关系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9:51 , Processed in 0.125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