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667|回复: 0

顾子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两个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4 2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近期的思考,中国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力度刺激新能源汽车,以及为什么欧美的政府缺乏相应的动力。

  关于战略石油和弯道超车之类的老生常谈就不说了,聊一些大家可能没想过的。

  先从欧美说起,

  美国半导体行业强大,欧洲燃油汽车工业强大,产业的不同,让欧美在刺激消费的路上,走了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从IBM到苹果,从英特尔到高通,美国是用摩尔定律不断推出更快的芯片,推动消费者对电子产品进行升级更替,哪怕早已性能过剩。

  从大众到梅赛德斯,从博世到大陆,欧洲是打着绿色环保的旗号,用不断升级的排放标准,推动消费者淘汰燃油车,哪怕还能开好多年。

  而在中国,最符合人性的生意模式,是“换壳换皮肤”。

  就像上一轮爆发的智能手机,内核简单、外形与功能性复杂的新能源汽车,完美符合了中国人的消费主义习惯。

  也就是说,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车,中国民众在对新能源汽车的“换壳”上,有着强烈的原始冲动,也更有利于刺激消费内需。

  这是公开场合我们不会说的原因之一。

  也是欧洲有极强的汽车工业,美国有特斯拉,但是欧美政府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并不大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个公开场合也不会说的原因,是中国有着全球最强的电网,以及耗电量最高的制造业。

  哪怕黄河长江上的水电站,到了晚上,水也一样得向东流,一样得发电,同样,无论是火电站还是核电站,晚上也不能把烧水的锅炉熄火。

  对于电厂和电网来说,白天发的电卖给工业企业赚取利润,晚上发的电没地方用,很多都被浪费了。

  中国有4亿多机动车,未来只要有50%都换成电车,就可以通过夜间给汽车或者储能站充电,消耗的中国电网庞大的闲置电力。

  电力企业在中国都是国企,夜间的充电本质都是免费,因此站在国家的角度,完全可以把电网的夜间充电视作一笔附加税,来取代汽车上的燃油税。

  按照未来2亿新能源车,每天15块电费,国家能每年凭空收到上万亿的税金,成为最大的一笔财政进项。

  因此本质上,我们补贴的不是车,而是在孵化一个个会行走的“纳税人”。

  欧美没有白天耗电量巨大的制造业,也就没有巨大的夜间电力损耗,

  而且,他们没有统一的国营电网,也就没办法通过夜间电费的收税机制来取代燃油税,也就没有了行政强推的动力 。

  这也意味着,全球除了同样不准备在车上赚钱的特斯拉之外,未来很难有什么新能源车企会卷得动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16:02 , Processed in 0.1094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