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34|回复: 0

坏土豆:这,将是对我们的沉重一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8 09: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土豆说:

  从OpenAI最新发布的技术来看,AI落后的原因在哪里?

  好莱坞2023年的科幻片几乎全部折戟沉沙,但是人家毫不气垒,2024年接着干,沙丘2、米奇17号、狂暴女神、星球崛起4……一部接着一部,马上就要轮番上阵!

  他们已经形成了强悍和成熟的科幻产业链!并且依然在一路狂奔!

  美国人喜欢这样的电影,他们喜欢看美国人用科技拯救世界,他们的虚拟现实在美国有庞大的市场。

  这给了他们巨大的科技发展空间和AI技术发展的土壤。

  而在中国一个减肥就可以惊艳全国,秒杀科幻片。

  正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流浪地球2震撼上映,票房收入40.29亿,我当时非常振奋,所有人都欢欣鼓舞,认为:

  国产科幻的春天将要到来了,电影工业化将快速腾飞!

  而且,2023年整个好莱坞兵败如山倒,从海王到黑豹,全部都是一塌糊涂,正是中国电影乘胜追击,进军海外市场的最好时机!

  我不敢说流量地球2拍的有多好,我还写过影评提出过里面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中国只需要多几部科幻片,必然会越来越好。

  但是这一年过去了,我发现我想多了!以后估计愿意拍科幻片的导演越来越少。

  你要问原因是啥,我就告诉你最简单的。

  流浪地球2是超豪华制作,也是吴京、刘德华等大牌云集,场景极丰富、素材极多,更不说背后需要一整条科幻产业链的支撑……但你知道制作成本是多少钱吗?

  拍了1400多天,历时超过3年,投资成本为5.6亿。

  可是你知道其它的电影是多少吗?

  比如满江红拍了51天,投资成本也是近5亿!

  我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也就是说两部片子的成本居然差不多。

  超宏大叙事的流浪地球2和一个四合院里拍的满江红成本居然是差不多的。

  这到底是为啥啊?

  原因我也不知道,我也不是专业人士,我只能说自己的知识还是太浅薄了,想必这个成本是合理的,我不明觉厉。

  但是满江红效果差吗?我绝对不敢说效果差,因为最后市场说了算。

  满江红票房收入45亿,力压流浪地球2!

  这一幕,估计所有的电影人都记住了。

  那么问题来了,以后你是导演,你以后会拍什么?

  你是拍小场景,还是拍科幻片?

  所以大家看到了2023年的贺岁片都是啥。

  以热辣滚烫为例,成本居然也高达3.5亿,几乎是流浪地球2的60%;

  而热辣滚烫的票房收入我预估应该不会低于40亿!甚至搞不好会超过流浪地球。

  我先强调一句啊,我绝对不质疑热辣滚烫的投资成本,咱也不懂。

  我也绝对不是说热辣滚烫不好,毕竟市场说好,那就是好,顶呱呱的好。

  但是我估计除了郭帆,以后没人拍科幻片了……

  当然,很多朋友会说,热辣滚烫、飞驰人生、第20条……这些电影都很好啊,我们以后多拍这样的电影就可以了。

  我并不是说这些电影不好,但是都拍这样的电影就可以了吗?

  首先,我想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些电影是不可能走出国门的,也不可能成为里程碑式的经典。

  其实我原来就说过,中国的很多文化精英和导演,压根就没想过文化出海的事情,也不会想走出国门的事情,因为国内市场太大了,已经足够吸引他们了,何必费力不讨好远征海外呢。

  你要指望他们做文化传播,还不如指望短视频网红……

  这也没法怪他们,就如同最近大家都在说古代历史一样,文人们都挣了钱,过上了舒适的生活,谁瞎了心了才会想北伐,国内市场那么舒服,谁还有心思操海外的心?

  我并不是说流浪地球2有多好,但是几年才这么一部,这就足够吸引人了。

  如果一年多几部,那好歹有的比,迟早会卷出一部优秀的电影出来。

  美国为啥科幻片席卷全球,因为人家起手就拍科幻片。

  美国一年拍20部科幻片,中国4年拍一部科幻片,你说谁的好?

  就算美国的导演都是傻逼,人家天天干这个,总能攒经验下来,拼数量也能超过你。

  但我们的问题就在于,除了郭帆,估计没人会拍了吧。

  你想想看就知道了,搁你碰到这样的环境,你会拍吗?

  第二点,也是很重要的,流浪地球系列和其它的电影不一样,因为只有它是真正的电影工业化的产物。

  要拍出这样的大制作电影,尤其是科幻片,需要一条极长的产业链,需要一大批科技产业的支撑,能带动一大批人工智能、5G通信、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行业头部企业的加速发展,能极大的促进AR、VR等技术的腾飞。

  如在2023中国科幻大会上,15家科幻产业上下游企业在北京园区推出了6个联合展项,涵盖数字人制作、虚拟拍摄、数字旅游等科幻产业等各种高新技术产品。

  也就是说,科幻电影不仅能推动科技产业链,还能解决无数高新技术岗位,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有利的促进作用。

  但奈何大众好像不需要科幻电影……这就尴尬了!

  最近,美国的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可直接根据用户的提示生成各种虚拟视频、同时保持极为华丽的品质。

  产品一发布,惊艳全球,更是让中国的科技迷们各种羡慕嫉妒恨,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人工智能领域虚拟现实的这个板块,我们对比美国差了一大截。

  那么落后的原因在哪里?

  好莱坞2023年的科幻片几乎全部折戟沉沙,但是人家毫不气垒,2024年接着干,沙丘2、米奇17号、狂暴女神、星球崛起4……一部接着一部,马上就要轮番上阵!

  他们已经形成了强悍的科幻产业链,并且依然在一路狂奔!

  美国人喜欢这样的电影,他们喜欢看美国人用科技拯救世界,他们的虚拟现实在美国有庞大的市场。

  所以,在大荧幕里,美国人沉迷科技,他们更崇拜英雄!

  这给了他们巨大的科技发展空间和AI技术发展的土壤。

  而中国一个减肥就可以惊艳全国,秒杀科幻片。

  你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你需要什么,市场就会给你什么!

  电影市场不需要科技,科技就没有生长的土壤。

  除了影响了科技发展,最终在文化上的结果是啥呢?

  在大屏幕里,美国的男人们忙着拯救世界,在利用高科技惩奸除恶,而我们的男人们忙着家长里短,忙着卿卿我我……

  我再说一次,我不是说这些电影不好,但是你不能只有这个,更不要指望这个去挑战美国的文化霸权?

  我只能说电影的文化出海,依然是遥遥无期。

  短期内除了郭帆这根独苗,我感觉可能没啥人拍科幻了。

  上次我错了,只看了一次他的电影,下次郭帆的电影上映的时候,我要看3次去支持他!

  毕竟,可能这是最后的希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21:57 , Processed in 0.12507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