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86|回复: 0

港股迎来技术性牛市?给大家略泼点冷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7 09: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假期内港股、美股都大涨,可能大家在今天开盘前都是比较兴奋的状态。但是从全天走势来看,其实并不尽如人意。

  大多数宽基指数,比如沪深300、创业板50、科创50都是收的小十字星,双创还都是阴线十字星。只要你开盘之后做了追涨,结果大概率不好。

  而从各个主流板块来看,早盘黄金、红利、中字头跌,科技、家电、白酒涨。到下午就反过来了:黄金翻红、中字头部分收复失地,科技、家电、白酒都较高点回落不少。

  整体来看,分歧仍然非常大。开盘前半小时是由看多、做多、偏进攻的机构主导,之后则是由看空、偏防守的机构主导。

  周末,很多人都听说了港股的“技术性牛市”。事实究竟怎么样呢?A股今天冲高回落,之后还会像港股一样进入“技术性牛市”吗?

  今天,院长给大家详细谈一下这个问题。

  什么是技术性牛市?

  首先,大家要明确什么是“技术性牛市”。

  当指数从近期的低点上涨超过20%时,我们就认为指数进入技术性牛市;反过来,当指数从近期的高点下跌超过20%时,就说它进入技术性熊市。

  简单粗暴,毫无美感的标准。

  技术性牛市不是一个对未来的判断,更不是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属于传统定义上那种998到6124的大牛市。

  这个词只是描述了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指数在一段(往往是较短的)时间里累计涨幅达到20%。

  而且,技术性牛市/熊市还可以用于个股。

  比如说,今年4月19日,英伟达股价跌到762美元,较历史高点974美元累计下跌21.76%,当时就有某些7x24短讯,说英伟达“进入技术性熊市”。

  结果,半个月后的今天,英伟达股价为887.89美元,较进入技术性熊市当天累计上涨16.52%。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听风就是雨。

  从行情规律和我们朴素的常识来讲,短期内上涨20%形成了一个技术性牛市,之后紧跟着的大概率是一段调整,很难继续大涨。

  A股还会有牛市吗?

  接下来,我们聊聊A股今天的回落。

  院长之前也给大家讲过多次,第二季度,是市场对业绩最敏感的一个季度,股价走势与业绩增速的关系最为密切:

  尽管5月和6月相对4月没有那么敏感,但相对全年来说,依旧是比较突出的。

  从数据来看,目前这个阶段,对已经过去的一季报业绩关注度稍低,而对即将到来的半年报业绩关注度稍高。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季报的业绩数据。

  下图是兴业证券统计的全部A股、全部除金融、全部除金融石化的营业收入增速:

  可以看到,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仍然维持上升,但连续多个季度增速出现下降,成长性逐渐下降。

  而从净利润数据来看,则比较有意思。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速是在改善的,但不扣除此项的归母净利润增速继续下降。

  说人话就是:各行各业都在计提减值损失,但是降本增效还是有比较微小的作用的。

  减值损失是阶段性的,将来整体好转以后就不必再计提;而降本增效逐渐加强的话,则是一个长期效果。

  所以,短期来看,这份数据中性略偏悲观;中长期来看,是中性略偏乐观。

  总体而言,目前无论从财务报表数据还是各类宏观数据来看,现在无法证实复苏,仍需二季报数据进一步佐证。A股离牛市可能还差那么临门一脚,大家仍要耐得住寂寞,保持中高仓位即可,不必迅速满仓。

  重点关注哪些板块?

  上面我们说到了一个小结论:全部A股的成长性逐渐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红利风格表现较好。

  整体成长性弱,必然会导致成长板块可以买的股票少,对部分机构,或者巨型机构的部分资金来说,肯定是要转向红利的。

  在这种情况下,为数不多的能维持较高成长性的板块,以及既有一定成长性又有一定红利特征的板块,就成为机构的首选。

  CPO在去年是属于第一类板块。今年一季报虽然暂时证伪,但这是基于产能瓶颈,订单还在,所以投资逻辑大部分没有变,除非二季报仍然不好。

  第二类板块,则包括了今年一直默默上涨的家电、工程机械等。

  它们长期以来都是红利价值风格,估值比较低。现在由于海外出口扩张而形成了超预期的增长,部分资金认为它可以参考成长股估值,因此不仅净利润有提升,估值也会提升,形成所谓的“戴维斯双击”。

  从过去的市场规律来看,1-3月,往往会基于一季报、二季报的预期而提前炒作。如果这个预期在4月的一季报中被证实,那么行情大概率会延续下去。

  因此,我们现在应当采取的策略中,完全可以包括追涨家电和工程机械。

  只不过这种追涨需要一点技巧:可以选择它短期内表现落后于大盘的日子入场,而不是像今天这种明显强于大盘的日子。

  第二季度还有一种可能的上涨逻辑,是提前炒作第二季度业绩预期。限于篇幅,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15:58 , Processed in 0.0938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