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3|回复: 0

环球科学:网上几乎找不到的语言,AI也能翻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2 00:2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动物学 ·

  拍“翅膀”的大统一公式

  不同物种的振翅频率与其体重的平方根除以翅膀面积所得结果成正比(图片来源:原论文)

  科学家认为,为了尽量减少飞行所需的能量,动物扇动翅膀的频率应该由翅膀的自然共振频率决定。然而,科学家一直未能找到一种描述动物振翅频率的通用数学模型。近日,在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研究中,科学家推导出了一个公式,它既适用于飞行动物的振翅频率,又适用于企鹅和鲸鱼等潜水动物的击鳍频率。

  经过理论推导,研究人员得出结论:飞行动物和潜水动物振翅或击鳍的频率应与其体重的平方根除以翅膀面积所得结果成正比。为了验证该公式的准确性,研究人员将公式推导结果与已知的动物振翅或击鳍的频率进行了比较,包括蜜蜂、飞蛾、蜻蜓、甲虫、蚊子、蝙蝠和蜂鸟等飞行动物,以及企鹅和几种鲸鱼等潜水动物。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物种的体型和翅膀形状各不相同,但方程中的比例常数都是近似相同的,因此该方程是通用的。最后,科学家据此推测,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 northropi,已灭绝)应以0.7赫兹的频率拍打其10平方米的翅膀。研究人员同时强调,由于流体动力学的物理原理在极小的尺度上会发生变化,因此极小的动物(比目前已知的任何动物都小)的振翅频率可能不符合该公式。

  · 宇宙学 ·

  超轻原初黑洞可能带有净色荷

  在电磁力中,物质会携带正负电荷;在强相互作用力中,物质会携带色荷。色荷分三个种类,分别为红、绿、蓝(只是分类命名,与实际颜色无关)。但由于强相互作用力太强,携带不同色荷的夸克无法独立存在,这被称为夸克禁闭。成团的夸克总色荷为零,所以这种效应也称为色禁闭。

  近日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的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机制,可以让原初黑洞(Primordial black holes)携带净色荷。原初黑洞的质量与其形成的时间有关,对于质量在10??到10??克之间的原初黑洞,它们形成时,宇宙尚处于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状态。宇宙初期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能量极高,强相互作用力尚未实现夸克禁闭,所以这种原初黑洞形成时会吸收自由的夸克和胶子,可能获得净色荷。这样小的黑洞会因为霍金辐射蒸发,但它能扰乱宇宙初期的质子、中子分布,或许能留下可观测的痕迹。(Physics)

  · 人工智能 ·

  可翻译上百种低资源语言的AI工具

  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翻译各种语言。这些模型通常需要大量可在线获取的数据加以训练,但并非所有语言数据都公开、低成本或是普遍可及,这类语言被称为“低资源语言”。因此,大多数人工智能(AI)模型都无法翻译低资源语言。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Meta公司开展了名为“不落下任何语言”(No Language Left Behind,简称NLLB)的项目。近日,该项目开发了一个在线多语言翻译工具,名为NLLB-200。该工具能翻译204种不同语言,其中包括150种低资源语言。相关论文于近日发表于《自然》(Nature)。

  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跨语言技术,能让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学习如何利用翻译高资源语言的预存能力来翻译低资源语言。由于团队在许多低资源语言上只能获取1000~2000例样本,为了扩大NLLB-200的训练数据量,他们用一个语言识别系统发现了这些特定语言的更多实例。团队还从互联网存档中挖掘双语文本数据,帮助提升了NLLB-200的翻译质量。最终,NLLB-200的翻译表现比已有系统高了44%。该模型或可帮助低资源语言使用者获取更多图书和研究文章。不过,研究人员同时指出,误译的情况仍有可能出现。

  · 动物学 ·

  非洲象会用“名字”称呼彼此

  不同的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个人姓名。但在人类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动物会用名字称呼彼此,鹦鹉和海豚被发现会通过模仿被叫对象的声音来呼唤对方,但这并不是名字。近日,在《自然·生态与演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野生非洲草原象(Loxodonta africana)或许会像人类一样,用名字打招呼。

  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1986至2022年,野生非洲雌象-后代群组的469次呼叫录音,该算法可以识别叫声中27.5%的被叫对象。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声音并不是对被叫对象的模仿,并且每一头象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叫声,类似于名字。研究人员还对17头野生象播放了象录音,他们发现,象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靠近音响的速度更快,并更容易回应。

  · 健康 ·

  含有这种微塑料的精液,精子活力较低

  该研究的图片摘要(来源: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4)。 DOI: 10.1016/j.scitotenv.2024.173522)

  此前的研究表明,微塑料已经几乎无处不在。在最近发表于《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新研究中,来自中国多个机构的公共卫生研究团队在他们检测的每份精液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研究团队招募了36名居住在济南市且未从事塑料相关行业的健康成年男性,这些被试每人都捐献了一份精液样本以供检测。结果研究者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他们一共发现了八种微塑料,其中最常见的是聚苯乙烯。他们还发现,含有聚氯乙烯塑料碎片的精液样本中精子活力较低。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生育率下降的原因,该研究结果也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微塑料暴露对生殖潜在影响的必要性。(Medical Xpress)

  撰写:王昱、冬鸢、黄雨佳、李承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3:38 , Processed in 0.1407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