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0

环球科学:巴氏杀菌法可能无法完全消灭牛奶中的病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23: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航天 ·

  SpaceX星舰第五次试飞瞄准7月底,将尝试用发射塔捕获火箭

  6月6日,在SpaceX公司星舰(Starship)的第四次飞行测试中,火箭的上下级终于成功实现软溅落,首次达成了测试目标。根据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最新评论,SpaceX正计划在7月底进行第五次飞行测试。与猎鹰9号(Falcon 9)不同的是,星舰的下面级超重型助推器并没有着陆腿,为了保证其快速重复使用计划的可行性,SpaceX计划用发射塔“捕获”火箭。马斯克表示,塔式捕获可能会在7月下旬的第五次测试中进行。(X)

  · 公共卫生 ·

  巴氏杀菌可能无法完全消灭牛奶中滴度过高的病毒

  今年3月,美国奶牛中暴发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虽在零售的巴氏杀菌奶制品中检测到了H5N1病毒的遗传物质,但并未在这些样本中检测到传染性病毒。然而,一项近日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显示,对含有大量禽流感病毒的生牛奶样本使用标准巴氏杀菌法处理后,仍能在样品中检测到少量传染性病毒。因此,有必要对乳制品生产中的H5N1病毒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在生牛奶(未经巴氏杀菌)中添加了目前在奶牛中传播的H5N1病毒株,并测试了两种商业巴氏杀菌最常用的温度(63°C和72°C)的消毒效果。实验结果显示,在63°C下,传染性H5N1病毒的滴度会在2.5分钟内降低1010倍;在72°C下,传染性H5N1病毒的滴度在5秒内降低了104倍。然而,在72°C下长达20秒的时间内,研究人员都检测到了略高于检测限的传染性病毒。这说明如果牛奶中的初始病毒滴度足够高,至少在特定实验条件下,巴氏杀菌牛奶中仍可能有相对较少但可检测到的传染性病毒。研究人员同时表示,感染奶牛实际产生的生牛奶可能与实验中使用的样本具有不同成分,或可能含有细胞相关病毒,因此或许有不同的灭活动力学。(FDA)

  · 生理学 ·

  心脏结构的变化揭示了人类演化

  人类与其他非人灵长类拥有共同的祖先,不过人类逐渐演化出了更大的大脑,还拥有了直立双脚行走的能力。近期,在一篇发表于《通讯生物学》(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中,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奥克那根分校(UBCO)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比人类与其他猿类(包括黑猩猩、红毛猩猩、大猩猩和倭黑猩猩)的心脏,提出了关于人类演化的新见解。

  研究人员使用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生成了人类和多种猿类的左心室图像,心脏的这一区域负责将血液泵向全身。在类人猿的左心室内有大量延伸到腔内的肌肉束,称为小梁(trabeculation)。相比之下,健康人类的左心室相对光滑,肌肉紧密,很少存在小梁。研究人员发现,在心脏的底部,其他猿类的小梁是人类的四倍。通过使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的运动和速度,研究人员发现小梁的形成与心脏的形变程度有关。人类心脏的小梁最少,心脏功能也更强大。自然选择压力或促使人类演化出了能够向身体泵入更多血液的心脏,以满足人类更高的代谢需求。同时,更大的血流量有利于人类散热。不过科学家还尚不清楚具有小梁结构的心脏是如何使其他猿类适应自己的生态位的。(Swansea University)

  · 物理学 ·

  在液晶中实现高效、灵活、可调谐的量子源

  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是量子光学中最有用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在能量和动量守恒的条件下,将一个泵浦光子转换为一对彼此关联的输出光子,生成量子光学所必须的复杂光态。不过作为纠缠光子对的重要来源,SPDC迄今只能在固态晶体中实现。最近,在一篇发表于《自然》(Nature)的文章中,研究人员首次在液晶中实现了SPDC,为高效且电场可调的新一代量子源开辟了道路。

  SPDC的实现与材料的空间非中心对称性密切相关,因此它不会发生在各向同性的材料,如普通的液体或气体中。然而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了具有特殊结构的铁电向列相(Ferroelectric Nematic, NF)液晶,这种材料在保有流动性的同时,具有强烈的中心对称性破缺的特点。其内部的分子是细长且不对称的,最重要的是,它们可以通过外部电场重新定向,以改变输出光子对的偏振与生成速率。研究人员表示,经过适当的开发,这种材料可以用于实现灵活、高效且可调谐的新一代量子光源:既能高效地产生纠缠光子对,也可以轻松地通过电场进行调谐,还可以集成到更复杂的设备上。(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SCIENCE OF LIGHT)

  · 环境 ·

  更长无冰期或会导致哈德逊湾北极熊种群缩小

  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北部的北冰洋,它会季节性地被海冰覆盖,是约1700头北极熊的家园。冬季海湾被海冰覆盖时,北极熊就生活在海冰上,捕猎它们最喜爱的猎物——海豹。当海冰在春季融化,北极熊会来到岸上,在夏季整个无冰期禁食,直到秋季回到海冰上。据一项发表于《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的新研究,全球变暖预计会延长哈德逊湾的无冰期,从而缩短此处栖息的北极熊的捕猎季节。研究人员指出,在温度上升2.1℃的场景下,哈德逊湾大部分地方的无冰期或会超过成年北极熊存活所能忍耐的最长禁食期。

  过去30年间,哈德逊湾地区的温度升高了超过1℃,导致无冰期从约120天增加到约150天。由于海湾的北极熊靠海冰捕猎,无冰期的延长可能会降低它们在禁食期的存活率和下一个捕猎期的繁殖成功率。研究人员分析了IPCC第六次国际气候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型的预测结果,以评估未来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无冰期的变化,这些区域已经记录到了北极熊种群的下降。北极熊被认为能安全存活过183天到218天的无冰期。研究人员估计,如果全球变暖分别超过2.1℃和2.6℃,在哈德逊湾西部和南部区域的无冰期就会超出183天的极限。此外他们估计,季节性融冰可能会在春季提前发生。这可能会降低北极熊的繁殖成功率,因为这会缩短幼崽哺乳期,而幼熊通常出生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研究人员强调,如果我们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的范围内,哈德逊湾北极熊种群最有可能存活下来。

  撰写:时小舟、黄雨佳、不周、clef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3:44 , Processed in 0.0936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