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3|回复: 0

环球科学:这种海绵擦每月可脱落上万亿根微塑料纤维;1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2 19: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公共卫生 ·

  气候变化可能正让真菌变得更危险

  通常来说,真菌感染人类的可能性比细菌或病毒低,这主要是因为人类免疫系统非常善于抵抗真菌,且哺乳动物的体温过高,并不适宜真菌生长。然而在近几十年来,真菌感染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在一项针对医院内真菌感染情况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一种真菌在高温下加速获得了耐药性。

  研究者收集了2009年至2019年中国96家医院的患者样本,在数千种真菌菌株中,发现了一种此前未曾有过感染人类记录的真菌:河道红冬孢锁掷孢酵母(Rhodosporidiobolus fluvialis),并且这种真菌对两种主要的抗酵母菌感染药物氟康唑(fluconazole)和卡泊芬净(caspofungin)均具有耐药性。同时,研究者在小鼠实验中发现,在37℃下培养的真菌细胞积累突变的速度比在25℃下快20倍,同时在37℃下培养这种真菌,并将其暴露于另一种常见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时,真菌对会加速产生对该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者表示,这一发现支持了气候变化正在加速真菌演化,从而使其变得更危险的观点。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Nature Microbiology)。(Science news)

  · 环境 ·

  这种清洁海绵每月可脱落上万亿根微塑料纤维

  神奇海绵魔力擦清洁力很强,能够清除几乎所有顽固的污渍,可应用在从小白鞋到地板的多种场合。最近一项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神奇海绵魔力擦每月脱落超过1万亿根微塑料纤维。

  这种海绵是三聚氰胺和甲醛的聚合物,会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磨损,进而分解成更小的碎片及微塑料纤维。这些物质一旦通过下水道系统释放到环境中,就很可能被其他动物吃掉。因而,研究人员想要了解三聚氰胺海绵的致密度会如何影响海绵的分解速度,并计算海绵脱落的微塑料纤维数量。研究人员发现,致密度较低的海绵磨损更快,产生的微塑料纤维更多。他们还确定,每克磨损后的海绵大约释放出650万根微塑料纤维。接着根据亚马逊2023年8月的月销售量,并假设所有出售的海绵平均磨损10%,他们计算出这种海绵每月可释放出约1.55万亿根微塑料纤维。不过,由于只考虑了一家在线零售商,因此实际脱落的微塑料数量可能会更高。(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医学 ·

  100%预防HIV:吉利德长效HIV疗法3期试验结果公布

  美国吉利德科学(Gilead Sciences)在当地时间6月20日宣布,其关键3期PURPOSE 1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该公司每半年注射一次的HIV-1衣壳抑制剂lenacapavir在对女性的HIV预防上显示出100%的有效性。这是首个显示无患者感染的预防HIV的3期试验。

  PURPOSE临床项目是一项全面和多样化的HIV预防试验计划,共包括全球5项HIV预防试验。这次公布的PURPOSE 1是一项双盲、随机3期研究,旨在评估每半年一次皮下注射lenacapavir和每日一次口服的抗病毒疗法Descovy与每日一次口服Truvada相比,在16~25岁的一般女性和青春期女孩中,用于暴露前预防HIV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人员将被试按2: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lenacapavir、Descovy和Truvada组。结果显示,在Truvada组中,有16例HIV感染(发病率为1.69每100人年)。而Descovy组的HIV发病率(发病率为2.02每100人年)与Truvada组相似,但在统计学上并不优于背景HIV发病率(发病率为2.41每100人年)。值得一提的是,在lenacapavir组中,无一例HIV感染(发病率为0.00每100人年),表明每半年一次的lenacapavir在有效性上显著优于背景HIV发病率和每日一次的Truvada,p值均小于0.0001。PURPOSE 1 的更详细数据将在未来的会议上公布。(公众号“药明康德”,Gilead Sciences)

  · 生物学 ·

  马达加斯加发现第一种会跳跃的水蛭

  早在14世纪,就有文字记录认为陆生水蛭可以跳到宿主身上,然而由于缺乏确凿的证据,一些研究者认为这些水蛭可能只是从较高的植物上掉落到宿主身上,而被误认为是在跳跃。然而,据《科学》新闻(Science news)报道,两位研究者在2017年和2023年两次前往马达加斯加时,发现了岛上常见的水蛭Chtonobdella fallax的确具有跳跃能力。

  相关研究发表于《热带生物》(Biotropica),研究者描述了这种水蛭跳跃的方法:它会先向后弯曲身体,像一条准备发起攻击的蛇一样,然后笔直地向前跳跃。研究人员表示,在短短的两段录像中,这种水蛭就跳跃了3次,说明它很可能是一种频繁跳跃的物种。目前研究者还不确定水蛭跳跃是否是为了寄生到宿主身上,他们正在研究该水蛭的肠道,以了解它们以哪些动物为食。(Science news)

  · 物理学 ·

  首次在单晶石墨烯中观测到电子掺杂情况的超导电性

  据上海交通大学消息,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听昕课题组与李政道研究所刘晓雪课题组合作在《自然》(Nature)上发表研究称,首次在单晶石墨烯中观测到电子掺杂情况的超导电性。

  通过优化样品制备方法,研究人员成功制备出高质量双层石墨烯与二硒化钨异质结样品。接着,通过开展系统的极低温量子输运测量,结合电场调控和静电掺杂调控,他们揭示了该系统中空穴掺杂超导随位移电场和载流子浓度变化的完整相图。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电子掺杂的情况观察到超导态,这是在单晶石墨烯中首次观察到电子掺杂的超导电性。空穴端和电子端的超导态强度都可以通过外加的垂直位移电场进行有效调节,实验上测量到的最高超导转变温度分别约为450毫开尔文和300毫开尔文,这也是目前在单晶石墨烯系统中观察到超导转变温度的最高纪录。这项研究对理解石墨烯系统的超导机理,以及设计制备基于石墨烯系统的高质量新型超导量子器件等具有重要意义。(上海交通大学)

  撰写:王怡博、二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3:37 , Processed in 0.09381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