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27|回复: 0

顾子明:改革的内核,是税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26 00: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个月就要开会了,我们聊一聊改革。

  中国历代的改革与变法,究其本质内核,都是税改。

  政府通过税收的优惠与歧视,调整国家的产业结构,最终改变统治阶级的构成。

  我泱泱中国几千年历史,对此,有太多的案例可以比较与回顾。

  譬如商鞅变法,本质是通过对新兴的商业征重税,对传统的农业减税,以推动秦国民众更多的去从事农业,吸引六国的流民移民去秦国。

  庞大的农业人口,可以为秦国提供庞大的兵源和军粮,有利于秦国不断扩张的军事霸权,推动秦国的贵族阶级转职为军事贵族(寡头)。

  而管仲变法,本质是通过对传统的农业征重税,对新兴的商业减税,以推动齐国更多的民众从事商业与服务业,吸引六国的资本流动至齐国。

  庞大的商业与服务业人口,可以为齐国建立庞大的贸易路线,有利于齐国不断扩张的经济霸权,推动齐国的贵族阶级转职为门阀贵族(资本家)。

  用孟子的话说,王者以德、霸者以力,两千多年前的管仲和商鞅,为我们开创了两条改革的道路。

  后世的历次改革,或者说是变法,基本都是围绕着这两个道路做加减和调整,譬如: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本质是发展传统农业,对新的商业征重税,抑制北宋资本的无序扩张。

  明朝张居正变法的本质是发展新兴商业,对旧的农业征重税,打击明朝地主隐瞒的土地。

  甚至同样是兴修水利,王安石的重心是开垦荒地,搞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张居正的重心是疏通航道,降低物流成本,搞大明统一大市场。

  做法的不同,是阶级利益的不同。

  因此,王安石和张居正上台后,都会对其他的阶级进行打压,迫使其放弃大量的利益,使得国库变得愈发充盈。

  譬如王安石的青苗法,是把资本家的放贷的收益强行收回给大宋朝廷,而张居正的一条鞭,则是把地主盘剥农业的收益收回给了大明王朝。

  这就是后世马克思所说的,国家的实质必然表现为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

  而改革的路线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看的是未来能否坚持下去,最终完成统治阶级的更新换代。

  按照王安石的路线走下去,遏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北宋可能会变成一个军事帝国,跟北方的辽夏金元掰一掰手腕,看谁才是铁血的东亚霸主。

  按照张居正的路线走下去,鼓励资本萌芽的明朝可能会变成全球的贸易中心,跟西班牙和大英、法国争夺谁才是那个伟大的日不落帝国。

  只不过,触碰利益比触碰灵魂更难,他们的改革都戛然而止,没有给我们看到历史的另一种可能。

  而我辈即将有幸见证历史,见证这一次重大的历史改革,

  那么,政事堂的读者们是喜欢更多看到王安石/商鞅的霸道,还是张居正/管仲的王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22:16 , Processed in 0.1407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