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93|回复: 0

戍天九思:中国歼轰舰定义未来,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4 03: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大家关注的六代机,传出了两个令人鼓舞的好消息。一个是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难产,另一个是中国全新一代战机开始定义未来。

  美国“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难产可能变劣势

  6月25日《香港亚洲时报》网站发表题为“美国未来战斗机计划陷入自由落体”的文章。文章称,在退役F-22“猛禽”战斗机和投资下一代战斗机的问题上,美国空军面临一场预算战争和保持未来空中优势的辩论。

  报道称,美军的F-22机队计划将在未来10年耗资220亿美元对142架飞机的升级,让它服役到本世纪40年代,但升级后的F-22可能仍落后于时代。

  曾经被吹捧的“下一代空中优势”计划面临同样前途未卜的命运,或会陷入成本的死亡螺旋。6月,美国“防务一号”网站报道称,“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的高成本正在令美国空军头疼不已,预计每架战机成本为3亿美元,空军还需要考虑对F-35、B -21和“哨兵”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的投资,美国空军正在考虑修改这个第六代战机项目。考虑调整是由于预算限制、技术困难和制空权概念的不断发展。报道还说,新技术和无人机的进步也促使空军对制空权战略进行重新审视。

  美国“防务一号”还提到,空军参谋长戴维。奥尔文将军和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正在犹豫是否继续推进“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该项目原本将于今年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之间选出竞标赢家。但是,洛克希德?马丁在F-35项目上的延迟和波音在国防业务上令人失望的业绩表现都是使得该项目可能夭折的因素,还有波音的管理问题和洛马在提高成本效益方面的懈怠。

  美国人找不到方向,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了。

  美苏百年子母机梦想让中国人实现了

  关于子母机的构想,苏美两国早在近百年前就开始尝试了,但是,最终都被迫放弃。

  上世纪30年代,苏联曾尝试由TB-3轰炸机在主翼上方、下方和机腹携带伊-5、伊-16和伊-Z战斗机的子母机方案。

  ▲苏联提出的由TB-3轰炸机携带战斗机的构想

  上世纪40年代,美国也研发并测试了可由轰炸机携带升空并在空中分离的XP-85战斗机。

  ▲美军测试XP-85在空中与母机的对接,XP-85战斗机项目最终被取消。

  这些子母机的构想和设计有两大目的,既要解决轰炸机防卫能力弱需要歼击机护航的问题,又要解决歼击机“腿短”无法远距离护航问题。平时,这种子母机是一体组合的,在遂行任务中一旦遭遇敌方战斗机拦截,便可在空中放出歼击机,由己方歼击机迎战敌方战斗机。

  这种构想虽然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工程实现却很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携带子机后,母机原有的气动外形被破坏,且整体重量加大,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母机的飞行性能,如降低最大升限、飞行速度、航程和机动性。

  另一方面,子母机空中分离虽不难,但子机若想在空中重新与母机实现对接和组合却很难,且对接过程危险性极大,很容易发生恐怖的空中相撞。而如果无法实现空中对接和组合,那仅凭子机自身携带的燃料很可能无法自行返航。

  正因如此,虽然子母机构想已诞生近百年,但在这两大世界级难题的制约下,许多国家的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各国始终无法拿出哪怕一款可投入实用化的子母机方案。但是,如今看来,中国成功做到了,而且我们采用一个别出心裁的设计,那就是“让子机与母机融为一体”。

  笔者在《中国无人机“72变”——未来空中母舰来了》一文中做过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成功研发出可一变六的组合式无人机。而且,更厉害的是中国还把新一战机也做成了子母机——歼轰舰。

  中国定义未来智能化战争——歼轰舰

  最近,据《南华早报》披露,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正在试飞一架“世界上从未见过的喷气式飞机”,该型机采用了翼身融合设计和带有高度隐身效果的后掠三角翼,而其真正堪称“神奇”的地方在于可在飞行过程中“变形”。

  据悉,该机的两侧机翼可在空中各自释放一架同样采用隐身设计的无人机,被释放的无人机原本是机翼的一部分。两架无人机与有人驾驶战机分离后,受机翼面积和形状的改变,以及飞机重心变化的影响,有人驾驶战机出现了震颤,但很快便恢复了稳定的飞行状态,说明其在气动外形发生变化后仍可正常飞行,以及飞控系统可有效应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由于AI大模型、射流飞控技术和翼身融合技术的发展,这种子母机实现了智能化和无缝衔接,实际上是歼击机和轰炸机的结合体——歼轰舰。

  当子母机一体时实际上是有人战略轰炸机,两侧的子机动力由射流提供,子机还可为母机提供升力,一体机主机翼形状接近三角翼,可有效增加航程;当两架子机与母机分离后,实际上变成1架有人轰炸机和2架无人攻击机,母机机翼形状由三角翼变为人字形翼,即菱形翼与后掠翼的结合,与美军B-21外形相似,欧洲的两款六代机合研项目——GCAP和FCAS均采用人字形翼。

  ▲美军B-21战略轰炸机

  ▲采用人字形翼的GCAP战斗机预想图

  ▲采用人字形翼的FCAS战斗机预想图

  几年前,歼-20隐身战机总师杨伟曾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可能具备变形能力”。美国设想的“下一代空中优势”平台——是“能力簇、系统簇、穿透型”的组合体,苏联和美国百年前的梦想,中国要帮它们实现了。

  笔者认为,歼轰舰,不仅是歼击机和轰炸机的结合体,更是未来智能化战争有人无人组合、一机多用、收放自如的战略打击平台,它彻底颠覆了传统战机单一功能的局限,开启未来战机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化的新时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0 09:59 , Processed in 0.1094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