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11|回复: 0

风清语:中国最高科学人才制度迎来重大改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26 02: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最高层次的科学人才制度迎来重大改革。近期,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修订了各自的院士章程,以推进新一轮院士制度改革。此次改革在增选端引入了外部同行专家评审机制,在退出端进一步明确了撤销院士称号的相关规定。这预示着让院士称号将回归荣誉性和学术性,淡化围绕院士称号的利益因素,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看点一: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1、院士增选不再是院士内部的“小圈子游戏”,现在有外部的同行专家来参与评审,就好比请了一群业内的高手来帮忙评判,“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增加了评审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2、每位院士推荐候选人的名额从三个减到一个,每位院士在推荐时必须更加谨慎,确保推荐的是真正厉害的人。

  3、评审专家主要由长江学者、“杰青”等高水平专家组成,还有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参与进来,这样的组合更能够代表行业的高水平。

  4、外部同行专家评审采取封闭式管理,确保评审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就像是在一个干净、公平的比赛环境中进行选拔。这次院士制度改革预示着中国正在努力提升院士制度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看点二:要守规矩,不然帽子没了

  1、如果院士存在严重违反科学道德或品行不端等问题,可以撤销其院士称号。这就像对院士们说:“要守规矩,不然帽子就没了!”,明确了撤销院士称号的标准和程序,有助于维护院士称号的严肃性和荣誉性。

  2、对于在增选过程中实施“说情打招呼”的候选人,一经查实将永久取消其参选资格,已当选者也将按程序取消院士称号。这就给候选人戴上了一个紧箍咒,违规是要付出代价的。

  看点三:名额分配出现了重大变化

  1、名额分配直接落到具体的学科方向上,并特别向新兴交叉学科倾斜,反映了国家对于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和促进学科均衡发展的决心,新兴交叉学科迎来春天。

  2、如何确保评选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何合理分配名额以及如何界定新兴学科等,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体上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意在让院士称号回归其原本的荣誉性和学术性,确保其代表的是学术界的最高成就和道德典范。不仅能够激励青年学者追求卓越,同时有助于形成不“唯帽子”、唯头衔而重实际学术能力的学术风气。

  长远来看,院士制度改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更加公平、透明和高效的院士制度。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次院士制度改革正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确保中国的科研力量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科技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1 22:58 , Processed in 0.1094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