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52|回复: 0

环球科学:滞留宇航员最早明年2月回地球,NASA确认SpaceX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9 05: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科学奖项 ·

  2024年“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公布

  8月26日,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正式揭晓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49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女性获奖人数大幅增加、“90后”获奖人崭露头角、10家机构首次拥有获奖人……

  · 医学 ·

  7国开启全球首个肺癌疫苗临床试验

  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道,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开发的全球首款肺癌疫苗BNT116近日开始了I期临床试验,全球7个国家(英国、美国、德国、匈牙利、波兰、西班牙和土耳其)共34个研究中心参与该研究,纳入约130名患者。首名患者是67岁的雅努什·拉奇(Janusz Racz),他于当地时间8月20日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UCLH)接种了疫苗。拉奇当日共接种6剂疫苗(分别对应不同的抗原),每剂之间相隔5分钟。未来6周内,他将每周接种一次疫苗,再之后的54周将每3周接种一次疫苗。

  据悉,BNT116是一款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mRNA疫苗。该疫苗会在患者体内表达特定肿瘤标志物,帮助免疫系统识别这些分子,进而增强患者机体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对健康细胞的毒性风险。该I期临床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BNT116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BNT116单独用药和联合用药的安全剂量,因此该试验将招募处于不同阶段的NSCLC患者,例如手术或放疗前的早期患者,以及晚期患者和复发患者。(The Guardian, UCLH)

  · 航天 ·

  滞留国际空间站的2名宇航员将于明年2月返回地球

  两名“星际客机”宇航员在“星际客机”与国际空间站的接口处拍照。图片来源:NASA

  当地时间8月24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搭乘“星际客机”(Starliner)前往国际空间站的2名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苏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将在明年2月随着例行轮换任务Crew 9机组,搭乘SpaceX“龙”飞船返回地球。他们在今年6月5日前往国际空间站,原本计划只在国际空间站逗留8天,测试波音“星际客机”的载人能力。但“星际客机” 出现了氦气泄露、推进器失联等问题,NASA出于安全考虑,决定让“星际客机”在9月初与国际空间站分离,不载人返回地球。

  NASA表示,“星际客机”最大的安全隐患在于,NASA无法确认它在返回地球变轨的过程中,推进器能否正常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载人返回地球风险过高。例行轮换任务Crew 9将会在9月抵达国际空间站,此次任务原本计划将搭载4名宇航员,但为了接2名“星际客机”宇航员返回地球,NASA将此次任务发射时的人数减少到2人。目前,2名“星际客机”宇航员已经参与了国际空间站日常的科研、维护工作。(NASA)

  · 分子生物学 ·

  寄生虫蛋白质帮助伤口愈合

  受伤 12 天后,未经治疗的皮肤(左)缺乏毛囊,但 TGM 治疗(右)随着组织愈合和再生促进新毛囊(箭头)的形成。图片来源:2024 Lothstein et al.

  皮肤的伤口需要迅速愈合以防止感染,但快速愈合时容易形成瘢痕组织,而非适当的皮肤再生,由此留下的瘢痕会影响美观。为通过控制免疫细胞活性,在降低感染概率、促进组织愈合的同时减少瘢痕的形成,近日,一项《生命科学联盟》(Life Science Alliance)上的研究发现,一种寄生虫蛋白质可促进皮肤伤口无瘢痕快速愈合,或可成为治疗皮肤伤口的新方法。

  科学家从一种生活在小鼠等啮齿动物肠道中的线虫寄生虫Heligmosomoides polygyrus中提取了其分泌的转化生长因子β类似物(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mimic, TGM)。研究发现,TGM能够与信号蛋白TGF-β受体结合,诱导巨噬细胞在伤口处聚集,并调控其基因表达,促进组织再生。局部应用TGM能过够促进小鼠的皮肤伤口闭合及再生,而非纤维化及形成瘢痕。这项新疗法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

  · 分子生物学 ·

  在单分子水平分析文库规模分子动力学的新方法

  传统的单分子荧光显微镜一次只能分析一个样品,这种通量的限制使得此类方法只能检测少数代表性样本,可能会导致研究数据出现偏差,也限制了科学家从大型文库中获得新发现的可能。近日,在一篇发表于《科学》(Science)的论文中,研究人员结合了单分子荧光显微镜与二代测序技术,开发了一种名为“文库规模的多重单分子表征”(MUSCLE)的方法,极大扩展了单分子生物物理学的研究规模。

  Illumina的二代测序技术使用流动槽(Flow Cell)进行克隆扩增和边合成边测序,并在每轮测序中通过拍照记录测序结果,实现高通量的DNA测序。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流动槽用作观察荧光标记分子的载体,他们将标记有荧光的分子文库(如荧光标记的DNA分子)偶联到流动槽表面,再通过单分子荧光显微镜对流通槽进行成像,观察文库中单个分子的实时状态,最后直接在该流通槽上进行二代测序,将单分子荧光显微镜成像的结果与二代测序的拍照结果相匹配,得到单个文库分子的相关数据。研究人员使用该方法研究了Cas9蛋白与靶DNA的相互作用,发现指导RNA(gRNA)与靶DNA的互补性会影响靶DNA的动力学,进而影响Cas9的切割活性。(Uppsala University)

  · 公共卫生 ·

  中国年轻人中和肥胖相关癌症的患病率正在增加

  癌症是中国人的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其中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然而,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如结直肠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患病率一直在迅速增长。最近发表在Med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每年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

  研究团队分析了2007年至2021年间中国所有新诊断的癌症病例。在此期间,中国有记录的癌症病例超过65.1万例,其中约48%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12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之一。在2007至2021年间,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每年增加3.6%,而与肥胖无关的癌症(如肺癌和膀胱癌)发病率则保持稳定。肥胖相关癌症发病率变化在年轻人群中更为明显,与1962年至1966年出生的人相比,1997年至2001年出生的人被诊断出患肥胖相关癌症的几率要高出25倍。其中,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和子宫癌是年轻人增长最快的肥胖相关癌症类型。研究者指出,采用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包括增加肉类和酒精的摄入,是中国肥胖症患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他们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的公共卫生措施,中国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可能在未来十年翻一番。(Cell Press)

  撰写:王昱、黄雨佳、冬鸢、马一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3:38 , Processed in 0.1094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