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2|回复: 0

格兰:史上最大规模化债来了!到底符合预期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9 11: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讲化债之前,简单点评两句美联储降息的事儿,之所以没重点讲,因为之前已经预测过了:

  好了,这个事儿一带而过,重点解读一下今天开的重磅会议。

  还记得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说的吗,“这次化债规模,是近年来支持力度最大的一次。”但是呢,当时还没走人大批复的流程,所以,得到今天才公布。

  先来看一下官方口径。

  数字很多,很多同学可能毕竟费解,那么到底怎么解读?到底符不符合市场预期呢?

  别急,第一时间老师来用你听得懂的话,给你理一遍。

  拆开说,我们还是用做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概念来谈。

  首先,要化解的地方债务总额有多少?

  那么,这次公布,这个总额是14.3万亿。当然这个数字是地方纳入政府信息平台的债务,你可以理解成,财爸认可的地方政府欠的钱的总数。至于那些没被认可的,肯定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经济学家说各种没被纳入平台的债务还有多少多少万亿,就暂不考虑了。

  重点在于,可以理解成,这14.3万亿,就是地方政府确确实实,在2028年之前必须得还的钱。

  其次,那么这14.3万亿,怎么化解?

  首先,今天宣布,这个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万亿,直接用来化债。

  那么这个6万亿,就是每年2万亿,3年,也符合我之前的判断,这块增量基本上机构都已经形成共识了,是不管哪家正经的内外资分析师,都认可的一个预期,比如大摩、美银,都是这么看的。

  也就是说,新增6万亿,这个增量的化债额度,就属于基础的共识,达不到这个,就可以理解成不及预期。

  那么仅仅有这个,够不够呢?

  这里开始有有分歧了,这也是为什么刚刚只宣布完6万亿之后,A50出现一波急跌的原因,从这个反应看,市场的期待是超过这个的。

  至于期待有多高?

  其实比较模糊,毕竟小作文有很多版本,比如又多了4万亿收储、2万亿消费,等等,很多说法,昨天市场大涨,也显然就是这些美好的期待。

  比如花旗银行,就相信了这个12万亿的说法。

  所以,那么当市场被这些小作文弄得期待太高,而且已经把指数打的很满的时候,光有6万亿,就显然显得不够了,所以当时A50出了一波下跌。

  但是,发布会开始接着说了。

  从2024年开始,后面5年,每年都将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专门用于化债,这样算下来,又多了4万亿置换隐形债务。

  这块,其实是比较超预期的。

  关于这个8000亿,有人说这个存量政策,不算超预期,这是错误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专项债这个东西,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来,专项债当然要用在专门的项目上,历来管理是比较严格的,所谓专款专用。

  但是,今年因为经济仍然处在复苏期,确实能达到收益率的项目比较少,那么就达不到专项债的要求,因为专项债对于收益率是有要求的嘛,那么就产生了一个比较麻烦的情况:专项债有财政额度,但是没好项目可以投。

  怎么办呢?那干脆挪8000亿来化债吧。

  所以,这个其实是一个临时性措施,市场此前并没有期待,每年都可以有额外的地方专项债8000亿、5年4万亿额度用来化债。

  而且,这个8000亿灵活性很强,今年使用用途里面专门加了可以土地收储、或者收购保障房,地方就可以用这个每年的8000亿,去做保交房、稳地价、让房地产止跌企稳,对地产非常有利。

  这,才是是真正超预期的地方。

  因此,一公布之后, A50就开始拉升了,市场是很聪明的。

  那么有同学就要问了,这不是6万亿新增额度+4万亿专项债,这是10万亿,那么怎么有12万亿这个说法呢?

  别急,我讲给你听。

  至此,14.3万亿减去3年的6万亿、5年的4万亿,是不是还有4.3万亿?

  这4.3万亿里面,有之前欠的棚户区改造的债务2万亿。

  而这部分钱,这次没加入2028年前隐性债务的偿还名单,仍然按照原来合同,2029年之后还。

  这个理解起来也很简单。

  这次财政部的目标,是2028年把这个14.3万亿隐性债务清零对不对?那么这个棚户改造2万亿,不加入到这次的清零目标里去,还是按照他原本的合同规定去还,那么2028年之前,需要解决的地方债务,不就只剩12.3万亿了吗?

  所以这个2万亿,不算是增量,是一个中性的政策安排。

  所以,综上所述,这次的化债力度,就是6万亿新增额度+4万亿专项债,一共10万亿。

  解决完后,我们到2028年,地方债就从14.3万亿,减少到了4.3万亿,这就是这一轮化债的最终目标。

  这题答完了,屏幕前的你,读懂了吗?

  最后说个心里话,解读这次化债,真正的题眼,从来都不在数字。

  真正最重要的事情,其实发布会都已经告诉你了。

  工作思路出了根本性变化的时候,数字,还这么重要吗?

  别被各种小作文吹高了预期,然后出来了就是不符合预期,骗得团团转。一定要冷静看待,客观分析。

  哪怕这次不及预期,难道下个月就不开会了?

  我想和同学们分享我读过的,毛主席在1948年11月14日,发表了《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这篇重磅社论。

  全篇运用大量数字、细化到了每一场战役需要多少人、需要多少时间,精密的研判了辽沈战役以后敌我力量变化的新形势,对于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时间重新作了估计,最后,事实证明预见是完全正确的。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开头,他并没写任何一个数字,只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即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9 09: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