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49|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12月13日【第2024-1130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25 22: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美国务卿布林肯“美国对基辅新一轮援助将包括防御核威胁的设备”的言论对俄罗斯而言是非常凶狠的威胁?

  【媒体报道】

  12月1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曾表示,他上台后将迅速结束俄乌战争。据美媒爆料,他曾告诉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俄乌若达成停火协议,应由欧洲来监督停火。

  12月13日,美国务卿布林肯称,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新一轮援助将包括火炮弹药和防御生物、化学和核威胁的设备。

  12月13日,以色列军方官员放话说,随着伊朗在中东的代理团体实力减弱以及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垮台,以色列空军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目前正在继续强化对伊朗发动此类袭击的准备工作。

  12月13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新的一年访问中国,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马纽埃尔·博纳本周带领助手前往了中国,为马克龙此访打前站。

  【讨论纪要】

  ●西方用复合型的战略讹诈手段(以“嵌套式核讹诈”为战略支撑的“嵌套式常规战略讹诈”)逼迫俄罗斯接受西方所谓的“乌克兰停火协议”

  12月1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新一轮援助将包括火炮弹药和防御生物、化学和核威胁的设备。

  对于布林肯的言论大家恐怕要“正话反听”。也就是说,布林肯对俄罗斯发出凶狠威胁,乌克兰随时可能出现生化,尤其是核灾难,与此同时将“锅”甩给俄罗斯。布林肯提及的是所谓“防御设备”,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发生生化,尤其是核灾难,一定是俄方所为。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

  第一,这是典型的“嵌套式核讹诈”,也就是以“核武装乌克兰”为战略支撑,以相比之下更具可操作性的“以扎波罗热核电站为代表的乌克兰核电站安全问题”为威胁手段的战略讹诈策略;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或者说,在“嵌套式核讹诈”的基础上再上一套“嵌套式的常规战略讹诈”。也就是说,以“嵌套式核讹诈”为战略支撑,以相比之下更具操作性的“常规战略讹诈”为手段的战略讹诈策略。其中具体内容包括但不局限于:军事威胁,甚至摧毁克里米亚大桥、推动波罗的海“北约内海化”进程、继续使用西方提供的远程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俄罗斯纵深领土目标、军事威胁白俄罗斯等。其中,以实质性解除俄罗斯核威慑为阶段性目标的,军事威胁白俄罗斯,甚至通过颠覆白俄罗斯卢拉申科政权的方式瓦解俄白联盟是“常规战略讹诈”手段中的重点;

  第三,在“第一”“第二”的基础上,用这种复合型的战略讹诈手段逼迫俄罗斯接受西方所谓的“乌克兰停火协议”,也就是俗称的“土地换和平”。作为西方默认俄罗斯获得东乌领土的对价,俄罗斯需要默认北约公开、成建制,比如,打着维和的旗号进入西乌克兰。如果俄罗斯不同意,西方恐怕就要“动一动”白俄罗斯了。至于怎么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倾覆就是案例!

  如果我们从叙利亚内战开始的2011年算起,俄罗斯和西方斗了十来年,基本上哪一回都是俄罗斯在吃亏,而且是吃大亏。在阿萨德政权倒台后,西方显然又把与俄罗斯博弈的焦点从中东拉回到俄罗斯身边的乌克兰。

  有关于俄罗斯是否、何时“交易掉”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问题做一些补充。我们认为,俄罗斯不可能主动进行交易,只是在哈马、霍姆斯相继失守后,在叙利亚政府军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俄罗斯没有办法才想到“交易掉”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在此之前,俄罗斯甚至想都不会想此类交易,或用阿萨德政权快速倾覆的方式进行交易。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丢掉叙利亚这个点对俄罗斯的战略损失实在是太大了。别的不说,俄罗斯核威慑的有效性会受到更进一步的广泛质疑。

  ●三年证明,在中国保持“中立”立场的情况下,俄罗斯没有那么容易被西方打倒。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继续坚持这个立场呢?

  面对更为不利的战略处境,俄罗斯也采取了应对手段。首先就是其二号政治人物梅德韦杰夫访华。我们注意到12月13日,梅德韦杰夫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就梅德韦杰夫参观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一事,东方有感而发:

  中国的革命是太不容易了,可以说是个奇迹。这里面又有一个奇迹中的奇迹,就是涌现出毛泽东主席这样的人物。毛泽东主席在我们国内受到一些人诋毁,但他在国际上的威望非常高。这里有一件真实的趣事:2015年11月25日,时任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向英国议会提交新的政府开支计划,反对党工党影子财政大臣麦克唐奈就拿出一本《毛主席语录》教训了他。他说,让我来引述一下毛的话。麦克唐奈打开手里的《毛主席语录》读到:“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西方这些政客无论如何面目狰狞,唯利是图,但是他们对毛泽东主席的认识好像比我们国内有些人要深刻得多。那些人对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进行诋毁,先不说认识水平如何,就问你良心何在?

  一个民族是需要英雄的,当一个民族的英雄被自己内部的人疯狂诋毁,这个民族就非常危险了。我们国家就曾经经历了一段这样的过程。现在,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毛泽东主席、毛泽东思想的伟大。东方时事解读很多分析方法,看问题的角度,都是从毛泽东主席著作那里学到了的,可以说,受用无穷。经常有网友通过各种方式询问我们:你们是不是对国际形势有什么预测模型?我们说,我们没有什么模型,如果要是有,那就是毛泽东主席的那套东西,他写的书,他说的话,他思考的方式,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对历史的看法和他对未来的展望。

  各行各业,许多人其实都从毛泽东主席的思想中受用无穷。我们注意到,据许多媒体报道,包括华为这样的企业掌门人也是不折不扣的所谓“毛粉”。据说,任正非在从军的过程中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标兵,对毛泽东思想非常熟悉。从后来华为以及他个人经历的很多事来看,毛泽东思想对他的、对华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有毛泽东主席留给我们国家,民族的这么一笔宝贵遗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去珍惜它?各行各业的不论你是学生,工人,农民,军人,还是科学家,企业家,都能从他的思想里获益无穷。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就曾说过:我们这些人没什么本事,我们就是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领导下做了一点事情而已!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诸子百家。诸子百家当然应该学,那的确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但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学诸子百家的时候,偏偏把毛泽东思丢在了一边。诸子百家应该学,毛泽东思想更应该学。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有两个比较典型的阶段,一个就是先秦的诸子百家,再一个就是围绕着建立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在抗美援朝的过程中,你就可以看出,这些奇迹般的胜利的本源到底来自哪个地方。他们来自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和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的新文化。

  说到抗美援朝,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目前俄罗斯就目前更为不利的战略处境如何应对上来,如果我们把现在中国比作抗美援朝时期的苏联,将现在的俄罗斯比作抗美援朝时期的中国。俄罗斯完全可以依抗美援朝这个“葫芦”画“瓢”,因为这是一条胜利之路。

  尽管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坚持“中立”立场,但如果没有中国的这一立场,俄罗斯很可能早已在世界上被完全孤立。在中东地区,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伊朗,尤其是俄罗斯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将叙利亚视为“自己的孩子”,不容别人染指,所以,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比如,在叙利亚问题上从来不愿主动伸手。

  说到这里,我们建议俄罗斯不要过于明显地表露出一味要保住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的焦虑。留有在中东地区继续施加影响力的立脚点,这是对的,但不能给对方留下可以围点打援的机会。我们建议俄方,先撤,之后再做它图。正所谓,“失地存人人地皆得”。某种意义上说,布林肯之所以敢于如此凶狠的威胁俄罗斯,就在于吃定了俄罗斯非要保留驻叙利亚军事基地,为此有求于人的把柄。

  三年证明,在中国保持“中立”立场的情况下,俄罗斯没有那么容易被西方打倒。国际社会关心的是俄罗斯不会轻易被西方打倒,而不是俄罗斯是否会被西方打倒。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继续坚持这个立场呢(我们希望的是“河渡人”而非“半渡”)?非要等到有人喊一声“俄罗斯终于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乌克兰战争,拖成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乌克兰战争”我们才肯清醒?没有这个道理!

  ●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过也没什么,一个装睡的俄罗斯还是俄罗斯,正所谓破船也有三千钉,西方想要顺利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痴心妄想!

  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强调了俄罗斯在乌克兰和谈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拉夫罗夫指出,乌克兰必须去北约化和中立化,因为俄乌冲突不仅关乎领土问题,更关系到俄罗斯未来长期的战略安全。

  尽管俄方的态度是对特朗普提出“延后20年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方案在表达强烈不满,但俄罗斯似乎仍对通过本次和谈一次性彻底解决与北约之间无序战略竞争存在不切实际的政治幻想,西方也得以借此态度看懂了梅德韦杰夫前往中国的真实目的——至少包括捞取和西方就乌克兰问题讨价还价的筹码。

  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西方提出的乌克兰和谈就本质而言是对俄罗斯挖下的战略陷阱。其本质是用“领土问题”偷换俄罗斯最关心的“俄罗斯未来长期战略安全如何保障”问题。俄罗斯之所以表示不满,就在于俄罗斯发动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没有达成——既没有将乌克兰留在北约之外,也没有实现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如果俄罗斯同意这一和谈方案,俄罗斯虽然占据东乌克兰,但北约却进入了西乌克兰。对俄罗斯来说,其占据的东乌克兰不过是一个大号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北约会继续唆使西乌克兰攻击东乌克兰,而战场则在东乌克兰,东乌克兰会成为当年拖垮苏联的阿富汗拖垮今天俄罗斯的存在。就像2014年,北约唆使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攻击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一样。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真正意义上与乌克兰军队,及其背后的北约进行交战的是以民兵身份出现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俄罗斯正规军。由此不难看出,所谓乌克兰停火协议对俄罗斯而言不是陷阱又是什么?

  在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已经倾覆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外在战略缓冲空间只剩下白俄罗斯,北约会用上面我们描述的可能的乌克兰局面对白俄罗斯威逼利诱,瓦解俄白联盟,并实质性解除俄罗斯核威慑的有效性。这个时候的普京政权很可能如阿萨德政权一样瞬间崩塌,而这恰恰是西方能够想到的,短期内完成对俄罗斯实质性消化的最高效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特朗普“欧洲应派兵监督停火,美军不参与”的言论,再次验证了,尽管在对内的层面上,拜登和特朗普之间恶斗不断,但在对外层面上,特朗普和拜登之间是有协调的。特朗普所说的,表面上看美国不参与,参与的就是“欧洲军队”,甚至打着维和的旗号,但实际上就是北约。特朗普完全可以哄骗普京说,美国人不出兵,欧洲人去维和,俄罗斯没必要总抱着自己的观点不放。也许是巧合,但特朗普的言论和布林肯之间恰好形成了一组“大棒+胡萝卜”。

  所以,我们把讨论的焦点拉回到现实,也就是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基地何去何从的问题上来,如果俄罗斯想不明白,西方未必逼着俄罗斯撤离驻叙利亚军事基地;如果俄罗斯想得明白,西方恐怕也拦不住。对国际社会来说,你是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不过也没什么,一个装睡的俄罗斯还是俄罗斯,正所谓破船也有三千钉,西方想要顺利完成对俄罗斯的实质性消化,痴心妄想!

  ●法国方面宣布总统马克龙即将访华的消息,验证了此前我们就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后“任何想要在叙利亚刷存在感的国家都要来中国拜码头”的初步评估

  12月13日,有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新的一年访问中国,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埃马纽埃尔·博纳本周带领助手前往了中国,为马克龙此访打前站。

  在我们看来,突然有消息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即将访华,主要原因之一恐怕就是因应叙利亚局势的最新变化。在中俄之间释放烟幕弹也是马克龙访华目的之一,这一点,也就是在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的问题上,欧美之间是一致的。

  法国的背后就是欧盟,尤其是“老欧洲”。所以,不排除马克龙访华计划中内嵌有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授意。也就是说,叙利亚局势的骤变,真的点燃了“老欧洲”心中关于“地中海计划”的希望之火。

  说起“地中海计划”,不得不说说“大欧罗巴计划”。其之所以被称作是“计划外计划”,就是相对“地中海计划”而言的。启动的契机是土耳其军事政变后,俄土关系从“两机事件”之初得非常紧张,突然之间变得十分缓和。乌克兰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政权倒台后,俄罗斯清楚地知道,这次的“主角”是欧洲人,美国人只是“配角”。这才有了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亲自拎着手提箱访问莫斯科,对俄罗斯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妄图实现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从这之后,叙利亚局势的总体走向开始变得对美国有利,典型事件就是北约公开、成建制进入叙利亚,叙利亚主权和领土完整被“肢解”。实际上这就是一笔交易,其中,俄土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是俄罗斯“阿富汗政策小九九”的另一具体表现。

  从这笔交易回头再看今天的叙利亚局势,显然,俄罗斯没有从美国内部,乃至西方内部,围绕本次美国总统大选恶斗不断的角度看待问题,仍把美国看成一个整体。俄罗斯认为,阿萨德政权倒台后叙利亚再次陷入混乱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但俄罗斯似乎忘记了“埃及之乱”的案例。“埃及之乱”就是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不惜牺牲美国国家长远利益,为全面恶化中国外在安全环境,尤其是经济外在安全层面策动的。此外,本次韩国“戒严危机”也是一个典型案例,美国政府(美国军方)策划这起事件同样损害了美国国家长远利益。

  法国方面宣布总统马克龙即将访华的消息,验证了此前我们就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后“任何想要在叙利亚刷存在感的国家都要来中国拜码头”的初步评估。其中自然包括美国。但是,中国现在不会和美国聊中东局势,即便是聊也是最后聊。

  综上讨论不难看出,阿萨德政权倾覆后的叙利亚局势再乱或将持续较长时间。所以,类似2022年3月,我们判断俄乌战争长期化,中国突然放松了控房地产政策的力度,以维稳房地产的基本稳定运行。这次政治局会议同样释放了,适度宽松,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信号,同时提到了维持房地产和股市的基本稳定运行。但是,如有国际局势有风吹草动,比如,触及“半渡”、经“动态评估”至“不可逆”,我们会随时按下“半渡而击”的按钮(补充:并不意味我们一定会收回台湾地区,或直接宣布不要美元,导致游戏彻底结束。再比如,如果俄罗斯选择奋起反击至不可逆,我们会对俄罗斯进行实质性战略策应,这也是“半渡而击”可能包括的内容)。

  ●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是作为大国身份存在的俄罗斯,以及在地区范围内作为大国的伊朗,选择投机绝非明智之举

  12月13日,我们注意到有关以色列军方官员放话,以色列空军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正在继续强化对伊朗发动此类袭击的准备工作的相关新闻报道。

  阿萨德政权被颠覆已经过去了足足一周的时间,但我们没有看到俄罗斯采取了实质性的反击措施或补救措施,至少从梅德韦杰夫访华的过程和结果没有看到,于是就有了布林肯瞄着白俄罗斯,瞄着实质性解除俄罗斯核威慑的凶狠警告。同样,作为“小号的俄罗斯”,伊朗仅就叙利亚局势的聚变不痛不痒地说了一句“将适当反应”,于是也就有了以色列方面的狂妄叫嚣。

  当然,越是说狠话的一方,其实自己心里也很虚,至少在时间因素上,他们很虚。对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来说,在特朗普正式上位前,如果想要将从黎巴嫩、叙利亚这边攫取的土地吞下去,首先就要迫使伊朗屈服。只要伊朗在以色列继续打击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打击哈马斯的过程中,包括占领戈兰高地缓冲区叙利亚一侧领土,在叙利亚国内划定“缓冲区”在内的一系列问题上迫使伊朗作壁上观,毫无作为,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就可以获得梦寐以求的“大胜”。当然,如果伊朗不屈服,在我们看来,以色列或通过首先打击伊朗在叙利亚大使馆,然后打击伊朗在黎巴嫩大使馆,再然后是常规军事目标,直到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步步升级的方式迫使伊朗屈服。

  最后需要补充一点的是,12月12日,有消息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谈判立场出现软化,可能同意以色列军队在停火后临时驻留加沙地带。

  如果上述新闻报道内容属实,至少在表面上,哈马斯已经表现出对伊朗的巨大失望,那么接下来会不会是黎巴嫩真主党?胡塞武装?如果是这样,伊朗此前针对“什叶派抵抗之弧”的多年经营,大笔投资都将就此归零,而这必然需要有人对此负责。甚至在宗教层面上,伊朗主导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局面都会改变,不排除伊拉克(萨德尔派)与伊朗争夺伊斯兰教什叶派领导地位的可能性。说不定,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短期内倾覆的剧本会被西方借机拷贝到伊朗身上。俄罗斯和伊朗现在的处境再一次说明,无论是在全球范围内是作为大国身份存在的俄罗斯,以及在地区范围内作为大国的伊朗,选择投机绝非明智之举。

  【相关话题】

  第7609期-无论哪支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夺得政权,都要面对为维护统治地位及攫取财富而夺回幼发拉底河东岸粮食及石油产地的问题(2024-12-10)

  第7612期-尽管叙利亚过渡政府对西方媒体喊话“外国不应对叙利亚有任何恐惧”,但第一个感到恐惧的就是以色列(2024-12-11)

  第7616期-美国媒体炒作当选总统特朗普已邀请中方参加2025年1月就职典礼的背后,有何阴险图谋?(2024-12-12)

  特朗普纽交所敲钟称“股市就是一切、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美国得州提议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

  【媒体报道】

  12月12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前表示:“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

  12月12日,特朗普敲响纽交所开市钟。当天他被评为《时代》2024年度人物。在采访中,特朗普表示,对他而言,股市就是一切,并重申将进一步降低在美企业税率。

  12月13日,美国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州议员乔瓦尼·卡普里奥内提出了一项立法,旨在建立一个战略性比特币储备。该法案将允许该州以比特币形式收取税收、费用和捐款,并持有这些比特币至少五年。

  【讨论纪要】

  美国通胀超预期和我们的评估一样。降息、印钱都让美国通胀压力不断增加。此外,从特朗普说,“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来看,说明美国的通胀情况很严重。讽刺的是,目前处于较高水平的美国通胀反而是在此前美国强行加息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成的。也就是说,加息已经无法遏制通胀,而降息又进一步刺激通胀,再加上美国和中国打贸易战,同时向包括墨西哥、加拿大、欧盟等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加关税,以及特朗普驱赶移民的政策,美国的通胀预期恐怕只能一路向上。

  特朗普之所以有“美国人很快就能买得起食品杂货了”这样的表述,在我们看来:

  第一,特朗普在陈述美国通胀严重的事实,当然,其中也包括抨击拜登政府把美国经济搞砸了的意思;第二,特朗普在陈述美国货币政策已经失效的事实,暗示美联储没有履行其应尽职责(促就业,稳通胀);第三,强调股市的重要性,暗示为了能够不断提升估值,有必要大规模、公开启动印钞机。也就是说,在特朗普上任后,“红巨星效应”恐怕真的要上演了。

  一旦大规模、公开启动印钞机,美元必然崩溃。当然,在美元崩溃之前,会上演“红巨星效应”下美国经济的回光返照。但这并不能长久,总有一天,当大规模、公开启动印钞机已经成为人人都知道的现实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会意识到,钱赚得差不多了,在“红巨星坍缩”之前,赶快逃跑!

  这种“雪崩效应”将导致美元资产短时间内大幅被抛售,美元暴跌,这个时候,担任“拯救美元”的角色出现了,它就是比特币。或者说,用稀缺且“价格堪比黄金”的比特币。这样,就形成了类似黄金锚定美元之“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含金量)的比特币锚定美元之“布雷顿森林体系V2.0”(美元含比特币量),或者我们将其称为“比特币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我们看来,美国加州有议员提议将比特币列为“州战略储备”,就是在为比特币版的“比特币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粉墨登场造势。

  由于比特币的稀缺性,且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口中被描述为“价格堪比黄金”,这样的比特币虽然能锚定美元,但并不是金融资本家想要的,这意味着“比特币版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一个过渡阶段。比特币最终会被一个“价格堪比黄金且可以随意打造”的某种“币”取代,它就是“美元二世”——那个运行在无所不包的“X帝国”下的“X币”。

  从这次中国适时公布出口退税调整、Mate70发布成功向全世界推广、对英伟达发起反倾销调查等一系列的犀利反击观察,中国似乎盯上了美国的股市,美国的股市,尤其是科技股、芯片股这几天可天上地下得让人心惊胆战,这意味着股市很危险,于是,尽管还有将近40天才会入主白宫,但特朗普似乎已经等不了了,以至于急忙暗示其上台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为压低美国通胀说话”。但鉴于特朗普第一任期“为人民说话”但“为华尔街办事”的过往来看,显然特朗普上后真正想要的,或者是其背后的金主们着急要做的就是“为资本办事”、“为比特币办事”,而在此之间要打造“红巨星效应”。

  华尔街想要解除所有对它的监管,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特朗普正好投其所好。打造所谓“投机者的天堂”,比特币就是一个具象。当然,有些人是靠监管吃饭的,他们不会轻易同意彻底废掉监管机制,对此,特朗普和“特朗普们”的应对策略就是基于“求其上,得其中”,先拆掉那些眼前急需拆掉的那些监管,首先为启动“红巨星效应”做准备。

  当然,按马斯克的阅历和对世界和中国的观察,恐怕他自己也不信能够通过比特币、“X币”的复杂环境“让美国再次伟大”,但对马斯克来说,即便最后实现不了这个理想,只要能在这个过程中继续赚钱,某种意义上也能达到“主要目的”。

  最后就谷歌的量子芯片简单做一补充。

  从谷歌炒作量子芯片话题,先是拉起美国股市,后一天再次大跌,尤其是芯片股再次大跌的情况来看,市场并非那么容易被忽悠。这也证明市场资金也知道谷歌炒作的量子芯片就是一种针对某些特定项目下的所谓“量子霸权”。这一次,其首要目的是把美国股市托起来,无非从原来的英伟达就AI讲故事换成了谷歌就量子芯片讲故事而已。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自然不会指望着量子计算机应用产生利润,那个太远了,反而通过谷歌的量子芯片话题炒股才是赚快钱的最佳手段。做多,做空都是赚钱。所以,美国股市,尤其是芯片股,在“谷歌芯片效应”托起股市的第二天再次暴跌,也未必都是市场行为,有些就是“资本的操纵行为”!

  【相关话题】

  第5168期-串讲:美债市场再次开始“衰退交易”、收益率曲线出现全面倒挂、马斯克欲打造“X”万能应用平台(2022-11-28)

  第95期-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期、中国考古最新进展、马斯克坦言要将“X”打造成“超级大脑”和金融平台(2023-12-31)

  第7529期-串讲:萨默斯担忧特朗普将引发“数十年未见的通胀危机”、马斯克的“X帝国”野心(2024-11-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1:19 , Processed in 0.0781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