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00|回复: 0

戍天九思:提升100倍:中国研发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 1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2月28日《科技日报》报道,芯片的信息处理需要做好时间调控,而调控的速度与精准度,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从而极大提升未来智能计算、6G通信、空天遥感等一系列现实应用的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电子学》。

  笔者认为,中国光子时钟芯片的突破远超任何单一技术突破,是一项极为基础的战略级科研成果。其本质是通过底层时频技术的跨代,重构信息社会的“时空基准”,大幅提升中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能力。

  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的两大创新突破

  传统的电子芯片时钟功耗大、频率低、不可调,而具有类似光子时钟芯片功能的“光频梳”设备体积大、价格贵。中国研发的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正好解决了这两大难题。

  一方面,实现“光频梳”设备芯片化。常林介绍,该芯片之所以能研制成功,关键在于对“光频梳”技术的“改造”。过去,“光频梳”设备长期被国外垄断,只能依赖进口,一台高档“光频梳”设备售价高达500万元。“我们成功实现了‘光频梳’技术的芯片化,通过在芯片上构建了类似于跑道形状的环,让光在其中以光速不断‘奔跑’,而每跑一圈的时间,就可以作为片上时钟的标准。由于这一时间非常短,通常为1秒的几十亿分之一,因此光子时钟能以超高速进行时间调控。”

  “通过这种方案,我们可以基于光来进行芯片上的信息传输与处理,从而极大提升传统芯片的性能。”常林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他们可以只用一个芯片就能覆盖目前所有微波频段的时钟。“这也意味着,这一芯片可以支持从5G到6G,甚至更高速度的手机通信,从而避免了过去每升级一次通信方案,就需要更新一次手机硬件的问题。”

  另一方面,解决传统电子芯片时钟功耗大、频率低、不可调的问题。常林说“传统芯片要想产生高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常需基于电子的振荡器来产生时钟信号。但目前来看,该方案的速度并不理想,且会消耗大量功率,产生较高热量。同时,一个芯片往往只能产生一定频率范围内的时钟,导致不同应用,比如6G、车载毫米波雷达、GPU等,需要完全不同的芯片制造技术,从而极大提升了芯片成本。”

  常林还解释说:“不同于传统方案,我们开发的光子芯片技术‘以光为媒’,通过光子产生时钟信号。我们都知道,就速度而言,光比电快很多,因此用光子时钟来处理信息,速度比电子时钟快得多。”

  常林还透露:“这一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提升计算的主频。目前,无论是GPU还是CPU,主频一般都在2—3GHz,而目前我们团队实现的时钟频率已超过100GHz。这相当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我们可以计算更多次数,从而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更强算力。”

  中国光子时钟芯片革命来了

  中国研发全球首款光子时钟芯片,一步领先,将步步领先,从国防安全到6G通信,从算力革命到深空探测,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从“跟跑”转向“领跑”,一场影响深远的光子时钟芯片革命来了。未来,随着光钟技术与量子计算的深度融合,中国有望率先进入“阿秒时代”,彻底改写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掌控能力。

  一、实现技术自主与产业链升级

  国家已将时频技术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并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突破光钟、量子传感等核心技术。中科院“精密测量物理”重大专项已实现钙离子光钟不确定度达3渺秒(105亿年误差1秒),为光子时钟芯片提供底层技术验证。华为、中兴等企业正联合高校推进光芯片产线建设,2030年可望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

  ①突破“卡脖子”技术依赖。此前,高精度时频设备依赖进口,单台设备价格高达500百万元,且受制于国外技术封锁。光子时钟芯片的国产化实现了光频梳技术的芯片集成,通过“跑道型”光学谐振腔设计,使光信号以光速循环生成超高频时钟信号,从根本上摆脱了对进口设备的依赖。

  ②推动半导体工艺革新。传统电子时钟芯片依赖电子振荡器产生时钟信号,存在功耗高、频率限制在2-3GHz等问题。光子时钟芯片采用氮化硅光子芯片技术,主频突破100GHz,功耗降低90%以上,为芯片设计开辟了“光-电融合”的新路径,倒逼半导体产业链向光子集成方向升级。

  ③实现跨代兼容和成本优化。单一光子时钟芯片可覆盖从5G到6G乃至更高频段的微波时钟需求,避免传统方案中因通信标准升级而频繁更换硬件的问题。这种“一芯多频”特性显著降低了通信基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DeepSeek估计,光子时钟芯片?初期价格可降至几万元,大规模量产可降到7000元左右。

  二、加速国防和军事变革

  ①带来战略武器系统精度跃升。时频同步是导弹制导、北斗系统的核心技术。光子时钟芯片的高稳定性(不稳定性低于1.7×10???),可提升弹道导弹的打击精度至厘米级,同时增强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例如,在反导系统中,时间同步误差每减少1纳秒,定位精度可提升30厘米。

  ②大幅提升雷达与电子战能力。军用雷达解析度与时钟频率直接相关。光子时钟芯片支持的100GHz以上主频,可使雷达分辨率提升数十倍,更精准识别隐身战机与高超音速武器。此外,其低功耗特性适合部署于无人机等小型化作战平台。

  ③赢得量子通信与加密优势。光子芯片在量子密钥分发中具备天然优势。高精度时钟可同步量子纠缠态生成与检测过程,提升量子通信网络的安全性与传输距离。美国Essex公司已证实类似技术可将军用通信加密强度提升3个数量级。

  三、加速民用产业革新

  ①催生6G通信与空天互联网。6G网络需支持太赫兹频段通信,而光子时钟芯片的100GHz以上主频恰好满足这一需求。同时,其低功耗特性可使基站能效比提升40%,支撑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

  ②加速人工智能算力革命。GPU/CPU的主频长期受限于电子器件的物理瓶颈(当前最高为6GHz)。光子时钟芯片使计算主频突破100GHz,相当于单芯片算力提升50倍,有望解决大模型训练的“内存墙”问题。若与光子计算芯片结合,可构建全光AI计算系统,效率比现有方案高3个数量级。

  ③加速自动驾驶与物联网落地。在车联网中,光子时钟芯片可同时支持毫米波雷达(77-81GHz)、C-V2X通信(5.9GHz)等多频段需求,减少车载电子系统的复杂度。其微秒级时间同步精度还能提升多传感器融合的可靠性,将自动驾驶事故率降低90%以上。

  四、重构芯片国际竞争格局

  ①争夺技术标准主导权。美国NIST虽在2019年已研发出芯片级铷原子钟(稳定性1.7×10???),但其依赖蒸汽电池和复杂频梳系统,体积和成本仍较高。中国光子时钟芯片通过全光集成方案,在保持同等稳定性的同时将成本压缩至千分之一,未来可能主导国际时频标准制定。

  ②提升全球供应链话语权。光子时钟芯片的产业化将带动上游氮化硅光子材料、飞秒激光器等细分领域发展。成都天奥电子等企业已实现原子钟国产化,结合此次突破,中国在精密时频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巩固。

  ③打赢“星链”级应用卡位战。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依赖高精度星载原子钟实现卫星组网。光子时钟芯片的小型化特性使其更适合大规模卫星部署,为中国星网、千帆、鸿鹄三大低轨星座提供技术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1:12 , Processed in 0.1094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