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90|回复: 0

北风:少些禁忌,天才会源源不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4 1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天才?

  不同领域,天才的评判标准不一样。

  就以我比较熟悉的创作领域来说,我认为第一能够创作创新型的故事,或者观点。

  第二能够从创新的角度,引发大家的共鸣。这是创作型天才的两个标准。

  下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对平庸与天才有一个清晰的界限。

  比如第一,一个作者创作了,主角混迹娱乐圈,逐步升级的剧本。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过气的天后,带领一个透明的新人,去挑战如今如日中天的影后。

  在今年还创作这个故事的人,会是天才吗?当然不是!

  因为在20年前,古早的偶像剧里几乎就都已经是这个套路了。

  曾经演这类剧本的女主角,如今都已经年近五旬了。

  第2个故事,创作者进行所谓的切中时代脉搏,直面当今大众的痛点,决定写职场故事。

  一个职场新人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开始从小透明,倔强的对体制说不,进行整顿职场和逆袭。

  这样的剧本如果添加一些笑料,或者是其他的人物反差,在5~8年前。还有一定的市场。

  但放在今天,依旧是平庸之人的作品。

  第3个故事,将视角完全聚焦于一个小透明的逆袭,讲这个人物的成长。

  从她被身边人忽视,从小没有任何才华,到被有经验的老鸟激励,最后实现人生与自我价值的逆袭。

  只要你稍有阅读的阅历,就会发现这三个故事,都是平庸之人的老套炒现饭。

  但如果将这三个故事,融合在一起,再套上【鬼与人,相处在同一片天地,厉鬼吓人才能创造kpi,保证自己长久存在】这样的一个世界观架构之后,这个故事就有了天才的影子。

  过去几十年,无论是小说还是香港电影,都曾经有过,人与鬼生活在同一个都市,从一片天空下的作品。

  但是。将所有的厉鬼,打造成一个鬼世界的娱乐圈。

  所有的厉鬼通过创新式的惊吓活人,来完成在另一个世界的kpi,来保障自己长久活下去。

  所以将职场故事,将小人物逆袭故事,将娱乐圈故事,三个俗套的角度。套上一个厉鬼创新吓人,都能拿影帝影后的故事,这就是上周刚上映的电影《诡才之道》。

  在去年3月,震惊整个内地电影市场的,是宝岛的电影《周处除三害》。

  特别是结尾,男主角在教堂将邪教人员一一爆头。开创了被电影史铭记的修罗场。

  周处除三害的制作团队,用一年时间,推出了将惊悚鬼片融合喜剧的新电影《诡才之道》。

  我上个周末看了这部电影。必须承认大大超出我的预期。

  同时得感叹,在相对禁忌较少的环境下,这部作品拍出了尺度,与创新的新高度。

  很可惜,因为哪吒2的票房走势太过逆天,这部电影从没有获得超过5%的排片。

  个别电影院每天1~2场,不是早晨10:00之前,就是晚上9:00之后。

  这是导致这部作品评价较高,但是票房较差的第1个原因。

  第2个原因,则是这部电影的宣传并没有做好。

  因为咱们内地特殊的禁忌,明确有鬼的恐怖片,是不允许大范围做宣发的。

  而在电影迷聚集的社区,进行宣发的时候,这部电影也错误的将喜剧和惊悚元素弄混合了。

  这让许多想看鬼片的人,担心这是一部喜剧,而很多想看喜剧的人,又无法接受去看鬼片,最后很多人都错失了这部电影。

  当我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震惊于创作团队居然可以将,每一个惊吓人的镜头,都产生喜剧爆笑的结果。

  必须承认这种创造力,就是天才。

  而在我国的电影领域,一直都有【建国之后不能成精】的铁律。

  这也就限制了咱们国内的惊悚片,特别是鬼片。

  在看电影之前,大家都明白内地鬼片是没有鬼的,都是人吓人,或者是一些俗套的心理设计。

  而就像咱们以前相关部门,有对穿越剧的极大限制之后,《庆余年》在播出之时,就加入了以创作小说作为引子开头,从而规避相关部门对穿越剧的禁令。

  而这一部,反映这个世界有鬼并且鬼与人并存的电影,也是采用了开篇编剧与制作人的对话,将后面的所有现实剧情,都套在了一个编剧剧本的框架之内,这样也就规避了咱们对现实世界不能有鬼的这条禁令。

  正因为咱们国内,有对邪教剧情禁忌,所以我们永远不可能拍出周处除三害这样的电影。

  也因为咱们建国之后不能成精,现实世界不能有鬼的禁令,所以我们也不可能创作出《诡才之道》这样的电影。

  这是人为设置的禁忌,导致的创作力缺乏。

  近期,经济的前景依旧扑朔迷离。但是在舆论层面,我已经看到了不少的官方,半官方平台,又开始发布要整顿网文、整顿短剧、整顿影视行业的声音。

  很显然放、管、服三者之间,这些平台以及他们鼓舞的对象,依旧沉浸于强监管的泡沫里。

  他们依旧无法做到,真正的放开市场,服务于市场。

  这部《诡才之道》,在电影圈层面。引发了极大的地震,因为这设定在电影层面是非常新奇的,以前没有人这么创作过。

  但是它在咱们内地票房不好的另一个因素,是因为咱们这一届的年轻人,从十几年前就开始接触网文,而近几年开始接触短剧。

  在网文和短剧的世界里,在一些玄幻、修真、修仙等架构之内,类似于人和仙、人和魔、人和鬼同处一个城市,同处一个世界的类似世界观作品,非常的多。

  也就是说这部电影,在电影层面的创新设计,相对于咱们内地领先的网文和短剧市场,创新性其实是不够的。

  这也是普通观众感觉到新奇,但是并没有去年周处除三害那么震撼的原因。

  而很显然近期一些媒体与平台释放的信号,有用强监管来扼杀,这种创新性创造力的趋势。

  这是与经济的向好发展,南辕北辙的。

  过去一段时间,已经有多个城市发文反思:为什么deep seek,为什么新科技六小龙,只是诞生于杭州,而没有诞生在其他省会城市?

  其实问题的根源很简单,那就是杭州在放、管与服的协调之间,在服务于创新,在减少监管层面,做过更多的努力和尝试。

  正是因为有更少的禁忌,更宽松的环境,deep seek才能在杭州一鸣惊人。

  所以对创作层面适当的放松监管,至少是做到对宝岛市场,和内地市场创作作品,的禁忌尺度达成一致。

  这都能让国内从创作领域,再到科技领域,都源源不断的诞生新的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 07:40 , Processed in 0.1250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