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2|回复: 0

环球科学:欧洲最大核反应堆发生泄漏,调查正在进行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2 23: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核污染 ·

  欧洲最大核反应堆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调查正在进行中

  位于芬兰的奥尔基洛托核电站3号机组(Olkiluoto 3, OL3)是欧洲最大核反应堆,根据该核电站的运营商Teollisuuden Voima发表于当地时间3月10日的一份新闻稿:当地时间3月7日,OL3在向反应堆注水时,发生了约100立方米的反应堆冷却剂泄漏事件。泄漏的冷却剂流入了与环境隔绝的安全壳室,并流入安全壳的地板排水系统。运营商表示,已就该事件展开调查,并会采取必要行动,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该事件未对人员、环境或核安全造成任何风险。(Teollisuuden Voima)

  · 物理学 ·

  姆潘巴效应的严格证明

  姆潘巴效应(Mpemba effect)指的是热的物体比冷的物体冷却得更快的奇怪物理现象。这一效应最早在宏观系统(如水)中被观察到,并在近年来扩展到微观系统的研究中,甚至在量子系统中得到了实验验证。科学家发现这是一种非平衡态热力学现象,并在马尔可夫粒子动力学(Markovian dynamics)的框架内提出了解释理论。然而,传统理论依赖于特定的距离度量来描述系统的弛豫速度,从而决定冷却速度,该过程存在很大的任意性,导致理论分析中的诸多模糊之处。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引入了“热优化”(thermo-majorization)理论,首次提出了一种严格量化姆潘巴效应的方法,称为“热优化姆潘巴效应”。这项研究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通过考虑所有单调度量,团队推导出了姆潘巴效应在有限时间内发生的普适条件。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传统理论中的模糊性,还统一了不同度量下的姆潘巴效应定义。此外,研究证明了热优化姆潘巴效应的广泛适用性:即使在固定能量水平下,它也能在任意温度范围内发生。(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物理学 ·

  100PeV中微子或来自原初黑洞

  今年2月,法国、意大利和希腊的沿海水下探测器KM3NeT在地中海海底探测到一个能量高达100PeV的高能中微子,该高能中微子的来源令人困惑。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种大胆假设:这个中微子可能来自一个正在蒸发的小型黑洞爆炸,并将这一假设发表在预印本平台arXiv上,目前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根据霍金提出的理论,黑洞会逐渐蒸发并最终消失。当黑洞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它会以高能粒子和辐射的形式爆发。如果KM3NeT探测到的中微子确实来自黑洞爆炸,那这个黑洞的质量必须非常小——大约为10 000千克,相当于两头非洲象压缩成比原子还小的体积。这种微型黑洞只能在宇宙大爆炸时形成,被称为“原初黑洞”。尽管如此小的原初黑洞应在宇宙早期就已爆炸,但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为“记忆负担”(memory burden)的量子机制,可能让这些黑洞存活至今并在近期爆炸。若这一假设成立,原初黑洞不仅解释了高能中微子的来源,还可能成为暗物质的重要候选者。研究团队估计,如果这类黑洞足够丰富以解释暗物质总量,未来几年内,KM3NeT可能会探测到更多类似事件。(Livescience.com)

  · 农学 ·

  太阳能电池温室可促进植物生长

  能将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透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或许能实现将农业活动与可再生能源生产相结合的目标,但光过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研究。《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使用实验室规模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温室屋顶与菊苣幼苗生长速度更快、叶片更大有关。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实验室规模、有一个半透明钙钛矿涂层屋顶的温室,并对钙钛矿过滤光照下菊苣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进行了15天的观察。他们发现,与在玻璃屋顶且无钙钛矿涂层的温室中生长的幼苗相比,钙钛矿涂层屋顶下的幼苗生长速度更快,叶片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这些幼苗的整体情况相似,但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下生长的幼苗中,与环境胁迫反应、代谢、生长调节以及光感知相关的基因存在微小的表达差异。研究者认为,这些幼苗或已适应了在钙钛矿条件下的生长。作者指出, 研究结果证明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协助室内粮食生产的潜力,今后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探索这些适应对提升室内环境下作物产量和农业产出的影响。

  · 环境 ·

  微塑料阻碍植物光合作用

  微塑料是环境中的塑料由于磨损、降解等产生的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从南极冰川到人体,微塑料无处不在,因此,研究微塑料污染的影响,比如对植物的潜在危害十分重要。近日,据一项《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科学家分析了157项研究中有关微塑料对植物影响的3000多项观察结果,表明微塑料会阻碍包括农作物在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造成粮食减产等后果。

  多项证据表明,微塑料会通过阻碍阳光、破坏土壤、阻塞营养和水分通道、释放有毒化学物、诱导细胞损伤等方式,阻碍光合作用的进行。据估计,微塑料会导致陆生植物和海藻的光合作用分别减少约12%和7%。在此基础上,科学家推算出这将导致全球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物减产4%至14%,其中亚洲最为严重,每年约会减产0.54至1.77亿吨。由于海藻是鱼类等的食物,微塑料还会导致海产品年产量减少100万至2400万吨,约为总量的7%。这可能威胁到将来的全球食物供应,增加饥饿人口。控制微塑料污染刻不容缓。(the Guardia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8:25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