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6|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3月5日【第2025-119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21: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中国历史上著名阳谋“金刀计”的角度再谈“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后续发展

  【新闻报道】

  3月4日,针对此前一家英国媒体爆料称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位密友正谋划在美国投资者支持下重启“北溪-2”天然气管道一事,德国经济部当地时间3月3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从安全政策的角度来看,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对德国政府具有战略重要性,德国政府将坚持这一立场。”

  【讨论纪要】

  ●这样一个局,和已经“入局”的俄罗斯,还有只能被动跟随的特朗普政府,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谋——金刀计

  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欧美之间本质上仍在唱“双簧”,但欧盟仍寄希望于在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在美国的保护下)以确保欧洲在瓜分乌克兰的过程中分一杯羹。

  鉴于目前俄罗斯输欧能源管线绝大部分(除“土耳其流”外)已被掐断的现实,尽管欧洲需要廉价能源,甚至在心底并不抵触俄罗斯输欧能源管线有希望被重启,但从至少在表面上,至少在目前阶段,在乌克兰问题上,特朗普政府“主和”,欧盟“主战”的情况综合观察,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的问题上,欧盟不会公开表示支持。

  对特朗普政府来说,由于表面上欧盟和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应对立场出现对立,所以特朗普政府没有理由为欧盟和俄罗斯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上牵线搭桥。此外,在美国内斗正酣之际,特朗普政府也因不能得罪美国传统能源既得利益集团(向欧洲高价出售能源),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表示公开支持。当然,特朗普政府也不会表示公开反对,这一点后面详细展开讨论。

  在欧盟至少目前阶段于乌克兰问题上“主战”的背景下,俄罗斯主动向欧洲提出重启“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尽管如此,却不能否定,“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对俄罗斯诱惑力很大,甚至比赢得俄乌战争(军事上)的诱惑力还要大。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提醒俄罗斯决策层,这明显就是一个局,俄罗斯“入局”,水就被搅浑,正中策划者的下怀。由于目前特朗普政府仍然试图继续缓和美俄关系,当俄罗斯“入局”后,特朗普政府也就只能被动跟随,至少特朗普政府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上不能公开反对,否则,俄罗斯完全有理由严重质疑特朗普政府缓和美俄关系之诚意。

  无论是谁,出于何种目的,提出并炒作这件事,在俄罗斯看来,即便项目本身短期内不能取得重大进展,但至少在与美国讨价还价的层面上,总体上对俄罗斯有利。这是俄罗斯“凭空”得到的一枚分量不轻的筹码。比如,俄罗斯可以借此筹码在实质性解除对俄制裁,实质性重返叙利亚等问题上对特朗普政府,以“诚意”为由头,提出新的利益诉求。

  通过上面的梳理和总结大家不难看出,提出并炒作“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的,美国(特朗普政府),欧盟和俄罗斯都“不合适”,唯一“合适”的就是已经“逃离”美国(也包括目前正计划“逃离”美国的)且在欧洲准备重新“安营扎寨”的“拜登们之索罗斯们”。这样一个局,和已经“入局”的俄罗斯,还有只能被动跟随的特朗普政府,让我们想起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阳谋——金刀计。

  ●“特朗普们之马斯克们”“拜登们之索罗斯们”和俄罗斯普京政权彼此制衡的微妙格局

  公元280年,司马炎灭孙吴,称帝,史称西晋。司马炎重新统一中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后从公元291年开始到公元306年,西晋经历“八王之乱”国力大衰。内迁的各路游牧民族乘机举兵,祸乱中原,是为五胡乱华,大量百姓南渡。公元316年长安失守,公元317年西晋灭亡。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

  公元367年,五胡十六国中的前燕吴王慕容垂力挽狂澜,抵挡住了东晋的凶猛进攻。然而,慕容垂大获全胜却功高震主,为其引来杀身之祸。为了避难,慕容垂带其长子慕容令逃往前秦(五胡十六国之一,前燕的邻国,也是敌国)。

  前秦君主苻认为慕容垂是难得的人才,因此对其礼遇有加,加以重用。但前秦的丞相王猛却对慕容垂有其他看法。王猛认为,慕容垂绝非池中之物,又是前燕皇族,留之必为祸患。再加上王猛嫉妒慕容垂的军事才能,于是决定设计除掉慕容垂父子。值得一提的是,王猛多次劝谏苻坚杀掉慕容垂,但苻坚始终不予应允。

  王猛提议攻打前燕,自荐为统帅,并提出让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出任参军,作为向导,苻坚应允,慕容垂也不好拒绝。出征前,王猛突然到访慕容垂,双方把酒甚欢,大有酒逢知己千杯少之势。临别之际,王猛打出“感情牌”,提出与慕容垂交换信物作为友情的凭证,慕容垂随即将佩刀赠予王猛。此后,王猛收买了慕容垂贴身随从金熙。让其带着慕容垂的佩刀给慕容垂的儿子慕容令传递虚假消息称,王猛嫉贤妒能,欲加害你我父子。近期我听说前燕国内政治环境向有利我们的方向转变。我先走一步,你随后跟进,以金熙口信和我的佩刀为凭。慕容令见父亲贴身亲信持佩刀来见,遂坚信不疑,于是从前秦军前叛逃回前燕。慕容垂得知其子叛逃的消息后,吓得魂飞魄散,更无从解释,于是只能出逃。结果中计被王猛擒获。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金刀计。其造成的直接结果却非常耐人寻味,首先,苻坚面对慕容垂父子叛逃之“铁证如山”,仍然选择不处置慕容垂;其次,慕容垂之子慕容令返回前燕后仍得不到皇族信任最终在一次叛乱中被杀;再次,苻坚和慕容垂都知道这是王猛设下的局,但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最终都选择三缄其口,从而让前秦朝廷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主要以苻坚、王猛和慕容垂彼此制衡的微妙格局;最后,苻坚不听王猛临终之劝告(不要轻信慕容垂,不要贸然对东晋用兵),在慕容垂等人的怂恿下举兵攻晋(东晋),结果于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惨败。公元384年,慕容垂在荥(xing)阳自称燕王,建立后燕。在慕容垂自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385年,苻坚被后秦俘获,最终被缢死。

  让我们将讨论的焦点重新放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这件事上,对于特朗普政府和普京政府而言,恐怕也都早已看出来是有人做局,但却都因为各自的利益考量,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三缄其口,既不表示支持,也不表示反对。从而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形成主要以“特朗普们之马斯克们”(特朗普政府)、“拜登们之索罗斯们”(欧洲利益)和俄罗斯普京政权彼此制衡的微妙格局(国际社会不在局中)。

  当然,这个微妙格局只是达成某种“阶段性的动态平衡”,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复杂发展、演进,最后的结果如何,目前尚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在,慕容垂建立后燕12年后的公元396年,慕容垂病重去世,由于慕容垂最看重的长子慕容令死于金刀计下,后燕缺乏强有力的政治继承人,仅存续到公元407年便宣告灭亡,政权仅存在不到30年。

  ●金刀计的确形成了一种阶段性几个主要参与方彼此制衡的微妙局面,但同时也打破了几个主要参与方原来的一些战略构想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4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向媒体表示,俄总统普京已同意作为美国和伊朗核问题谈判的中间人。同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表示,俄罗斯和美国驻利雅得代表已同意就伊朗局势举行单独会谈。

  俄罗斯目前满心想的都是,按照俄罗斯自己的理解,如何充分利用美国内部恶斗不断,特朗普政府无暇他顾的战略机遇期尽可能淘换到俄罗斯急需的利益,比如,实质性解除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金融制裁;再比如,有效重返叙利亚。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美国的中东政策基本上依靠“军事钢钉”以色列和“经济钢钉”沙特来稳固。但是,在2023年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随着国际社会不断推动中东地区国家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尽管遭遇2024年12月8日阿萨德政权被颠覆事件,但总体上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一些中东主要国家,如,埃及,仍在谋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具体表现就在他们目前正空前积极地介入到巴勒斯坦加沙问题上和叙利亚战后重建相关事宜上。与此同时,受内塔尼亚胡小集团支配的以色列已经成为内塔尼亚胡本人和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巩固政权、避免被政治清算的工具,对特朗普而言,大有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上拜登政府临下台之前,打开了对美国国家长远利益损害极大的“潘多拉的盒子”,也就是颠覆了阿萨德政权,可以说,目前的美国中东政策正在空前的剧烈摇摆,甚至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至少从目前阶段来看,在中东问题上一走了之,美国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既然如此,在特朗普政府看来,俄罗斯要求有效重返叙利亚,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伊朗这个俄罗斯在中东施加影响力的“抓手”,那么,不妨也反向利用俄罗斯有效重返叙利亚来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和存在。

  这也是上面我们借金刀计的历史典故初步评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或形成主要以“特朗普们之马斯克们”(特朗普政府)、“拜登们之索罗斯们”(欧洲利益)和俄罗斯普京政权彼此制衡的微妙格局的一种具体表现。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就是一个局,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地继续按照这个局搭建起来的框架逻辑走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金刀计的确形成了一种阶段性几个主要参与方彼此制衡的微妙局面,但同时也打破了几个主要参与方原来的一些战略构想。以特朗普为例,在其原计划中,原本是要通过强行压服的方式协助内塔尼亚胡小集团实现所谓“大胜的大胜”,从而在美国内部恶斗日益激烈的过程中,尽可能拉拢主要掌控媒体资源的所谓“犹太资本”,也就是美国内部政治势力中的“关键少数”。而现在,似乎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要对此进行调整,在俄方提出有效重返叙利亚后,考虑是否与伊朗政府“重新对话”了。而对于以色列来说,可能要面对某种让其足够信任的与伊朗和平相处的戏剧性一幕,姑且就叫作“以伊新关系”吧。

  其中,伊朗当然要实质性放弃之前的反以政治路线,更要实质性放弃核武装的战略选项。当然,所谓的“以伊新关系”也要服务于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虽表面上不能得罪以沙特为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包括一些中东主要国家,如,埃及,但不妨碍打造某种制衡他们,包括制衡在叙利亚聚水后续发展中积极介入的欧盟,以及站在以沙特为主的海湾阿拉伯国家背后的中国的政治框架。

  从以上讨论不难看出,精心策划“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的幕后推手们显然深谙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博弈之道,首先,好这一口的就是俄罗斯,而“特朗普们之马斯克们”也好,欧盟也好,以色列也好,伊朗也好,都是“帝国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忠实信徒”。当他们在“北溪-2”版金刀计的作用下纷纷入局后,身为幕后推手的“拜登们之索罗斯们”也就达到了将水搅浑的目的,一方面给“特朗们之马斯克们”设置陷阱,设置障碍,设置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在日趋激烈的美国内部恶斗过程中争取更多时间和机会。

  ●假以时日,如果不能及时“改出”的话,特朗普政府又如何去赢得美国内部“只有更激烈,没有最激烈”的内部恶斗?

  被“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其实鼓捣的心思空前活泛的俄罗斯,国际社会要高度警惕,俄罗斯就在中国的周边,对中国从来防范有加。而现在俄罗斯又把手伸到了缅甸,而在此前,俄罗斯已经承诺帮助越南建核电站。

  接下来,俄罗斯可能会把手伸到蒙古,伸到阿富汗,甚至中亚五国,对此,国际社会坦然面对即可:

  第一,俄乌战争仍在继续,能不能停火,什么时候停火,什么性质的停火,如何停火都是一个个的问号;

  第二,在“第一”的基础上,“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项目的设局者也好,特朗普政府也罢,在应对的过程中仍然都在继续牺牲美国国家的长远利益。其中一个典型的损害就是完全不顾欧美关系。也就是说,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复杂演进,欧美矛盾的日益加深,欧盟之间完全可能假戏真唱,从“演双簧”演变为真正意义的“公开争吵”;

  第三,在“第二”的基础上,乌克兰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的后续发展会变得更麻烦;以叙利亚局势后续发展和巴勒斯坦加沙问题为代表的中东局势会变得更混乱。对此,俄罗斯都或直接或间接地卷入其中,显然,俄罗斯的麻烦远远没有结束。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注意到了俄罗斯当局向以色列发出邀请参加于2025年5月9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庆典的新闻报道。

  对此我们想要着重指出的是,当初,谴责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加沙暴行的俄罗斯在哪儿?也许俄罗斯会狡辩称,邀请其参加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欧洲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式大屠杀。但问题在于,现在的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的一切所作所为和当年的纳粹一般无二。俄罗斯当局这样做,是真的在纪念二战,还是为了自己的政治私利和特朗普政府“打配合”给欧盟、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一些重要的中东国家,如,埃及看?

  到现在为止,乌克兰和中东已经分别摆出“一桌麻将”,其中一桌上坐着的是美国和俄罗斯,另一桌上坐着的则是中国和欧盟。美国摆出了一副随时出卖其传统盟友欧盟的架势,俄罗斯也摆出了一副随时出卖其传统盟友伊朗的姿态,而这两个自2022年2月4日爆发,至今仍在进行的实际上的死对头,美国和俄罗斯正在“握手言和”。这一局面着实讽刺。

  友情提醒特朗普政府的是,无论是“武斗”还是“文斗”,目前阶段特朗普政府都必须帮助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达到其预设的政治目的,这就意味着美国想要拉拢沙特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在内塔尼亚胡的“大以色列国父梦”中,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一个也不能少!既然如此,仅在中东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就很难处理好欧美关系,尤其是“必选项”中美关系。而这与特朗普政治只有处理好对华、对欧、对俄关系中的“大多数”才有可能赢得美国内斗之原计划相比,显然出现了较大“偏差”,特朗普政府似乎只能去不断努力处理好“门槛儿”水涨船高的俄美关系,假以时日,如果不能及时“改出”的话,特朗普政府又如何去赢得美国内部“只有更激烈,没有最激烈”的内部恶斗?

  【相关话题】

  第7850期-再谈中国巧妙抓住时机,“055大驱”带队,前出澳大利亚、新西兰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重大战略意义(2025-2-27)

  第7860期-再谈,随时武力收台仍是国际社会应对美、欧、俄瓜分乌克兰之事态演化的“兜底方案”(2025-3-2)

  第7865期-透过错综复杂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再观察,是否会上演美版“土木堡之变”(2025-3-4)

  2025年中国GDP增长目标5%左右、全面贸易战第一天美元指数大跌

  【新闻报道】

  3月5日,多位亚太学者表示,中国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维持在5%左右不变,反映了中国在面对外部不利因素和内部经济调整时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他们对中国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表示赞赏,认为这有望在美国政府主导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增强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

  3月5日,美国引发的贸易战可能正在动摇美元长期以来享有的避险货币地位,投资者纷纷涌向其他避险资产。瑞士法郎兑美元上涨0.8%,日元兑美元上涨0.5%,在十国集团其他货币中涨幅领先。

  【讨论纪要】

  首先,简单说说2025年中国GDP增长目标5%左右这个话题。

  2025年全国两会于3月4日、5日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今年两会的经济议题备受瞩目。我们注意到,2025年GDP增长目标将设定在5%左右。

  在2024年刚开始的时候,东方时事解读明确指出,如果以乌克兰局势、中东局势为代表的国际局势没有失控的话。2024年年初设定的全年GDP增加5%的目标可以达到。由于2024年国际局势没有出现彻底失控的局面,我们的确做到了:

  根据公开数据资料显示,经初步核算,202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084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6.7%。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个百分点。

  对于2025年我们设定的GDP增长目标5%左右这一任务目标我们同样持类似看法,也就是说,如果2025年全年国际局势也基本可控,那么这一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较大,何况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仍在继续进行中,甚至情况要比2024年更好一些。也就是说,2025年的经济情况除了取决于国际局势的具体走向外,也取决于产业优化调整的实际效果。需要指出的是,2025年国际局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仍然是“美国内斗”,且仍具有极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中国2025年的股市不能认为一定有“大行情”。

  其次,我们简单说说全面贸易战第一天美元指数大跌这个话题。

  美国加关税有短期内贬值美元的可能,所以,在贸易战第一天美元下跌,我们并不感到奇怪。关于“关税大棒”,其本身就内嵌有逼迫相关国家站队的政治意图,只要配合美国,就可以少加关税,或者不加关税,直到你们都加入所谓“对中国加关税同盟”为止。此外,这也是在配合华尔街制造波动以便更好地赚钱。这是特朗普的本职工作,做好了没有奖励,做不好一定受罚。

  最后,和大家补充几个有关欧美唱“双簧”,美乌总统白宫吵架就是演戏的细节。

  近日,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称,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争吵是美国“故意升级”,并强调他自己看了很多遍现场视频。还有一个细节也可以证明德国候任总理默茨的看法是正确的——俄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会晤在前,泽连斯基和特朗普争吵在后,完全是因为俄美谈得不好导致的。

  此外,特朗普政府大肆炒作停止军事援助乌克兰也是在演戏。根据媒体发布的消息,特朗普政府采取了包括目前不在乌克兰的所有美国军事装备都将被暂停输送,包括正在飞机和船只上过境或在波兰过境区等待运送的武器等内容。看上去真的是“特朗普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但果真如此吗?大家知道,在拜登下台前,早就将大量武器运到了乌克兰。如果特朗普真的生气了,根本不用这样的手段!比如,用美国人最擅长的办法,推翻泽连斯基政权或对乌克兰进行经济制裁,尤其是金融制裁,将乌克兰踢出SWIFT要来得实际得多。

  【相关话题】

  第6547期-串讲:中国2023年GDP增长5.2%、小谈中国人口与楼市现状、中国特色金融有何内涵?(2024-1-17)

  第6827期-串讲:中美在军事金融经济等多领域密集开展对话沟通、如何看待一季度GDP超预期同比增长5.3%?(2024-4-17)

  第7857期-为什么说“海湖庄园协议”涉美债重组相关内容尽显“强盗本色”?(2025-2-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0:31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