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9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3月6日【第2025-1194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8 21: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普京在伊核问题上再次配合美国,显然仍未吸取2015年“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之教训

  【新闻报道】

  3月5日,据公开的网络消息,本月内,泰国总理佩通坦或将遭受不信任动议。不信任辩论是一种议会监督机制,反对派议员可以通过辩论和投票,向泰国内阁政府或特定部长提出不信任动议,以质疑其治理能力、政策执行或道德操守。如果动议获得多数支持,可能会导致总理或相关部长辞职。

  【讨论纪要】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再次强调,我们认为“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最大可能是“拜登们之索罗斯们”推动的。目前阶段,无论是特朗普政府,欧盟,还是俄罗斯都没有足够的条件公开主动提出此事。“拜登们之索罗斯们”目的在于,一方面,设局将水搅浑,让或主动,或被动入局者明知道有人设局,也只能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跟着这个局走下去,从而在一个阶段内形成彼此相互制衡的微妙局面;另一方面,为自己在“没有最激烈,只有更激烈”的美国内部恶斗中尽可能获得很多优势制造机会,创造空间。这也是我们引入中国古代历史中五胡十六国时期著名的阳谋——金刀计,为大家提供一个全新观察视角的主要原因。

  此外,大家也能进一步看清,为什么美国内部恶斗是国际局势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显然,“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这个话题的炮制者想要借“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影响美国国内和国际局势的后续发展,且不惜继续损害美国国家长远利益。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今天的美国内部恶斗,以及由其派生出来的美国国内局势和国际局势的后续演化,要从代言西方资本利益的美国资本利益的内部矛盾角度去观察才能够看得足够清楚。

  某种意义上说,“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这件事儿也是一个“阶段性的‘果’”,只不过被公开提出来而已,真正的“因”还在美国内部恶斗。特朗普政府因此不得不对俄罗斯“一躬到底”,这才是真正刺激到俄罗斯的地方。

  客观来看,“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这个说法,的确对俄罗斯有很强的引诱作用。尤其是有可能实质性解除对俄罗斯经济,尤其是金融制裁这块对俄罗斯吸引力很强,甚至超过在军事层面赢得俄乌战争(俄方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胜利。如果真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得以切实落地开工重建,西方(欧美)等于公开承认俄乌战争的失败。也恰恰是因“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对俄罗斯的吸引力极大,所以,策划者抛出了这一说法。且首先一个就是要引诱俄罗斯主动入局,而一旦俄罗斯入局,水也就搅浑了。

  也许在俄罗斯看来,这是抓住美国内部恶斗不断,特朗普政府无暇他顾,为俄罗斯牟取最大利益的绝佳时机。但在其他人眼中,俄罗斯何尝不是借此机会攫取利益的工具?正所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或者说在对华政策上,或隐或现地再度表现出希望“祸水东引”的一面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3月4日于莫斯科会见到访的缅甸领导人敏昂莱期间,除了邀请敏昂莱及缅甸军队于5月9日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之外,还签署协议在缅甸建造一座小型核电站,为缅甸提供低价且环保的能源。

  此外,在中南半岛方向,我们还注意到近日网络上有关泰国政局不稳,泰国总理可能要再度换人的消息传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下半年,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在电诈问题上受到来自中国巨大压力之际,第一个找的“外援”不是别人,就是俄罗斯。而在缅甸上下其手,居心不良的还有美国人和印度人。由此看出,所谓“搅浑水”不仅仅局限在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或美国内部恶斗问题上,由于俄罗斯这个世界大国主动入局,其影响的范围自然也是世界性的。

  2025年2月,泰国政府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泰高铁项目的大步迈进。泰国总理佩通坦在外交舞台上积极作为,其在访问中国期间宣布通过泰中两国政府合作开发高铁系统的第二阶段项目决议。

  说到泰国,不得不提一下“第三轮排列组合”。

  “第三轮排列组合”是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直接交手为主线展开的。其中包括了“台湾问题国际化”“南海问题国际化”等话题。中国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也就是欧盟和俄罗斯的配合与策应下,成功把中美角力的重心从中国周边(也就是南亚),推向远离中国、但却是美国有着重大利益的中东地区,是“第三轮排列组合”的一个显著特点。

  到2019年特朗普第一任期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为止,中美直接或间接交手大体有三次,第一次就在泰国。也就是说,在“中东时间陷阱”的外溢效应开始起作用后,便发生了“泰国之乱”。不难看出,泰国从来都是反华势力在中国周边地区制造混乱,制造动荡,恶化中国周边地区安全环境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中南半岛方向,如,缅甸、泰国等国家有异动之外,近日,有消息称,我国在中蒙边境查扣了向蒙古国非法出口的提炼分离稀土的设备(指标较高,可以提纯90%以上)。而这些提炼分离稀土的设备据称是某些境外组织、机构通过收买国内某些无良商家通过购买零部件“攒机”而成(一方面,说明我们在相关管理问题上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中国对稀土生产提炼的产业链极其成熟和完善。西方,包括俄罗斯在这方面落后得不是一点)。显然,美国和俄罗斯在稀土问题上“做文章”是真实的。但是,不是只有矿产就能做的,重点在如何提炼和加工。

  需要强调的是,这件事的损害更多是在性质上非常恶劣。也就是说,这件事牵扯到了蒙古问题,这很敏感。苏联和其主要继承者俄罗斯联邦,对于蒙古独立一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者说,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在稀土合作问题上做文章,但把蒙古问题扯入其中,比如,俄罗斯全程参与其中,偷运设备、加工,再通过俄罗斯卖给美国,已经损害了中国核心利益。这是可能触发中国“处理俄罗斯”之心的。

  如果再加上伊核问题上的最新动向,也就是俄罗斯愿意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充当“中间人”,大家不难发现,在美俄关系开始缓和后,尤其是“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一事被抛出后,俄罗斯在对外政策上,或者说在对华政策上,或隐或现地再度表现出希望“祸水东引”的一面。

  ●俄罗斯想要利用美国内部恶斗尽可能为自己淘换急需的各种利益无可厚非,但请不要将实现此目标的过程建立在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

  在进一步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5日,伊朗议员艾哈迈德·巴赫沙什·阿尔德斯塔尼向俄罗斯媒体评论说,特朗普曾请普京调解与伊朗的核谈判:“注意到特朗普目前对乌克兰冲突的措辞,我认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访问德黑兰期间传达了这一信息。”

  此前,有美国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月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通话时,请俄罗斯成为与伊朗就伊朗核计划进行谈判的调解人。报道指出,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反对与美国对话。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反对与美国对话的说法言犹在耳,伊朗议员阿尔德斯塔尼做出如此表态,是几个意思?

  有趣的是,就在伊朗议员阿尔德斯塔尼语出惊人的前两天的3月3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发表公开讲话称,“我个人认为,最好还是(与美国)进行对话”,但由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反对,所以“我们不会与美国谈判”。佩泽希齐扬还强调,他将忠诚地跟随最高领袖的对美立场“直到最后”,当哈梅内伊确定方向时,他的政府“必须适应”,哪怕用各种方法。

  看样子,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和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杨玩起了“相互甩锅”的把戏。而当俄罗斯公开表示可以充当伊朗和美国之间的“中间人”后,伊朗内部就公开有人与其呼应。这让我们一时间似乎穿越到了10年前的2015年,回顾历史,2015年正是在俄罗斯的极力“撮合”之中,在伊朗本身内部“妥协因子”的配合下,最终产生了伊核协议。而对俄罗斯来说,似乎又找到了自己曾经是“棋手”的感觉,真可谓“给一点阳光就灿烂”!只是,10年前同样也为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先生,是否想起了“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

  所谓“俄罗斯的极力撮合”指的就是俄罗斯因“时间因素”最终向西方妥协一事,且当时东方时事解读至少提前半年对此事有过提前评估(2014年底2015年初),即:到了2015年的七月底,如果俄罗斯没有实质性配合国际社会有效干扰,甚至打断当时对国际社会危害极大的西方“微调”后的中东战略的话,那么中国一定会做出相关战略调整。需要补充的是,这意味着俄罗斯什么也不做,也就是即便没有形成伊核协议,但也形成了对西方基于“时间因素”层面的妥协。

  此外,这个逻辑也是西方“中东时间陷阱”外溢的方向首选“泰国之乱”方向“开花”,因遭到中国“南海战略”强烈反击,最终在“乌克兰之乱”得以“结果”的主要原因。中国宣布经济减速,公布黄金储备,进行汇率机制改革,构成了“七月流火,八月未央”的主要内容,于是有了所谓“耶伦哭晕在厕所”的一幕。迫于无奈,美国被迫跟随中国调整政策,不得不将主要矛头指向俄罗斯、并将压力压向俄罗斯。而对于俄罗斯的遭遇,在中国看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最终,俄罗斯无奈之下被迫“军事复盘”叙利亚,是为“九月授衣”。

  通过上面的简单回顾要强调的是,如果俄罗斯在对外政策,或对华政策上“小动作太多”,不排除国际社会再度比照俄罗斯犯下“若干错误”并罗列罪名的可能性。2015年的俄罗斯也曾想要“祸水东引”,鼓动西方,甚至配合西方在中国周边地区搞事情,结果遭到反噬,也就是“泰国之乱开花”,结果却在“乌克兰之乱结果”。当然,中国处理应对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俄罗斯不做出实质性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事情,中国仍会将其放在“瓮城效应”在处理,但也不排除再送给俄罗斯一个“七月流火,八月未央”PLUS版的可能性!

  在经历了三年俄乌战争之后,今天的美国、欧洲和俄罗斯都被削弱了太多,而中国则发展强大得太多,这个时候俄罗斯找中国的麻烦,能有好果子吃吗?俄罗斯想要利用美国内部恶斗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尽可能为自己淘换急需的各种利益,这无可厚非,但请不要将实现此目标的过程建立在损害中国核心利益的基础上!

  ●俄罗斯已经不知不觉中站在了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关切的对立面上

  在今天讨论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4日,特朗普政府拒绝了一项由阿拉伯领导人支持的期待已久的加沙重建计划,称(特朗普)总统坚持自己的计划,该计划包括驱逐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居民,并将其转变为美国拥有的“里维埃拉”(海滨胜地)。

  对于将所有“工作重心”都放在如何内斗这个最为现实和棘手问题上的特朗普而言,在巴以问题上,现阶段必须“抓住”内塔尼亚胡小集团,“舔”好了内塔尼亚胡也就“舔”好了美国内部所谓的“关键少数”(也就是以掌握媒体资源为主的,所谓“犹太资本”。他们与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一样,都是“犹太极端复国主义”的拥趸)。

  当然,内塔尼亚胡小集团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也牢牢抓住美国内部恶斗的机会,尽可能“绑架”特朗普政府为自己“捞好处”。于是,特朗普政府不得不艰难地在以色列和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一些主要的中东国家,如,埃及之间做出选择。

  在这一背景下,在美国和俄罗斯都有意借助彼此淘换各自继续的中东利益的情况下,所谓以色列和伊朗之间形成“新关系”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值得一提的是,哈梅内伊刚刚“把锅甩出”,而现在似乎又要为如何与以色列搞好关系“挠头”。而对俄罗斯来说,以色列和沙特,何尝不是美国眼中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与欧盟这一对儿“按下了葫芦瓢起来”的关系?显然,俄罗斯已经不知不觉之中站在了中东地区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关切的对立面上。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本就有不少或明,或暗的地缘政治对手,这对于俄罗斯心心念念的“实质性重返叙利亚”来说,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

  最后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网络传闻称,特朗普政府正在放风或将放弃菲律宾,甚至放弃台湾。如果最终相关消息得以证实,那将意味着特朗普为了尽早达成访华,已经到了除了自己的“王冠”什么都不顾不上的地步。当然,这也意味着美国内部恶斗发展到了一个非常危急的阶段。

  【相关话题】

  第7862期-为什么说目前阶段,俄罗斯谋求重启“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并非明智之举?(2025-3-3)

  第7865期-透过错综复杂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再观察,是否会上演美版“土木堡之变”(2025-3-4)

  第7869期-从中国历史上著名阳谋“金刀计”的角度再谈“北溪-2”天然气管道重启事件后续发展(2025-3-5)

  东方点评,央行称将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新闻报道】

  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近期为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将会同证监会、科技部等部门,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

  【讨论纪要】

  我们对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表示欢迎,这可以直接降低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成本。比如,DeepSeek这样的公司。DeepSeek的领导层明确表示公司不上市,为的是最大限度降低资本对公司决策的影响。但是,不上市也导致公司遭遇融资困难,尤其是因此产生一些内部压力,可能对团队稳定产生负面影响。DeepSeek在中国AI技术及发展上做出过重大贡献,我们此前建议,对这样有担当,有抱负,有责任,有作为的公司国家应“出手相助”,显然,国家出手了,对此我们感到非常欣慰。期待像DeepSeek这样的“哪吒”企业未来创造更高成就。

  【相关话题】

  第7817期-串讲:DeepSeek接入微信等国民级应用、民企座谈会那些重要事  (2025-2-17)

  第7844期-串讲:现货黄金价格年内第11次创历史新高后波动加剧;DeepSeek对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影响浅谈 (2025-2-25)

  第7853期-串讲:DeepSeek开源优化并行策略、工信部发布两则稀土监管重磅文件等(2025-2-27)

  什么说若欧洲在德国的带领下真的不惜一切加强国防恐将“大难临头”?

  【新闻报道】

  3月5日,据德国媒体报道,有望成为下一任德国总理的默茨表示,基民盟和社民党同意投入5000亿欧元作为专项投资基金并将改革债务刹车机制,以提高联邦国防投入。

  【讨论纪要】

  在我们看来,德国如果真的所谓“不惜一切代价”加强国防,恐怕不仅是德国,整个欧洲都将跟着得到“跳坑”。

  首先,德国是欧盟主要国家,德国如果将大笔资金投入所谓“加强国防”,则势必引起其他欧洲国家争相跟进;

  其次,欧洲在防务问题上自二战结束后就始终严重依赖美国,而所谓“欧洲国防独立”始终停留在PPT上。所以,就算欧洲有钱,但也没有产能满足欧洲国家的防务需求。大概率这么一大笔钱的大部分仍会流向美国军工复合体;

  再次,欧洲自二战结束后始终没有跳出“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尽管苏联已经解体,美国日薄西山,但“雅尔塔体系”仍在毒害欧洲,欧洲不仅政治上高度分散,较难形成合力,而且经济上每每成为美国剥削的对象。远的不说就说近的,自俄乌战争爆发后,仅能源购买一块,欧洲多花的钱就无法计数。套用毛泽东主席当年对到访的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说过的话就是,欧洲太弱太软,又不统一,怕战争怕得要死,假使今后一些年内不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联合起来,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最后,当欧洲将大笔的资金交给美国去强化所谓欧洲的防务后,鉴于美国国家利益与欧洲国家利益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角度观察,未来的欧美平台的结局难逃“一死一重伤”,所以,美国会用这笔钱回头去欧洲大量购买技术、人才、公司等,进一步将欧洲掏空。到头来,欧盟不过是大号的乌克兰,无非是“马歇尔计划”的再翻版。

  【相关话题】

  第7489期-如何从“国际社会务必做好最坏准备”角度观察俄外长称“美国准备让欧洲卷入与俄直接军事冲突的自杀式冒险”?(2024-11-5)

  第7723期-若全球进入“战国”时期,欧洲面对美俄扩张是否还能成为世界一级相对独立存在?(2025-1-13)

  第7779期-“老欧洲”为何对特朗普要求乌克兰“以稀土换援助”感到强烈不满?(202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 20:29 , Processed in 0.0781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