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3|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东方讨论核心摘要,3月18日【第2025-1203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美国内部恶斗已经到了完全无视法律、毫无底线约束的地步?

  【新闻报道】

  3月17日,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认为拜登的赦免令是无效的,因为拜登用自动签名笔签署了这些文件。

  【讨论纪要】

  ●再次强调,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访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近日,据英国媒体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7日在华盛顿约翰·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表示,*********将于不久的将来访问美国。

  特朗普恐怕很清楚,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不会访问美国,但他需要这样一种“表达方式”。虽然特朗普是一个毫无诚信的“商人总统”,但却是一个很要脸的人,这样做,无非是基于“既然你不来,那我就过去”之“求其上,得其中”给自己急需访华找脸面、下台阶罢了。

  再次强调,美国前财长保尔森访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朗普3月17日的最新表态很好地验证了东方时事解读此前的相关评估,其中就包括本次保尔森访华的主要意图之一,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尽早访华求得一张“进京的机票”。实际上,有关中美领导人会晤的相关话题在特朗普走马上任之前就有炒作,当时就有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称希望在上任后100天内访华。

  此外,我们注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拜登赦免令无效,因为他是用自动签名笔签的新闻报道。

  客观地说,特朗普的借口显得非常荒唐,曾经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难道从来没有用过自动签名笔吗?以这样一个荒唐的借口否认美国前任总统的特赦令是违背美国法律的。赦免制度是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一项权力,美国宪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美国总统拥有赦免权。

  特朗普此举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白——他就是美国的法律。或者说,美国的法律,包括宪法,他可以随意修改。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内部恶斗已经到了完全无视法律、毫无底线约束的地步。当然,特朗普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特朗普和“特朗普们”为确保自身在美国内部恶斗中的切实利益,甚至人身安全,只能如此。从层面也能观察到,特朗普访华之急切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所谓“……怎么看……都像是……达成协议”的可能内容和本质是……

  3月18日,有美国媒体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以“特朗普考虑承认克里米亚为俄罗斯领土以结束冲突”为标题发文称,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承认克里米亚地区为俄罗斯领土,以此作为未来结束俄乌冲突协议的一部分。

  在我们的观察与评估中,恐怕这种消息就是特朗普政府故意放出去的。值得一提的是,东方时事解读早在2014年就克里米亚问题的本质就已给出相关评估。

  在我们继续展开讨论前,来看一段《东方时事解读·时事简版》2014年3月21日的内容,原文如下:

  ……

  ●就“本质”而言,“事情”将随着“克里米亚重入俄罗斯才会刚刚开始”

  第三点,在“克里米亚公投、独立、并入俄罗斯”的整个过程中,就“本质”而言,由于,“事情”将随着“克里米亚重入俄罗斯才会刚刚开始”,因此,直到今天之前,欧美(北约)只是“叫嚷着要对俄罗斯怎么怎么样、却始终没有对俄罗斯怎么怎么样”!

  至于如何看“此前欧美各自宣布的那几项制裁(制裁几个人)”?欧、美的媒体自己都说了:出了这么档子事(克里米亚从乌克兰独立、再加入俄罗斯),那算得上制裁吗?不仅如此,从欧美、俄罗斯、特别是乌克兰临时政府的反应来看,欧、美的媒体普遍认为:怎么“看”都像是达成了“某种协议”!

  而在“……怎么看……都像是……达成协议”的层面上,最具代表性的“疑问”就是一个乌克兰人对一家西方媒体所抱怨的:“俄国人侵占了我们的国家,(西方)制裁却只针对这么点人,西方就这样帮我们对抗俄罗斯吗?”

  ……

  受篇幅限制,我们只引用了这一期内容中很小的一部分,有兴趣的网友可前往东方网站搜索并阅读全文。从这篇简版给出的时间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这期间,围绕克里米亚问题,围绕乌克兰问题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尤其是爆发自2022年2月24日且持续至今的俄乌战争(俄方称“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在过去的11年间,本质上,西方从乌克兰问题上什么也没有得到,而俄罗斯更是损失惨重。乌克兰曾经是苏联时期的重工业基地和科技研发中心,被称为“苏联的心脏”。而恰恰是苏联的直接继承者——俄罗斯,亲手将其彻底砸烂。

  回顾11年前东方时事解读就克里米亚问题在第一时间的评估,再来看特朗普政府就克里米亚问题的放风,也许大家不难发现,所谓“……怎么看……都像是……达成协议”的可能内容和本质是什么。特朗普政府的意思很清楚:美国已经让步如此,如果俄罗斯仍不打算签署停火协议,那我就把这个放风收回去,届时,普京可别后悔!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既是威逼,也是利诱。当然,反过来,对欧盟也是一种威胁。同时,特朗普政府也在用“临时停火协议”利诱欧盟,并同时威胁俄罗斯。类似西方资本利益对欧美平台施加的那种“双向挤压”(西方资本利益在“复杂转进”的过程中,要尽量消除“国家制约因子”的影响)。

  ●如果有一天马斯克“被出局”,就一定是华尔街对特朗普发出的强烈警告

  在特朗普政府看来,尽快拿到有效缓和俄美关系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拿着这一“外交成果”的特朗普才好和中国去谈中美关系。拿到中美关系有效缓和,就可以放心地大规模开启“印钞机”(奥巴马时期处理过次贷危机,大骂华尔街贪婪,甚至痛哭流涕,但实际上美国已经开始大规模印钱,也就是量宽。而今天,美国仍在“缩表”,但却从未停止印钱。所以,现在印钱是非正式的。特朗普访华寻求有效缓和中美关系,就是满足公开、正式、大规模开启“印钞机”的前提条件——中国决不能捣乱);拿到中美关系有效缓和就有办法有效缓和美国内部的恶斗。将“蛋糕”做大,既可以“化敌为友”,也可以防止“化友为敌”。

  特朗普焦急访华的背后,自然也是华尔街的影子。当然,华尔街关心的核心问题是“金融永动机”到底能不能继续玩下去。这显然与特朗普关心的核心问题有些不同。如果说,华尔街最关心的是“蛋糕”如何做大,那么,特朗普最关心的除了“蛋糕”如何做大外,还有如何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鉴于特朗普政府正式运作两个月以来迟迟无法有效处理中美关系这一现实,方方面面,尤其是特朗普本人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的传导。显然,特朗普未能完成华尔街交给他的任务,这意味着华尔街已经对特朗普感到强烈不满。而这种压力作用在“特朗普阵营”上,其内部矛盾开始不断显性化。

  有美国媒体爆料称,特朗普一边猛夸马斯克工作效率高,另一边却指使其核心执政团队“政治行动委员会”拒绝接受马斯克对“政府效率部”的注资。

  在华尔街眼中,尽管马斯克是个商人,也是华尔街的一员,但目前阶段他看上去更像是特朗普政府的官员,或者说“特朗普们”的一分子。华尔街的大部分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导致特朗普不得不从其阵营内部想办法“消化压力”,对马斯克进行警告,这必然会激化“特朗普阵营”的内部矛盾(在“特朗普阵营”之外,将压力转向“拜登们”,比如,进一步公开肯尼迪遇刺案以及宣告拜登特赦令无效)。如果有一天马斯克“被出局”(表面是特朗普解雇马斯克,但实际上是华尔街在处理特朗普),就一定是华尔街对特朗普发出的强烈警告。

  所以,在我们看来,结合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向俄罗斯就克里米亚问题做出让步一并观察,保尔森本次访华似乎谈得并不顺利。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一事后续已经出现了不利于小马克斯政府的发展苗头

  在继续展开讨论前,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17日,菲律宾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伊梅·马科斯发表声明说,参议院20日将对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拘留一事进行紧急调查。她强调,菲律宾的主权和法律程序必须始终处于首要地位。

  伊梅·马科斯是菲律宾现任总统的亲姐姐,显然,这位姐姐要“大义灭亲”。由此可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捕一事后续已经出现了不利于小马克斯政府的发展的苗头——一旦特朗普政府先于欧盟在诸如南海问题上出现准备对中国让步的迹象,比如,以“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审判杜特尔特”为由干预对其的继续审判,那么不仅欧盟被美国出卖,小马克斯政府也将岌岌可危。

  在我们一贯的评估中,中国不会和美国就所谓“交易台湾”(台湾就是中国的一个省,是中国的内政问题,用本就是中国的台湾做筹码和中国做交易,门都没有,更何况中国随时可以收台)的话题谈什么,要谈就谈南海问题。问题在于,特朗普政府敢张着个嘴吗?恐怕嘴巴一张,欧、日、韩等原本美帝手下的“马仔”会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当然,如果特朗普非要访华,也可以,不妨这次将其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参观好了!需要补充的是,目前中国的“爆兵”,某种意义上说,已经开始从常规层面向战略方向发展,核心体现的一条就是,就算美国打核战争也毫无胜算。

  ●美国的这一意图被胡塞武装的“拖鞋”无情打破

  在本次回顾的最后,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报道。

  3月18日,也门胡塞武装发言人叶海亚·萨雷亚称,为报复美军针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胡塞武装通过两枚导弹和两架无人机袭击了位于红海北部的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通过一枚导弹和四架无人机袭击了美军另外一艘驱逐舰。

  3月17日,美国白宫发言人突然表态称,只要胡塞武装“停止袭击美国船只和伤害美国人”,美军将停止对也门的打击。此言一出,舆论哗然。堂堂美帝的所谓军事霸权已经不堪到连胡塞武装也无法搞定的地步了吗?

  显然,胡塞武装拒绝了美国人的“好意”,继续对美国船只,尤其是“杜鲁门”号航空母舰进行打击。一时间,特朗普政府被胡塞武装置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值得一提的是,军事打击胡塞武装美国不是没做过,之前在美国前总统拜登执政时期就曾经做过,结果却是:不来不会,胡塞武装还在那里,而且是越战越勇,甚至传出美国航母被“拖鞋”打得东躲西藏的各类传闻。

  客观上讲,相比于伊朗,有浓重类似原教旨主义宗教信仰的胡塞武装更不容易被西方渗透。美国对付胡塞武装的难度更是高于伊朗。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政府再度军事打击胡塞武装,除了基于内斗因素对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示好”外,更想要向方方面面展示其有能力控制世界范围内主要运河、海峡和航道(在“DeepSeek+华为”的强烈冲击下,“星际之门”项目已经不行了,AI神话被彻底打破,“技术反华联盟”未能实现,这才凸显这一点)。这也是美国搞所谓“战略扩张”的核心目的之一。然而,美国的这个意图被胡塞武装的“拖鞋”无情打破。

  客观上是以色列给了胡塞武装借口,特朗普政府就这被架在火上烤,一个胡塞武装都无法搞定,还说什么大话?别的不说,中国新型战机航程3000-4000公里,这期间多少航线掌握在PLA的手中?对波斯湾来说,先不谈意志力,至少其武力比胡塞武装强得多。美国有可能得手的是巴拿马运河。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国处理巴拿马运河是党务代表团,做最坏打算。而决定胜负的不在巴拿马,而在西太,在南海。如果特朗普想要彻底得罪天下人,那就去弄吧。巴拿马本就得罪了一批人,如果搞到钱凯港,那就得罪了整个南美洲。

  何况,美国可以卡我们,我们就不能卡美国吗?时间长了,美国就是断人财路。更何况中国还有汇率手段,利率手段,对美国在各类关键战略物资上做限制(美国在全球层面实际上已经陷入“阿富汗式战略陷阱”),以及不断的“爆兵”“爆矿”,而“兜底方案”就是收台。

  胡塞武装打击美、以的借口选择非常好(中东国家和欧洲国家没有谴责),那就是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倒行逆施,破坏停火协议,继续在中东杀人越货,为非作歹。对此,特朗普虽然心里气得骂娘,但表面还要佯装支持(当然,特朗普也不敢公开谈论“重占加沙”)。

  值得一提的是,胡塞武装似乎很清楚自己的定位,只要抵抗下去,未来可期。更何况胡塞武装有成为“也门真正主人”的心思,而只要和美、以色列对抗下去,说不定,入主政府的那一天真会到来。相比之下,假以时日,伊朗在什叶派中的地位或将岌岌可危。国际社会也恰好抓住这个窗口(伊朗“投美无门”),不断鼓励胡塞武装和美帝做坚决作斗争。

  ●无论如何,谈就需要时间,谈“架构性的约束”更需要时间

  美国之所以会成这个样子:第一,经济实力不够了;第二,军事力量不够了;第三,外交和内乱将自己彻底玩成了孤家寡人。特朗普知道中国在以逸待劳,他自己是劳师远征,而且毫无结果。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也许用不了几个月,特朗普要么自己下台,要么被子弹“送下台”。而在特朗普出事之前,马斯克很大概率上会成为第一个牺牲者。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除了南海问题外,国际社会关心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南亚问题,巴基斯坦问题,“俾路支解放军”问题,特朗普政府也要给一并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或者也可以聊聊阿富汗的金铜矿,巴拿马运河的港口问题等。总之,需要谈出一个“架构性的约束”,否则谁都不会不信。或者更准确地说,只要美国自己相信就好,中国无所谓。

  所谓“架构性的约束”对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中东问题上和美国可能达成的“交易”中同样非常重要,如果没有某种框架性的协议做保证,恐怕双方最终只能谈个寂寞。但无论如何,谈就需要时间,谈“架构性的约束”更需要时间。这也凸显特朗普政府,尤其是背后的华尔街在其务必尽快访华问题上,基于“时间因素”的急迫性。

  【相关话题】

  第7890期-特斯拉股价较峰值腰斩,或与“盖茨们、索罗斯们”暗下黑手有关?(2025-3-11)

  第7896期-普京视察库尔斯克地区并誓言“彻底夺回”,向美西方发出何种信号?(2025-3-13)

  第7906期-在杜特尔特被捕事件后续发展中,基于“各取所需”暂时合作一把的欧美同样基于“各取所需”早就在盘算如何出卖对方了(2025-3-16)

  香港是否会动用国安法阻止长和港口交易、商务部将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新闻报道】

  3月17日,知情人士透露,为抵御外部冲击,中国商务部将采取系列措施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内销渠道。

  3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媒体相关提问作出回应称,特区政府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讨论纪要】

  首先简单聊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媒体相关提问作出回应一事。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回答记者提问,是对某李姓商人向贝莱德出售海外港口一事做出回应。因为这件事在性质上非常恶劣。

  尽管某李姓商人从经济利益角度考量不愿意出售,但从政治站位角度观察,此人心向反华势力,愿意配合得很。对包括某李姓商人在内的一批所谓香港“上层人士”,没有国家作为后盾和依托,又如何获得如此之多的海湾港口?

  媒体舆论的谴责和李家超的回应,对这桩交易形成钳制。香港有《国安法》,中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如果中国政府不答应,交易就不能交割。这为这笔交易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某李姓商人最终是卖是不卖呢?如果贝莱德被拒绝,显然又是一个“主子不是主子,奴才不是奴才”的经典案例。

  美国意图向方方面面展示其有能力控制世界范围内主要运河、海峡和航道,却被“拖鞋”狠狠扇了嘴巴。除了胡塞武装之外,这桩不光彩交易本也是国际社会与美帝较量的又一战场。

  华尔街的确势力强大,但航运贸易也非其一家说了算,“有船无货”也是惘然,而货主要都掌握在以中国为首的东亚、东南亚经济体手中,一旦中国“绝对掌控南海”,国际社会可以开启“最低限度经济内循环”,华尔街的“金融永动机”如何继续运转?贝莱德集团想必很清楚,其在中国也存在广泛利益。一旦中国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来处理这事,贝莱德恐怕届时也要做出选择。何况华尔街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打击某李姓商人的意图之一就有激化西方资本利益内部的矛盾之意。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国船只、中国商品“封港”的策略并不稀奇,其原本就是西方计划最终对付中国之“金融防火墙”战略的一部分。目的就在于全面恶化中国的外在安全空间,尤其是经济安全空间。然而,在经历一场俄乌战争后,“金融防火墙”战略的主线已经分崩离析,仅拿出“封港”这个支线又有何用?

  其次,聊聊商务部将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这个话题。

  “贴息”有一点像次级贷,只不过今天中国买的是普通商品,而当年美国买的是房地产。“贴息”说好听是在拉动消费,说不好听的就是刺激消费、去库存。这显然是在为最坏情况准备。无论是稳市场,还是稳股市,突出的都是一个稳字,也就是说,是在努力稳定局面,变相说明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经济的主体还是传统行业和传统企业,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竞争是最充分的,压力也是最大的。AI、芯片、机器人、电动车等新兴产业虽然欣欣向荣,但还不到成为中国经济主体的程度。

  最后,就澳大利亚企业拿下中国LNG大单一事说两句。

  中国舰队绕澳巡航,美国全程沉默。澳大利亚深刻认识到,关键时刻,美国保不了澳大利亚的安全,既然如此,澳大利亚又为什么要和自己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着干呢?显然这并不明智。而此前澳大利亚受西方蛊惑,甘当反华急先锋之际,欧美国家可是毫不犹豫地将澳大利亚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瓜分一空,而市场份额一旦丢失是很难再拿回来的。对美国来说,澳大利亚企业拿下LNG大单自然意味着美国输华能源在中国市场份额的丢失。中国是美国天然气海外最大市场,当美国人开始失去中国天然气市场份额后,想要在欧洲市场卖高价就难了。

  【相关话题】

  第7611期-串讲:再谈政治局会议提及稳住楼市股市、英伟达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立案开展反垄断调查等(2024-12-10)

  第7850期-再谈中国巧妙抓住时机,“055大驱”带队,前出澳大利亚、新西兰所在南太平洋地区的重大战略意义(2025-2-27)

  第7910期-串讲: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布、港澳办转载文章痛批某李姓商人“漠视国家利益”(2025-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3 01:21 , Processed in 0.1719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