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5|回复: 0

刘晓博:关税,再次大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特朗普又变了!

  据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当地时间11日晚低调修改税则,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进口税率,不受早前宣布的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且未指定国家。

  注意!未指定国家。

  也就是说,只要符合豁免商品名单,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可以享受。

  这些产品大约有20种,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硬盘、电脑处理器、平板电视显示器、内存芯片以及一些半导体制造设备。

  哪个国家对美国出口这些商品最多?

  当然是中国。

  哪些企业最受益?苹果及其产业链!

  英国《金融时报》12日评价称,这是特朗普对华关税有所松动的首个信号。

  要知道,中国刚刚在4月11日宣布了对美国商品加征125%的关税,实施了坚决反制。

  为什么特朗普在这个时候,突然软了?

  中国最新反制公告里,有一段话非常值得关注:

  鉴于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这段话充满了斗争的智慧。

  既表达了我们反对霸凌的坚决态度,也可以避免事态继续无意义地升级:奉陪到底+恕不奉陪,完美结合到了一起。

  特朗普抓住了这个机会,推出了20种商品的豁免,给自己搬了个下楼的梯子。

  有媒体解读说:这是因为苹果公司跟老特关系好,经常在红白喜事的时候捐款,最近的游说起作用了。

  这肯定是一个因素。

  老特还可以向老百姓解释说:这些商品对美国人太重要了,如果没有缓冲期,大家都要承受高物价,所以豁免。

  看起来于公于私,都能说得过去。更重要的是,向中方传递了一个愿意谈判的信号。

  我之前多次在文章里预测过:中美最终会走上谈判桌,并达成协议。

  虽然双方一度激烈博弈,但这只是谈判的前奏,或者第一阶段:双方“呛火”、不断向上叫价,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看看对方会不会先软下来。

  然后进入僵持阶段,这时候大家都不再升级,甚至还略有松动,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上谈判桌,先低层级接触,再高层级,这是第三阶段。

  上了谈判桌,可能还会有新的波折。比如让谈判“破局”,双方都拂袖而去,接着干。干一波后,再上谈判桌。如此反复几次,开始向下叫价,最终签署协议。

  真正意义的谈判,一定是基于双方的实力和意志,协议来得约不容易,越容易维持得久。如果一方比较软,轻易达成的协议,也很容易被另外一方撕毁。

  特朗普虽然莽撞,但他本质上是个商人,不是一个纯粹的杠精。他要的是交易、交易。

  早在1987年,特朗普就出版了自传《交易的艺术》,他曾在书中清晰地介绍了他的谈判技巧,一共分四个阶段:

  一是提出惊人的目标,先把对手吓到思维短路;

  二是大肆宣传,进一步巩固第一步的成果。

  三是决策反复摇摆,给对方谈判的空间,但是又不会轻易答应对方,反复修改出价条件;

  四是迫使对方接受妥协后的结果。

  特朗普1987年出版的这本书,早在1989年就被沈阳出版社翻译到中国出版了,当时把他的名字翻译成了特拉蒙普。这本书定时定价才3块多钱人民币,现在在二手书交易网上被炒到了380元!

  看来这本书卖得不错,1991年又被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纳入了“美国人和美国丛书”,定价也是3块多钱,目前也被炒到了几百块钱一本。

  所以跟特朗普谈判的时候,一定不能示弱,不能太急于达成交易,也不能真的生气,真的掀桌子不干了。拿出点耐心,陪他玩就是了。

  那么,双方在什么时候能达成协议?协议又大概有什么内容?

  说实话,我也不清楚,因为变数太多。

  但大概率比较快,比如今年末或明年初可以达成协议。

  2018年第一回合的时候,双方用了20个月达成的协议。如果这次能用10个月,在明年2月签约,就算比较快的了。

  还是那句话,太急于签约,反而不会获得一个稳定的协议。

  但先避免升级、停止向上叫价,进入僵持—谈判—僵持—谈判的阶段,可以避免对金融市场的剧烈冲击。

  达成协议后,中国大概率会增加对美国农产品、能源的采购;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关税大概率能回落到之前水平,或略有降低;美国对华关税也会显著降低,但能否回到拜登时代,有待观察。

  人民币汇率一定会比现在强,可能回到7或7以内。谈判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所波动。

  从长远看,中国要稳定发展,还是要落实最近几年提出的“打造国内强大市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美国只有3.35亿人口,占全球的4%。但美国消费市场占全球的比重,达到了34.9%。

  而这,正是美国能通过关税拿捏全球的根本原因。

  中国有14亿人口,但消费只占全世界的大约15%。如果我们能上升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主动权将大大增加。

  上图上最近40年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们把财富集中起来办大事了,比如修建了很多先进的基础设施,迅速改变了城市面貌。

  在经济起飞、补短板的阶段,把新创造出来的财富用作“资本积累”、“基础设施改善”,非常有必要,可以加速财富的生成。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增加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启动国内市场了,这样可以让经济不那么卷、职场和学校不那么卷,也让主要贸易伙伴压力不那么大,有利于做长期生意。

  国家已提出了启动内需战略,相信贸易战2.0将是一个里程碑,它不仅将证明中国有能力抵御超级强权,也将证明我们有能力启动国内市场,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6 17:16 , Processed in 0.1094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