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15|回复: 0

曹声明:谁推行了官帽的市场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8 17: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谁推行了官帽的市场化?
曹声明

  汉桓帝刘志在荒淫糜烂的生活中,早早地透支掉了自己的生命,36岁就一命呜呼了。他身后没有留下一个子嗣,留下的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此时,掌控朝政的是窦皇后和他的父亲窦武,窦氏集团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便于更牢固的把持朝政,最终选定了汉桓帝的亲堂侄,十二岁的刘宏做皇帝,他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汉灵帝。

  汉灵帝登基时,东汉政权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天灾人祸四起,民不聊生。但是,腐败的统治集团对此视而不见,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集团整日忙于权斗,最终宦官集团推翻了外戚窦氏,并软禁了窦皇后。紧接着,有着变态心理的宦官又把报复的屠刀砍向了政敌太学生们,他们残酷地杀害了敢于仗义执言的太学生李膺等100多人,流放关押了800多人,他们之中大多数都惨死在狱里或流放途中。名震天下的学界领袖陈藩也被折磨而死,凡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几乎被一网打尽。天下的正义和良知遭到毁灭之日,就是魑魅魍魉肆意横行之时。从此,腐朽凶残的宦官集团只手遮天,汉灵帝成了宦官集团豢养的一条哈巴狗。汉灵帝公开说:张常侍乃我父,赵常侍乃我母,宦官都成皇帝的父母了,想一想被皇帝称为子民的百姓能混成个啥样子?当然,汉灵帝甘当宦官的乖儿子,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这些宦官给予了他荒淫无耻的最大自由,皇帝的昏庸荒淫又给予了宦官弄权的最大方便,这就是狼狈为奸的最好诠释。

  汉灵帝对女色和金钱的痴迷,已经达到了疯狂的变态程度,他为了便于临幸后宫女子,下令后宫女子都要穿开档裤子。他下令在西园修建了千间裸游馆,汉灵帝与众多姬妾通宵达旦在这里裸体胡闹,后宫竟比妓院更荒淫。贪色之人必贪财,汉灵帝又在后宫开辟了“宫中市”,模仿街市,让一部分嫔妃宫女扮作商人叫卖,另一部分装作买主,双方煞有其事地进行讨价还价,有时顾客和店主之间还得吵嘴打架,借此为皇帝助兴,汉灵帝则驾着驴车驰骋于这个人造集市中,玩得不亦乐乎。

  如果说汉灵帝仅在后宫里胡闹,哪怕他把后宫闹腾个底朝天,这同天下老百姓也无多大关系。可是,他一旦把权力的黑手伸进朝政,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必然遭殃。可能是因为宫里玩得不过瘾,买卖都是自己的钱,汉灵帝想要放手做大买卖赚大钱,在宦官爹娘的指点下,汉灵帝终于明白了,皇帝手中的官帽就是值大钱的奇货,卖官鬻爵就是一桩无本生利的大买卖。汉灵帝之前的一些皇帝,也曾出现过卖官帽的现象,但是,那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暗中偶尔为之,卖钱以助国之急用。但是,贪婪的汉灵帝根本瞧不上这种小打小闹,他要甩开膀子,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捞出金山银海来,用以显示皇帝赚钱的奇才。于是,历史上公开拍卖官帽的皇帝粉墨登场登台献艺了!

  汉灵帝在西园公开办起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官位的价格以官吏的年薪计算,例如:年薪100石的官位,标价是100万钱,年薪是1000石的官位,标价是1000万钱,也就是说,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薪的1万倍。毫无疑问,买下这个官位的官员,不把地皮刮下三尺是绝难收回成本的,老百姓的下场由想可知。汉灵帝捞的钱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他随后又制定了一些规则,除了固定的官位价格外,他还根据官员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加,也就是说,官员收刮的金钱太多,皇帝也要分一杯羹。皇帝不怕你贪多,只怕你独吞。凡是官员的调任升迁都必须先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这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一句话,想当官,要升迁,唯有钱大爷说了算,至于德、才、绩、能,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逆淘汰的官场运作下,除了大贪官有钱购买官帽外,廉洁贤能之士只能望官价而兴叹了。天下早已是怨声载道,而此时的汉灵帝却为滚滚财宝流进自己的腰包乐得手舞足蹈。

  有个小故事很能说明汉灵帝卖官时贪得无厌的心态,崔烈出身名门望族,历任郡守,崔烈打通关系,花了500万钱买来个司徒,封拜之日,汉灵帝看到崔烈洋洋得意的神情,无比惋惜的对身边的宦官嘀咕道:“这个官职卖亏了,本该卖1000万的。”荣登“三公”高位的崔烈,事后有点心虚的问自己的儿子:“我位居‘三公’,别人是怎么议论的?”儿子据实答道:“议者嫌其铜臭”。从此,铜臭就成了唯利是图者永远洗刷不掉的可耻标志!汉灵帝和崔烈这两坨历史垃圾,也永远留在历史的垃圾箱里任后人讥讽唾骂。

  皇帝既然把卖官鬻爵当成了生意做,买得官帽的官员自然就会把做官当成做生意,他们不但要急于捞回成本,还想攫取更多的金钱去购买更大的官帽,官员个个都成了疯狂搜刮百姓的捞钱机器,于是,天下大乱的历史悲剧不可避免的又一次拉开了大幕。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军起义爆发了,在漫天的烽烟中,34岁的汉灵帝终于结束了自己昏庸荒淫的一生,其卖官鬻爵所得的金山银海瞬间化为一缕轻烟,飘散的无影无踪,唯有其恶名被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

  汉灵帝是把卖官鬻爵推向市场化的第一人。假如他把公开自由竞争的这套卖官机制运用在选拔人才和市场经济上,他一定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可惜,极端的私欲,决定了他只能在私利的小圈子里打转转。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道:“先帝在时,每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毫无疑问,由此感慨的绝非刘备一人,后人无不叹息汉灵帝把心思用在了歪门邪道上,无不痛恨汉灵帝把天下折腾的遍地烽烟,但是,历史常有吊诡之处,汉灵帝也有被人怀念的时代。当卖官鬻爵成了官场普遍流行的潜规则,甚至变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风尚之时,那么,人们自然会回忆起当年的汉灵帝,明码标价的公开竞标,毕竟比暗箱操纵的黑市交易公平的多,汉灵帝更比那些台上高唱清正廉明,台下干尽卖官鬻爵勾当的大员们高尚得多。如果我们要想从汉灵帝身上榨取一点历史的剩余价值,那么,汉灵帝至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当婊子,就不要立牌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6:57 , Processed in 0.1251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