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22|回复: 0

刘继兴:鲜为人知的南北议和第一功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19: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辛亥南北议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促成清帝退位和共和制度的确立,以和平谈判方式实现政权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战争的流血和破坏。南北议和正式谈判是1911年12月在上海举行,但促成和谈,却得益于同盟会会员朱芾煌的一系列秘密活动。

  朱芾煌,字绂华,四川省江津县人,生于1885年。1909年,朱芾煌东渡日本求学,追随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武昌起义打响,朱芾煌立即由东京返国,奔走平津一带,一面会同革命党人,策划北方革命运动,一面利用与袁克定私交关系,携袁克定书信,只身前往河南彰德面见袁世凯。袁克定信中写道:

  “友人朱芾煌君为同盟会会员,素与皙子相熟。武汉失守以后,自香港来京,由皙子转介,云奉该党首领黄兴密示,欲与宫保大人面商时局机密大计。男意朱君所谈容或有裨于父亲大人运筹帷幄,请予赐见,万幸。”

  袁世凯初有疑虑,怀有戒心,以“闯吾私宅,绑送彰德府究办”相威胁试探。朱芾煌无所畏惧,剖析时局,终使袁世凯接纳之。自此,革命党与袁世凯之间有了一条秘密沟通的渠道,南北议和得以顺利推进。

  其后,南北议和受到以良弼为首的皇室亲贵激烈反对,亲贵们组成宗社党,维护满族皇权,反对清帝退位,反对共和,主张孤注一掷,同革命党人决一死战。朱芾煌会同彭家珍、税绍圣等人炸死良弼,清除障碍。皇室亲贵们见大势已去,树倒猢狲散。

  关于上述历史的经过,在胡适所著《胡适留学日记》1912年12月5日有如下记载:“在叔永处读朱芾煌日记,知南北之统一,清廷之退位,孙之逊位,袁之被选,数十万生灵之得免于涂炭,其最大之功臣乃一无名之英雄朱芾煌也。朱君在东京闻革命军兴,乃返国冒险北上,往来彰德京津之间,三上书于项城,兼说其子克定。克定介绍之于唐少川梁士诒诸人,许项城以总统之位。一面结客炸刺良弼、载泽。任刺良弼者彭君(家珍),功成而死,任刺载泽者三人,其一为税绍圣,亦旧日同学也。时汪兆铭已至南京,函电往来,协商统一之策,卒成统一之功。朱君曾冒死至武昌报命,途中为北军所获,几死者数次。其所上袁项城书,皆痛切洞中利害,宜其动人也。此事可资他日史料,不可不记。”

  1911年12月2日,南北双方在武汉实现停火,史料记载出于汉口英领事之调停,但其事前的奔走协调,实乃朱芾煌武昌行之功。

  之前,朱芾煌在袁世凯授意下持汪精卫书信到武昌,被冯国璋抓获,几乎丧生,为袁克定驰电所救。郭廷以编著《近代中国史事日志》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

  在《黎副总统政书》里,1913年1月,黎元洪与袁世凯的往来函电中,亦提到朱在辛亥革命时的功绩,黎致袁的电文里说:“顷张民政长培爵电称:前同盟会蜀人朱芾煌,于南北统一之际,奔走调和,屡濒危难,其劳不减于精卫、石曾,恬退自甘,不希勋赏。近欲游历欧美,籍增学识,可否资助游资,俾宏造就等语。查该员起义之初,曾经通款来鄂,艰苦卓绝,诚属不可多得之才。”云云。

  1911年12月底孙中山回国,朱南下晋谒孙中山先生,报告在北方的工作,颇蒙嘉许。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的第四天,即颁发第一号委任状,任命朱芾煌为总统府秘书员。

  朱芾煌亦是“留法俭学会”,发起人之一。据“吴玉章年谱”记载:1912年夏,朱芾煌与吴玉章返回四川,发起组织四川省俭学会,为留法勤工俭学的开始。受惠者包括陈毅、聂荣臻、赵世炎、刘伯坚、邓小平等数百川人。 

  1913年10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朱芾煌谢绝官职,选择赴欧洲游学,至英法等国考察风土民情,研究各国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以备将来报效国民。1914年底回国,先后出任夔关、张家口关监督。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中年(38岁)即退休。朱芾煌国学根底深厚,并通日文、英文。1922年退休隐居北京,潜心研究佛学并及诸子百家,终成大家,著有三百万字的《法相辞典》。1942年,朱芾煌先生逝于北京,享年58岁。(刘继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3 12:18 , Processed in 0.139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