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57|回复: 0

闹市一博:部分农村教师寒暑假当小工为哪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0 11: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次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副主任李蓝指出,目前,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过低,师资流失严重。“多数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月收入不到2000元(人民币),甚至有些教师一到寒暑假就去建筑工地当小工,补贴家用。”
  2013年2月,云南省陇川县教育局向县内的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共100人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收回的问卷中发现,“经济收入低”是影响教师队伍稳定的最主要原因,占到了97%;“生活单调枯燥,与外界交流机会少”占到了89%,除此之外,“生活条件艰苦,特别是住宿条件普遍较差”、“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医疗条件差,生病无法及时就医”等几条都占到了80%以上,成为教师们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教师待遇差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山区,教师的平均住宿面积不到11平方米,非寄宿制学校没有食堂,教师只能在简易厨房里做饭。

  尽管这些年来,教师工资都能按时足额发放,但除去学历培训、缴纳各种保险和公积金,剩下的工资仅仅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盈江县某乡镇中学的李老师算了一笔账:他1997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工龄14年,中级职称,工资总计2328元,除去每月生活费600元、房租水电150元、燃料费80至100元、日常用品100元、通信费100元、交通费200元、扣除“两保一金”个人部分约300元外,还要抚养小孩、赡养老人,及其他用于朋友来往,购买衣物、培训进修等方面的开支,可谓是捉襟见肘。

  事实上,全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和生活状况与云南的陇川县、盈江县类似。2014年9月,一位乡村教师在给人民日报的信中说,只有30多名老师的乡村中学,在被城里中学一次性选拔走9人后,开学工作陷入瘫痪。改变工作环境是教师们的权利,但这一现象仍需关注:为何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教师,为何优秀乡村学校会成为城市学校的"育师场"?

  中国教师里最苦的要算山村小学的教师了,由于农村人居分散,山村小学大多地处偏远,规模很少,条件极其简陋。农村师资短缺的深层原因是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致人才流向城市。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始于1976年的教育结构改革:教育系统内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为学生上大学作准备。这使城市教育可以继续接受政府的各项资助保障,而农村教育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全面下放到基层,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教育开始背负上沉重的资金压力,以至于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资金和人才自然因为"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导向而流向城市。乡村教师待遇普遍偏低,这就在自然不过了。此外,乡村教师还面临找配偶难,乡村孩子难管等问题。

  虽然实行绩效工资后,农村教师大多也能拿到千多块钱的月薪,但这点钱在高消费、高物价的市场环境下,实在不足以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少数人坚守背后是更多人的逃离。由于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巨大,造成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随之进一步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

  农村中小学教师中,中老年男性占了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落后,授课专业的对口率低,年轻男性则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农村当教师。笔者对那些尽早离开乡村学校的老师也没有指责的意思,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教师也是人,他们也需要结婚、生儿育女、养家糊口。基于此,他们不愿在条件差的学校任教或者想转行完全可以理解。问题是,乡村教师的持续流失与匮乏必然导致教学水平下降,而教学水平下降必然导致学生减少,学生的减少又必然导致乡村学校的萎缩,由此形成乡村学校的恶性循环。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就有63所农村小学消失,不仅村一级的小学已大面积消失,一些乡镇的中心学校也岌岌可危。无论因何原因,都是摆在中国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是困扰农村教育已久的问题。长此以往,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子女就只能接受劣质的教育,在此背景下,谁来呵护农村孩子的梦想,谁又来关心农村孩子的未来?在城里孩子为了上一所名校而纠结的时候,中国农村还有很多孩子在为能不能上学,有没有老师而焦虑。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尊师重教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目前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现状却令人心酸落泪。现在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不高,要求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血和奶,这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在教师收入的问题上,一些发达国家规定,义务教育教职工工资比一般公务员高,而我国,不说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农村教师的收入至少要成为他们留在乡村教书育人的动因。其中关键因素是,提高他们的待遇,不至于寒暑假就去建筑工地当小工,补贴家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7 05:28 , Processed in 0.09378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