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937|回复: 0

雷思海:土耳其政变,仍然只是世界政经大裂变的前奏,中国不妨笑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7 10: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日,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

  这起政变,其实,也只是当前世界政经格局大重组的一个小插曲。

  它的种子,早在本拉登发动9.11时就已经埋下。随后的次贷危机,发达世界经济大停滞,让其发芽了。

  能量永不消灭,政变已经成了新的种子,种下未来亚欧政经格局大变化的新基因。

  1、新奥斯曼梦想的机会来了

  大家或许从新闻里看到了,土耳其军队有着政变的传统。从1960年以来,不算这次政变,土耳其已经发生了至少6次军事政变,其中4次成功,两次失败。这6次政变,基本都有一个理由,就是担心政府逆转世俗化的倾向,试图搞泛宗教化而导致的。

  之所以有这个传统,是因为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凯末尔也是通过军队政变掌权的,他的思想在土耳其军队中很有影响。凯末尔的思想的基本观点就是:现代文明唯一先进的,就是西方文明,土耳其只有向西看,抛弃奥斯曼帝国的野心,才有未来。因此,军队在必要时需要干政。

  西方研究机构,因此将其总结为“文官执政、军人监国”模式。土耳其每次军人政变的目的都不像欧洲、拉美、亚洲、非洲所发生的那样,企图掌握政权、成立军人独裁政府,而是要匡正时弊、安定人心、保证多党民主政治正常运行。

  那么,这次政变的幕后领导又是谁呢?

  埃尔多安当天发表谈话,认为是目前在美国的土耳其宗教领袖葛兰幕后推动的,但葛兰很快否认了。这个否认,可以说没有什么漏洞。葛兰与埃尔多安曾经在国内联手,本来就亦敌但亦友。而且,葛兰能否调动以世俗化为特征的土耳其军队,也存疑问。所以,葛兰的否认,从逻辑上也说得过去。他没有必要做这种风险极大的事情。

  如果不是葛兰的话,那么这次政变,很大可能是军队里的主张世俗土耳其的军人所为。

  但不论是谁主导的,目前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将最终最大受益。

  据BBC16日报道,目前已经有超过2800名土军人被捕,政变导致的死亡人数为161人,另有1440人受伤。土耳其将考虑修改法律恢复死刑,以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虽然真正情况还不明朗,但是看来政变应该是最终失败了。

  这将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彻底解决两个对手:一是军方的掣肘,二是政治体制上的议会制残余势力。埃尔多安将有更多的机会,尝试实现自己的新奥斯曼梦想。

  这也将给亚欧大陆的地缘格局,带来新的变数。

  2、埃尔多安撞了一个大运

  前面说了,鉴于土耳其军队有这种”事了梻衣去,深藏功与名“的传统,对埃尔多安来说,这可是一个心头之患。

  因为埃尔多安,今天所做的一套,其实是与凯末尔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万物皆有因。

  今天的埃尔多安,之所以有能力挑战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定下来的规矩:放弃泛泛突厥主义。是因为埃尔多安,在土耳其经济危机之时出任总理,最后把经济搞得风生水起,10年时间,土耳其的人均GDP从2500多美元升到了1万美元左右,这是埃尔多安后来赢得首任直选总统的资本。

  其实,说起来,埃尔多安也只是撞了一个大运而已。

  而这个大运,归到根子上,要感谢本.拉登。

  为什么呢,因为本.拉登的9.11恐怖袭击,改变了美国的亚洲与中东战略,美国不仅在2001年搞了阿富汗战争,而且在2003年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而伊拉克战争,就是土耳其这轮经济复兴的起点。

  话说1999年和2001年,土耳其连续经历了两次经济危机,通货膨胀率接近40%,100万土耳其里拉只能兑换1美元,成为全球最不值钱的货币之一,银行利率一度高达1000%,但依然无法阻止大量资本外逃。这个糟糕的日子,因为本.拉登而改变了。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伊拉克开战。与这个战略配套的是,对北约成员国、同时也是离伊拉克最近的土耳其的高度倚重。为此,在开战前,美欧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土耳其,送出一份大礼:提供110亿美元的援助,帮助土耳其搞私有化改革。

  对于这份天上掉下的大礼包,埃尔多安欣然接受,土耳其也被IMF看作是改革得力的示范,而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中东国家从此陷入了混乱,资金与难民都要借道土耳其,跑到欧洲或美国。

  由于土耳其也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所以很多伊拉克等中东国家的资金就沉淀在了土耳其,一些有钱有产的难民,就在土耳其开始了新的生意,这是土耳其在2003年后经济大发展的一个秘密。

  时势造英雄。

  埃尔多安因此而名声大震,大有一副“举国如狂欲语谁”的气象,他的执政风格从2011年,也就是第三个总理任期之后,也开始大变:一个世俗、民主的埃尔多安,开始变为一个威权主义的埃尔多安。

  3、伊斯兰世界的英雄,仅剩洒家了

  据说任何人的一生,都可以从童年时代找到逻辑。

  埃尔多安或许可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埃尔多安1954年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儿时家境贫寒。15岁时,他就加入了支持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荣党青年预备队。成人后的埃尔多安,在懂得隐藏自己的童年倾向之后,开始了政治上的飞黄腾达。

  1994年当选了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的市长。2003年任土耳其总理,2007年连任总理,2014年10月当选为总统。

  童年的影响,在埃尔多安春风得意时,开始显现。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埃尔多安:他表面上是个世俗派,骨子里是个伊斯兰保守派。他总是西装革履,也主张妇女在公共场合不要蒙面纱,但他的妻子不论什么时候都会用头巾严严实实地裹住自己的头发。在反对派眼中,埃尔多安是一个狂热的宗教主义者。他不抽烟?不喝酒,每个星期五到清真寺做祷告。

  经济跳了一个台阶后,埃尔多安试图重振泛突厥主义,要让土耳其成为未来的大国。这一转变,被看作是土耳其,从“凯末尔主义”到“新奥斯曼主义”(neo-Ottomanism)的转变。“新奥斯曼主义,就是把土耳其界定为一个与其自身的穆斯林身份能够和平相处的、‘拥有伟大感和自信’的国家”。“在一个中国已经逐渐崛起的时代,你再也不能用全然西方式的范式来考虑世界了”,土耳其要建立“一个可分享的全球政治秩序”。

  新奥斯曼主义,实际上是看到了,伊拉克战争后,中东国家枭雄没落,埃及的穆巴拉克,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都一个个被美国干掉,所留下的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真空。2013年后,在伊斯兰世界,埃尔多安确实可以不用正眼看同行了,天下英雄,仅剩洒家。

  受新奥斯曼主义的影响,埃尔多安,在内政上,试图在土耳其复制“普京模式”,使自己能够继续影响土耳其十年(2014-2024),并在土耳其建国一百周年(1923-2023)的历史上烙下自己的印记。

  在外交上,则很多问题上不再对西方亦步亦趋,比如:对非洲联盟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参与;介入伊核问题、阿以问题、“伊斯兰国”问题等。去年,打掉俄罗斯的战机,正是这种思维的产物。在打击ISIS问题上,土耳其态度“很暧昧”,以至于被西方评论家说成不是“合格的”北约成员,而是个“兼职盟友”。

  4、大潮退去,土耳其被晾在了沙滩上了

  为了完成这个转变,埃尔多安对内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强化对土耳其军队的控制与清洗,安插自己的亲信。二就是继续肃清议会内阁制的影响,加强集权。

  但是,此时,大时势有变。

  曾经给埃尔多安带来好运的美国的中东战略退潮了。

  由于次贷危机后的强势美元战略需要,美国从中东开始了大撤退,中东地区陷入无主之乱,而俄罗斯则乘机前插。一方面是中东资金流的断裂,因为多年来,该跑到土耳其的钱,也都过去了,该从土耳其跑到欧洲美国的,也跑了。

  土耳其的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动机没有了。这个时候,前插的俄罗斯与土耳其的矛盾反而突出了,去年埃尔多安终于没忍住手,打下了俄罗斯的一架战机。

  这下好了,俄罗斯是土耳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家,是土耳其旅游的最大来源国。而旅游是土耳其的最重要的创汇产业,俄罗斯二话没说,就对土耳其搞起了经济制裁。

  土耳其经济因此而大受影响,加之另外一个贸易大伙伴,欧盟经济不振。预计2016年增长,大概也只有3%左右,比原先设想的要低2个百分点。

  美国中东战略与世界经济潮水双双退去,土耳其被晾在了沙滩上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上个月土耳其终于对俄罗斯认怂了,给俄罗斯道歉,希望换回俄罗斯撤销对土耳其的制裁。

  在这种背景下,土耳其国内反对埃尔多安的军方人士,认为是机会到了,也是很符合逻辑的。

  所以,这次政变倒是很有可能是军队的又一次兵谏。不过,经过10多年的经营与控制,军队里有很多埃尔多安的人。加之,此前埃尔多安经济上的成功,有一批支持者。因此,这次政变没有成功,也在逻辑之中。

  前面,我们知道,埃尔多安已经将议会内阁制,改成了总统制,在制度上摆脱了反对党派的掣肘,不过,”余孽“尚存。这一次,借助这次失败的政变,对军队进行一次更大的清洗,也是大概率事件,与此同时,埃尔多安强化总统制,扫清议会制余孽,也是必然。

  埃尔多安迈向新奥斯曼的梦想,将有可能因此而解决两大阻力。目前,已经有超过2800名军人被捕,政变规模,可见还是比较大的,只是这一次,埃尔多安成功地利用了手机移动媒体,号召选民上街拦住政变士兵而得以挽回局面,10几年来,因为埃尔多安而受益的选民,估计能上街的都上街了,因为保卫埃尔多安就是保卫自己的利益。

  由于埃尔多安的第一个总统任期还有3年,另外还有可能连任,也就是至少还8年时间掌权,这足够他打压反对者了。因此,土耳其未来进一步迈向新奥斯曼主义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将对世界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5、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如果土耳其迈向新奥斯曼主义,那么,土耳其的反世俗倾向,有可能更进一步。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前途就更加渺茫,这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土耳其的新奥斯曼步伐,欧洲未来的恐怖主义恐怕将会更为严重,这样的话,会对欧元区形成更大的压力。前一天的法国尼斯恐怖袭击,已经显示了这一趋势。

  对美国而言,土耳其的奥斯曼雄心,是利弊兼而有之。利的一面,土耳其的新奥斯曼雄心,包括向东与向西两个方面,向西是相对于欧盟更为独立;向东则是扩张土耳其的影响力,泛突厥主义属于奥斯曼帝国的遗产,他们想染指中亚与俄罗斯部分地区,甚至包括中国的新疆。

  因此,新奥斯曼主义,有着配合美国在亚欧大陆中心地带,打入鍥子的客观作用,美国会乐观这一面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新奥斯曼主义,也会对美国的中东战略构成威胁。

  因为,美国不希望中东成为土耳其的影响力范围,更不希望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力量中心。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美国会尽力让新奥斯曼主义为我所用。

  对俄罗斯而言,新奥斯曼主义,有利于俄罗斯消化欧盟的压力,但是也会给俄罗斯扩张在中东的影响力,形成阻碍。

  长期以来,土耳其对中国的印象就是历史悠久、东西便宜。“对中国不了解,但并不以为意”,这一态度或想法源于凯末尔主义时代。这也正常,自15世纪以来,土耳其人会认为好的东西都在西方,都往西面看,羡慕西方人,这个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但是,随着中国的崛起,土耳其也逐渐认识到,中国是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大国,因此,近年来对华关系有所重视。土耳其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上的国家,同时也是亚投行创世成员国,并想正式加入上合组织,这些都是积极的一面。中国需要与土耳其处理好泛突厥主义,在涉华问题上的博弈。总体来看,中国并不用太担心,土耳其的坐大雄心。

  在7月10日的《一周政经趋势解读》中,笔者曾经谈到:

  经过8年多的世界经济、金融问题的浸润,世界原有格局的根基,已经很脆弱了。相信对很多国际格局观察者来说,有一种,“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的坍塌感。在新的格局确立之前,这种政经领域里的大事,未来将会不断出现。

  土耳其政变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15年前的9.11恐怖袭击,到美国全球战略的变脸,再到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最终到强势美元战略,这一些列大浪潮对一个中等国家内政的重构。

  而在之前,所刚刚发生的尼斯恐怖袭击,英国退欧,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这些国际政经大事件,又何尝不是如此。

  虽然他们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已经让人目不暇接,不过,它们仍然还只是,当前这一出世界政经格局大裂变的前奏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5 06:32 , Processed in 0.1563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