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77|回复: 3

谈太极论治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3 19: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太极图也称为阴阳鱼太极图,其广为人知的形状如阴阳两鱼互纠在一起,如上图。
我们把整个圆看作是国家或人类社会,白色看作是生产,它体现的是经济,是生产力,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黑色看作折旧,它体现的是政治,是生产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整个国家或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好比动态的太极图。其中,白色中的黑色小圆代表了税收,税收的本质就是折旧。而税收以利息的形式成为了个体的福利,从而转化为黑色中的白色小圆。通过这种福利,促进了人类整体自身生产和折旧的平衡,同时保证了对个体的私有物质的折旧时,拥有该物质所有权的个体的生存保障,保证了政治的完整性。在人类生存对物质的追求改变为对货币的追求的现在,把这种保障向守法,有道德,讲信用的个体/主体进行倾斜,不仅可以改良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整体道德,而且可以有效降低社会治理成本。
政府通过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它影响的是白色部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技术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导致税收的提高;责任主体影响的是黑色部分,税收的提高导致了个体的福利增加,通过对个体的保障,增加人口数量,促进折旧或强制折旧,实现完全的市场化,从而将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个体,将发展的成本或责任平摊给每一个个体(所谓的共同富裕其实就是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个体)。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人类对自然认识的进一步深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型的,那是因为一直到现在为止的人类社会的经济都是外向型的,掠夺型的,其掠夺对象要么是大自然,要么是其他的政治集团,最终的结果都是通过战争或者其他手段,通过消灭人口,达成生产和折旧重新平衡,从而缓慢的推动社会的发展。但是现在技术的进步,再以同样的方式向前发展已经不可能,否则就是人类社会的彻底毁灭。因此,通过对人类社会体制制度的改良,不仅实现人与人,人和自然的共生,而且实现经济的内生,推动人类社会径直向前发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的组成
   国家的组成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武装力量或军队,责任主体,权力主体(包括各种经济主体),个体为国家公民。而这四个组成部分则分别衍生出了军事,政治,经济,道德(宗教)四个学科。
   武装力量或军队是国家安全/生存的基石,是国家对付生存威胁的屏障。它的纪律是刚性的,强调的是发挥整体的力量,战胜对手。换句话说,就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它注重整体的统一和纪律。从经济上来,它是进行人和物质快速折旧的工具。
   责任主体是绝对责任的承担者,它一般是开国的一个政党或多个,而且拥有或者影响军队指挥权。它的责任是通过折旧将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国家公民,同时将国家的责任,发展的成本平摊到每一个国家公民,维持生产和折旧平衡,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权力主体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政府,它负责行使权力,是国家里各类经济主体的监管和服务平台,关注的是发展和效率。它的权力来自于责任主体的授权。它是承上启下,服务性质的,它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社会流通和生产,达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狭义的讲,它的权力就是征兵和收税。
   单个个体也就是从属于国家的公民,是国家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在国家安全,责任认定,权力判定等基本共识上应该存在一致,这是作为公民从属于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常识。对于单个个体来讲,它强调个人的诉求,容易忽视集体(整体)的诉求,基本上不存在纪律约束,易感情用事(我们常说柔情似水),所以需要反复的教育和引导和法律进行规范,从而扬善抑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13 19: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易论国家
     《易》云: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人就好比水,我们也常说柔情似水。人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构成了整体和个体的关系,就好比天和地。整体和个体相辅,则有了强弱。强弱相辅,则成刚柔。刚柔则构成了武装力量或军队(刚),责任主体(少刚),政府或经济主体(少柔),公民(柔)等四时,四时相辅,则成上下,上下相辅,则成左右,左右相辅而成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20: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道与儒
      先秦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产生了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及兵家等等。但是法家,墨家和兵家等等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方面,真正系统性的对国家生存和发展有指导意义的只有道家和儒家。
     道家不仅提出了”天人合一”,将人类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且其思想中也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比如提出的”物极必反”,”天道贵弱“等观点。但是“无为而治”这种消极的思想忽视了个体的政治属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消极的作用。西汉前期,黄老学对道家做了一些扩充,虽然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消极无为的思想。但在中国长期面临西北及北方的军事威胁—这种生存压力之下,道家并不是最适合中国的。
     相对而言,儒家主张内圣外王,施行教化;以“三纲五常”的伦理纲领,将所有人政治上组织成一个整体等等。这些积极的思想和观点,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汉武帝才得以举全国之力,抗击匈奴,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拓展了空间,为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因为儒学,中华文明才得以延续至今。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儒学的局限性。首先,儒学没有通过辩证法看问题,比如,在春秋战乱频频的时代,其提出的克己复礼的做法来实现大同,是与历史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其次,其提倡并实行的伦理观以及阶层划分,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过于看重人的政治属性,忽视了人的经济属性,阻碍了人的流动,限制了人的行为,实际上也一定程度了妨碍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事实上,现在以伦理纲常组建的家族和团伙已成为社会治理的毒瘤。第三,儒学后期的发展,产生的狭隘的政治观,比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等,是与社会的发展背道而驰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面的提倡和复兴儒学是不合适宜的,是不利于中国发展的。批判性的学习儒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是明智之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7 12:09 , Processed in 0.1406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