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055|回复: 1

钱克锦:法国这一战,将民粹主义打回“原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8 14: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国总统选举,新锐中间派的马克龙以绝对优势击败极右翼的勒庞,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

  让欧洲建制派和西方主流“惶惶不可终日”的民粹主义势力,在这一战中也被打回“原形”。

  首先要说明的是,笔者在此所说的“原形”,并无贬义,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即欧洲的民粹主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但在媒体性质和社会民众心理作用下,它的影响力被夸大。

  不过,人们更应该看到民粹主义兴起的因素,以客观地眼光看待民粹主义。
虽然败选,但勒庞和她的支持者认为她已经取得“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值得庆贺

  先看看人们如何恐惧民粹主义。

  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让西方主流派惶恐不安。

  接下来,意大利“五星运动”崛起、荷兰的自由党民望增加、法国国民阵线势头凶猛、德国的“德国选择”声威大振,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等国极右翼也非常活跃….这一切,都让传统政治势力和主流民意,感觉民粹主义可能要攻陷欧洲。

  但实际上,欧洲的民粹势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

  英国真正代表民粹势力的英国独立党,支持率一直没有超过15%,荷兰的自由党和法国国民阵线,支持率也在20%左右,意大利“五星运动”,其实还不算极右翼,“德国选择”支持率也在20%左右徘徊…

  那么,为什么人们感觉民粹主义势力声势如此浩大?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民粹主义成功地塑造了西方社会的政治辩论。

  经过几十年稳定发展,西方基本形成左右势力轮流执政的常态。但在全球化副作用、移民潮、难民潮等问题的冲击下,西方社会面临新的挑战。传统势力既没有足够重视,传统思维也无法很好应对,但民众对这些问题却有切身感受。

  民粹主义则打破传统政治中因“政治正确”而不能说的禁忌,将这些话题无情地提出来。

  这些尖锐的话题,一经提出,必然引起部分人强烈呼应,加上民粹的极端立场(反全球化、反移民、反伊斯兰),引起的争论格外激烈。传统势力无法回避,只能应战。

  这种争论,很快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辩论话题,也成了最吸引人的现象。民粹势力的影响也随之扩大。

  其次,西方社会选民,一般更多地关心自己国内问题,看到更多的是负面;媒体的性质,也倾向于报道具有冲突性的事件和言行。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民粹势力提出的问题就格外突出,民粹政党的风头也显得更强劲。

  再次,很多民众,也有同情弱者、希望出现“变革”、“动荡”的心理。因此对民粹势力的崛起,投入更多关注,也希望民粹成功,看看对死气沉沉的传统势力平衡有什么冲击。

  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不少民众忽视了英国脱欧公投具有一定特殊性、特朗普当选和美国的“选举人票”制度有关的因素。若论选民票数,希拉里比特朗普还多几百万张。(选举人票反映的是美国各州州权。州,英文为state,也可译为国家,具有很强独立性。不过此话题不在此文讨论之列)

  不少人还因此忽视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中民调比较准确的事实(美国大选前,民调显示,两人非常接近,谁都有可能赢,只是很多分析在解读时,认为希拉里赢面大),对荷兰、法国等选举选前的民调,也都表示“不相信”。

  但法国总统选举之战说明,民粹势力毕竟还没有进入主流,它的影响固然不可忽视,但是要欧洲主要国家赢得选举,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民粹主义的产生,必有其社会根源。民粹主义提出的办法,如反全球化、反移民、反伊斯兰,虽然无法有效解决面临的问题,但它却反映一部分民众的痛苦,代表一部分选民的心声,因此既值得同情,更值得重视。

  所以,主流社会在成功阻击民粹主义后,不应该洋洋得意,而应该正视民粹主义提出的问题,用决心和毅力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今天的民粹主义虽然遭受挫折,但它必将慢慢积累,最后甚至成为社会主流。

  就法国这次选举来看,勒庞赢得了35%的选票,已经是该党“史上最好”的成绩。因此,她和支持者都认为“虽败犹荣”,举行了庆祝。这也说明,随着问题的积累,民粹主义势力也在不断扩大。

  这不仅是马克龙现在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整个建制派和主流必须正视的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5-8 15: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粹主义势力在不断扩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29 21:46 , Processed in 0.10940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