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57|回复: 0

迷悟之间---万事如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6 15: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瞌睡种种
  眼睛以“睡眠”为饮食;适当的睡眠是为了走更远的路,但是过度的睡眠,则是浪费生命。
  打瞌睡的经验,人人有之。打瞌睡必然是因为睡眠不足,体力不继。学生读书会瞌睡,开会的人也会打瞌睡;上班的时候会伏案打瞌睡,驾驶车辆的人处在千钧一发之际,也会打瞌睡。
  有的人会打瞌睡,有的人不会打瞌睡,会打瞌睡的人,让你不知道他在打瞌睡;不会打瞌睡的人,睡相百态,煞是有趣。例如:有的人以手支颐,类似美人托腮;有的人头向后仰,如仰天长啸;有的人频频点头,如小鸡啄米;有的人左右晃动,如学子读书。甚至,不会打瞌睡的人,鼾声如雷,扰乱众人,这就是不懂得打瞌睡了。
  儒门的孔子不喜欢人打瞌睡,例如弟子宰我在上课的时候竟然打起瞌睡来,并且发出有节奏的鼾声,孔子当众不客气地责备说:“朽木不可雕也,粪上之墙不可圬也。”
  佛陀也不欢喜弟子打瞌睡,阿那律曾经为了打瞌睡,被佛陀批评说“咄咄汝好睡,螺蛳蚌壳类,一水一千年,不闻佛名字。”甚至有一次在一场法会中,年老的比丘为疲倦打瞌睡,而年轻坐在后座的沙弥反而正襟危坐,威仪端庄。佛陀就有感而发的问道:“何为长老?”佛陀告诉大家,所谓长老者,非关年龄;有的人出家三十年,都在睡眠中过去,不如出家三年,都在修行办道,这才叫做长老。
  现代的人,生活忙碌,疲劳过度,容易打瞌睡。为了不再公众面前显出打瞌睡的毛病,当瞌睡虫来的时候,有的人涂抹绿精油、万金油,有的人用铅笔撑住桌面,有的人用牙齿咬破舌头,有的人用手指掐住自己的大腿,更有的人干脆站起来。此皆说明,瞌睡难以对也。
  有的人只要集会,他就打瞌睡,只要读书,他就打瞌睡,不但先出懒惰之相,也是一种病态。
  佛教教人过修行的生活,要合乎中道,不可过度。例如弹琴,琴弦太紧,容易断;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所以,凡是工作忙碌的人,及好打瞌睡的人,在忙睡、劳逸之间如何游走,就可各自用心了。


佛光菜根谭:(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浅显易懂、精神食粮)
1、对没有能力改变环境,
   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力量,并等待因缘成熟;
   凡事不要着急,着急易起烦恼。
2、提得起,放不下,心门狭窄窄;
   提不起,放不下,心中长凄凄;
   提得起,放得下,心胸坦荡荡。
3、与君子交要以道义,与小人交要以礼貌,
   与邻居交要以诚信,与部署交要以恩惠。
   人的交往一如交通,应四通八达。







书中的知识远比颜如玉更迷人。
人生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与好书绝缘的那一刻;
人生的起点,不是诞生,而是与好书结缘的那一刻。


现介绍一些好书与大家结缘!
只铁的战无不胜、占豪的黄金游戏、圆觉说金刚经、道德经心解、薄伽梵歌评鉴、身心修养与健康、南怀瑾大全集、星云大师全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4 05:17 , Processed in 0.1094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