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63|回复: 0

姚尧:6月29日股市前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9 07: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日上证指数下跌18点,收盘报3173.20点,成交量为1621亿元,如下图所示:
  上证指数最高涨至3193.44点后出现回落,再次印证了我们之前所说的3200点一线的强压力。回落之后,短线投资者亦不必急于抄底,且看之后几天的表现再说。

  今天聊一个我不擅长的话题,叫氢燃料电池。首先声明一点,姚尧对这个领域的了解非常粗浅,之所以还要聊它,只是因为我觉得很重要,也很有价值。因此,我今天的文章主要是以整理和分析资讯为主,至于说什么深刻的、有前瞻性的洞察,这个是真没有。以前说抛砖引玉,可能还有三分谦虚的成分,这次是一分谦虚都没有,真是抛砖引玉。

  我会关注这个话题,原因是科技部长万钢25日在吉林长春发表演讲时谈到了氢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下面我将新华社关于此事的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新华社长春6月25日电(记者张建)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25日在吉林长春发表演讲时表示,氢具有来源广泛、大规模稳定储存、持续供应、远距离运输、快速补充等特点,在未来车用能源中,氢燃料与电力将并存互补,共同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万钢是在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未来出行——氢燃料电池及智慧车辆技术”国际研讨会作出上述表述的。他说,氢能燃料电池目前在寿命、可靠性、使用性能上基本达到车辆使用要求,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高度重视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战略地位,给予持续支援。

  据介绍,中国已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基本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实现了百辆级动力系统与整车的生产能力。

  万钢认为,中国必须加强协同创新,加快推动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全面发展。一方面加强政策协同,加快开展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政策研究,通过发展政策系统推进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加快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强产业及市场协同,推动全产业链体系的市场协同,同时强化跨产业、跨领域的产业协同应用。

  万钢还表示,中国将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目前,中国已发起并组建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目标是建成一个覆盖全产业链、推进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国际化平台,加速推动国际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和产业发展。【完】

  之后,我特别去查了万钢部长的资料,发现他自己的专业就是汽车,再具体细分的话,就是燃料汽车电池,下面是百度百科中对他的介绍:

  汽车领域专家。1952年8月出生,1978年毕业东北林业学院,1979进入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实验力学专业,攻读硕士,1981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在数学力学系任教。1985赴德国Clausthal大学机械系留学,1990以优秀成绩获博士学位。

  1991进入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工作。在技术开发部负责计算机轿车虚拟开发,形成奥迪汽车公司独特的开发系统。1996年升任奥迪公司生产部和总规划部技术经理,负责信息化制造技术和管理工作。他所领导的多项技术创新项目为新一代奥迪A4车顺利投产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94年和1995年先后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和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所指导的德国博士生在燃料电池方面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属于空白阶段。

  2000年万钢向国务院提出了开发洁净能源轿车,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的建议,受到科技部、经贸委领导重视和支持。2000年底,万钢在科技部领导的盛情邀请下回国工作。同时被科技部聘任为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总体组组长。并作为第一课题负责人承担了该项中技术最为复杂、任务最为繁重的燃料电池轿车项目。该项目入选“2005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完】

  回国后,万钢历任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2007年,万钢出任科学技术部部长,至今已有十年。我们现在回忆2007年,那时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实决策层已经有经济转型升级的规划。很不巧的是接下来出现金融海啸,中国被迫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打乱了转型升级的节奏。可是,中央在2007年的时候任用一位汽车专业的科学家来担任科技部长,我们是否可以据此推论,中央在十年前就已经有意将汽车、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作为下一阶段的科技发展龙头呢?而万钢部长能够担任科技部长达十年之久,是否也意味着他所主导的科技方向,是得到最高决策层认可的呢?

  据我这两天所查到的资料,氢燃料电池车和锂离子电池车是当今世界上唯二的两种环保型的新能源汽车。还在十年以前的时候,世界上氢燃料电池车技术最好的国家是美国,最好的企业是美国的通用汽车。但是在2009年,美国的能源部长朱棣文宣布美国放弃支持氢燃料电池车。由于缺乏政策补贴,通用汽车就不再生产氢燃料电池车。世界各国跟随美国的脚步,于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就完全被锂离子电池车占据,美国的特斯拉和中国的比亚迪都是那个时候开始腾飞的。可是,在这个全世界集体转向的过程中,只有一个国家例外,那就是日本。日本依然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原因在于他们不只是从汽车的角度思考问题。日本正在致力于构建所谓“氢能社会”,而汽车是整个氢能社会战略中的一环,所以日本人没有理会美国人,而是沿着自己的思路,继续研发氢燃料电池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日本人的氢燃料电池车是大幅领先全世界的。到2014年,丰田汽车推出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车Mirai,该车续航里程达650公里,远远超过目前国内纯电动车市场中续航里程最长的特斯拉ModelS,且氢燃料的加注时间仅为3分钟,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瓶颈,并且它的成本大大降低。在日本市场,如果算上政府补贴的话,起售价只有500万日元,约合30万人民币。在美国市场,售价约合40万人民币。正是看到日本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重新转向研发氢燃料电池车最快的国家(这或许和我们的科技部长就是研究这个的有直接关系),从下面这张在2015年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中即可见端倪:
  我们看到,上表中所有补贴都是逐年递减的,而且递减的速度越来越快,唯一有例外是最下面一栏的燃料电池车。从2013年至2015年,燃料电池车与其它新能源汽车一样,补贴标准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可是到2015年,燃料电池又重新恢复到2013年的补贴标准,与其它新能源汽车形成鲜明对比。

  综上所述,姚尧认为氢燃料电池车极有可能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提请有兴趣的读者密切关注。最后再重申一次,姚尧承认自己对这个领域并不擅长,今天的文章只是抛砖引玉。如果读者中有专家学者,愿意提供更加深刻前沿的资讯和观察,这个我是极度欢迎的。不过,千万别来问我索取股票代码。我发现有些读者特别可爱,知道姚尧不愿意在公开的文章中推荐个股,就总是用私信的方式来找我推荐。拜托拜托,别这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4-10 21:35 , Processed in 0.1250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